韩少功:开卷如何有益?

韩少功     2024-06-17 10:36:36

文/韩少功

读书这个话题现在已司空见惯,很多花式劝学活动热热闹闹,读书日、读书周、读书月等等,都是生怕大家不读。但这本身是不是有点蹊跷?都说知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但我们需要花式劝吃和劝喝吗?读书怎么就变成一个让人焦虑的问题?需要经常来讨论和动员的问题?

1949年,我们的识字率大约是20%,而且当时脱盲的门槛很低,凡能认识自己的名字的就叫脱盲,就进入了这个20%。因此国内战争期间,无论哪一方的军队里,绝大多数是文盲,以至都要设文书官,帮助长官看地图、读文件。到现在,不到百年,全国入学率和识字率已达97%,高等教育普及也赶超发达国家,如去年全国本科毕业生超过1000万,比全国生娃的数量还多了不少。照这个趋势下去,以后每一个娃都可能有两三个大学的座位在等着。

奇怪的是,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读书似乎却越来越难了?有一种意见,说这主要是因为读书的动力不足。以前叫“知识改变命运”。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们拼命地读书,要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有高远的志向和伟大的抱负。那是一种高端动力。往低端说,哪怕只是求温饱、谋生计、“书中自有黄金屋”,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那也是一种动力,让很多人下狠功夫。但眼下情况不一样了,国家和民族已经逐步富强,至少是核大国吧,没人敢随便欺侮了。很多个人和家庭也温饱了,小康甚至大富了,没有什么饥寒交迫的危机感,“躺平”和“啃老”也可能混得下去。那么,为什么还要读?为什么今天要寒窗苦读而不去吃喝玩乐,有什么说服人的理由吗?

改变命运的动力不足,或者说改不改变无所谓,催生了所谓读书难,这是一种小康社会综合症。凡是生活开始富裕、或者已经富裕的社会,都会有这个问题,不是哪个国家的问题。在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技术,新的知识产能,带来铺天盖地的信息流冲击,对读书人的如何筛选知识、鉴别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我们应对有误,就可能学来一堆泡沫知识甚至垃圾知识,不是开卷有益,而是开卷有害,越读越迷茫,越读越低能,越读越厌学。这是一个在今天特别需要强调的问题,也是我们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换句话说,能不能读,是一个过去时的老话题。该如何读,才是一个现在时的新问题。

希望各位青年朋友能在自己求知的道路上今后走得更稳一点,更快一点,更正一点。基于这一点,我们也许至少得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碎片化。眼下是信息爆炸时代,知识多得浩如烟海而且泥沙俱下,我们必须善加筛选。这种知识碎片化,相当于把零食当主食,甚至拿零食来暴食,肯定会吃坏肠胃,危害生命健康。网上有个词叫“知道分子”,就是指那种有“知”无“识”的人,各种“八卦”“鸡汤”装了一肚子,在具体生活和工作中却百无一用。这种人不能聚焦、发现、清理、把握任何一个实际问题,当然更谈不上破解问题。这是读来读去最可怕的一种后果。我们都知道,肉眼聚焦的正常,是焦点区特别清晰,聚焦区以外的视野相对模糊。这意味着我们在读书时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模糊的要模糊,该忽略的要忽略,该忘记的要忘记,以便最大化利用我们的智能,破解那些最重大、最紧要的问题,从而引导和推进知识的创新。否则,你就可能被社交媒体喂成一个信息垃圾桶,淹没在无边无际的明星绯闻或刑案秘闻里,把自己给废掉。

第二要注意功利化。我们很多知识都是讲功利的,改变国家或个人的命运不都是功利?只是,功利有眼前的或长远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群体的或个人的差别。在眼下市场的条件下,对于个人来说,有的知识变现能力强,有些知识则不是。这就像人们经常把知识比喻成一棵树,树茎、树根、树叶、树枝都不好卖钱,只有结出来的果品好卖钱。但如果我们只要苹果,把其他统统砍掉,苹果从哪里来?还会不会有苹果?这就是说,变现能力强的知识,和变现能力不强的知识,共同组成了知识的有机整体,才会有健康的、可持续的知识树。杀鸡取卵,摘果毁树,这样的“精准读书”可能获一时之利,却只会让人们离知识越来越远。眼下,学生最大的功利是应试。教师的最大功利是升职,包括发论文,上C刊,拿项目。如果各位都为此摘果毁树,对不起,你会读得很痛苦,所学知识也会很快归零。不是吗?那些不是出于兴趣的学习,比如纯粹为了应试的英文,不出一年甚至半年,谁还记得几句?那种学习是不是失败和浪费?

第三是注意偏食化。过分的功利化还可能造成偏食化,造成严重营养不良。比如学文学的如果只读诗歌和小说,肯定当不了好文人。陆游说“功夫在诗外”,其义涵之一就是诗人们不妨把书读得“杂”一点,当一个学习的“杂食动物”。当下不少人的偏执人格、偏执观念,也往往是偏食化所致,即网上说的那种“信息茧房”的后果。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反对术业有专攻,不是苛求大家都成为通才和全才——那是不可能的。进一步说,专才与通才只是相对而言。好的“博”,常常需要“专”来引导和拉动;好的“专”,也常常需要“博”来滋养和支撑。各位青年朋友眼下要完成专业学术,不可能读得太“杂”,这很正常。但在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找到读书别的兴奋点,其实是一种精神自由的幸福。尽可能实现学科和知识的交叉,更是知识创新可能的出发点和增长点。

最后须应注意高仿化。所谓高仿,就是以假乱真,以次充优,生产各种知识赝品。眼下的知识产能太大了,人工智能还会爆炸式地放大这种产能。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危害性不算太大的快餐文化和泡沫文化,也会无端耗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说到底也是一种害,现代人不得不防。在古代,因知识产能小,这个问题不算太严重。冒出几个有识之士,编一本《唐诗三百首》或一套《昭明文选》,就足以帮我们过滤掉不少次品和赝品,有利于读者得其精华。现在呢,知识产能太大,这种过滤和筛选的工作就越来越难做了,而且资本、权力的入场和干扰,很可能让知识产能出现变形,闹出不少假文凭、黑评奖、注水职称和头衔,闹出鸡毛上天的其势汹汹。那么,为了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保护自己正常的心智,我们就得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一步步培养自己的警觉性和辨别力。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是太难。关键是你能不能带着问题来读,能不能联系实际来读,能不能在相关知识之间善于联系、善于比较、善于质疑、善于刨根问底,并且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志向。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这就是说,人云亦云地学,“饭圈”追星似地随波逐流,一定会读蠢,读呆,读乱,也许还不如不读。

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虽然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却不是唯一的方式。生活是一本大书,实践是更为重要的课堂和学历。美国有一个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叫麦卡锡。这个公司的老总说,他用人的最重要标准有两条:第一是Hungry,即“饥饿”,意思是一个人要成才,首先得经历艰辛困苦,也就是我前面讲的读书要有动力,要有刻骨铭心的痛感记忆,其中Hungry过的人可能占有天然优势,倒是富二代、官二代需要自己多加警觉。第二条是Street Smart,可翻译成“街头智慧”,其中“街头”当然只是一种隐喻,意思是从实际生活中一路打拼出来的人,最善于实干的人,最可能富有生机勃勃的能量和智慧。我觉得麦卡锡老总的这两条非常有深意,从另一个角度呼应了中国先贤所说的“生活即教育”和“实践出真知”,各位青年朋友不妨参考

摘自《岳阳日报》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