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城记 | 常德:怀德前行 以德行远

  湖南自然资源   2024-06-17 16:23:31

提到常德

有人想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于是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万亩桃林航拍图,摄影师@潘敬林)

有人想是柳叶湖的清风斜阳

于是说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柳叶湖风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有人想是壶瓶山的高山流水

于是说

“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

(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飞瀑,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但当你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会发现

常德

还是一座怀德前行、以德行远的城市

(常德城区航拍图,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常德地处祖国中南部

贵为“川黔咽喉,云贵门户”

有着“最湖南”的地形

西北、西、南三面环山

中部丘陵起伏

东部为广袤平原

地貌大体为

“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

(常德地形图,制图@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这样天人合一的山川地理

生就自带“德化”基因

(常德桃源县星德山,以奇观、奇松、奇石、奇峰“四奇”闻名,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一说

远古名士善卷

德行远播

舜帝曾禅位于他

辞而不受,隐居常德枉山

后人遂易名为“善德山”

后称“德山”

“常德德山山有德”即源自于此

(善卷先生,善德文化始祖,享有“德之源、德之祖"的美称,图片来源@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一说

夏、商、周三代

常德隶属荆州

春秋战国时属楚黔中地

秦属黔中郡

汉称武陵郡

隋称朗州,宋称鼎州

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设常德郡

后升为常德府

常德之名,沿用至今

(各历史时期常德区域图,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说

老子《道德经》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是为常德城名“源起”

德蒙教化

常德先民脱蒙昧、通礼仪、重情义

从孟姜女哭长城、刘海砍樵

到屈子行吟《天问》《九歌》

到刘禹锡纵情秋日

再到民主先驱宋教仁

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丁玲

史学泰斗翦伯赞

城以德名,人以德行

千年德化,弦歌不绝

(宋教仁、林伯渠、丁玲雕塑,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

一则

民以食为天

以一地之力保天下仓廪充实

实为天下至德

“中华城祖·世界稻源”

距今6000多年的常德澧县城头山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

其古稻田遗址和碳化稻粒

把人工栽培水稻历史拉至7000年前

(城头山遗址航拍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洞庭熟,天下足

常德贵为鱼米之乡

自古就有洞庭粮仓美誉

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18年居湖南第一

至今

稳坐湖南“产粮一哥”位置

(常德桃源县、石门县的连片耕地,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石门县自然资源局)

一则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常德之“食”不止多,更在美

“识得擂茶味,更羡武陵人”

常德擂茶

用擂棒将生茶、生姜、生米磨碎

添些芝麻、黄豆、花生舂捣

开水冲泡,满屋生香

成功赢得“三生汤”美誉

(常德擂茶,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美味涵容乡梓意,浓香诱使九州尝。

踏遍天下觅美食,常德米粉最牵肠。”

津市牛肉粉

粉筋道,汤鲜美,肉香嫩

“好吃”进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德牛肉粉,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但论“最常德”的美食

钵子菜必定上榜

这种与北方涮锅、四川火锅同出一脉的烹饪方式

由其自在随意,可盐可甜成为常德至爱

“清钵”清淡鲜嫩,汤多鲜醇

“浑钵”味浓味厚,香辣汁醇

“侉钵”主料软嫩、油香浓郁

无钵不成席

热气腾腾的钵子背后

是常德人的人间烟火、向往生活

“炖钵炉子咕咕嘎,不愿朝中做驸马”

(常德钵子菜,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则

有意思的是,在民间

“好七佬”常德人

由于其勤劳、智慧、严谨的品德与德国人类似

时常被称为“德国人”

常德人也不恼

城中专门建了德国风情街

(德国风情街夜景,图片来源@常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未来常德是什么模样

打开《常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你会找到答案

这座尚德之城

秉承以“德”行远的脾气

茁壮生长,长成

长江中游地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

宜居韧性智慧的山水灵秀之城

(常德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农业格局、生态格局、城镇格局,制图@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它,会是一座桃源都市

时光在这里过得很慢

千载光阴恍如昨日

若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穿越来常

依旧可以觅得“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恬淡

(桃花源风光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它可能在

等你

来这里寻一回

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梦里水乡

让你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桃花源风光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慢中见“德”

饱含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内在品德

常德顺应自然,随形就势

强化底线管控

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构建

“一主两带多片区”的农业生产格局

“一心一屏两廊多地”的生态保护格局

“一主一副四带五极”的多中心、网格化、组团式城镇开发格局

(常德市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市域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图、市域生态保护红线图、市域城镇开发边界图,制图@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生于斯长于斯的常德人

倚靠窗边

窗外不仅可以望见绿水青山

更有田园风光

(常德田园风光,摄影师@李方勇&赖泽吟&刘泽华)

待你

走进穿紫河,徜徉老西门

览河街夜色,寻梦桃花源

会收获一场

古今常德相遇的奇妙游

这历史文脉的传承

赓续着一座城的荣光

(常德老西门、河街夜色、桃花源记演出,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它,会是一座幸福新城

着眼历史文化保护与特色风貌塑造

桃源风光、湘楚风韵、现代风尚

多元风貌特色融为一体

彰显“水秀山青、湖靓城美”的美丽画卷

“一个中心、两个枢纽、三个基地”战略定位

幸福新城,宏图壮阔

(常德城市夜景,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着眼打造复合高效产业空间

高位推进城市发展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常德永葆瞄准园区发力的战略考量

带着向“新”而行的果敢追求

培育形成“四大千亿产业”

积极发展数字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等三大新兴产业

(常德市域产业园分布规划图,制图@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着眼建设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构建“内畅外快”的内外双循环新型交通发展格局

打造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

不仅让常德人畅享交通便利

也让常德开放魅力与日俱增

吸引天南海北的朋友

相聚于常拼搏、奋斗、扎根

放飞创业梦想、成就人生理想

(常德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制图@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着眼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我的人生从常德开始”

“常德是我的母土”

“我在常德挺好的”

(画坛“鬼才”黄永玉接受常德日报记者采访时,写下“我的人生从常德开始”,图片来源@常德日报)

生在常德,有天然的优越感

生活在未来的常德,有更强烈的优越感

以满足美好生活需求促进产城融合

打造覆盖城乡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建设全龄友好型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实现学有优教、幼有善育、老有颐养、

病有良医、弱有众服、体有康健

厚德载福,来常德享福

(常德中心城区社区生活圈规划图,制图@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它,会是一座安全之城

以人民为中心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强化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保障粮食安全和洞庭湖生态安全

强化水域和自然岸线保护利用

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优化矿产资源保护利用

以“水城”一域之力

共赴“守护好一江碧水”之约

(常德山水风光,西洞庭湖小天鹅嬉戏,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以战略性的预留空间

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深耕洞庭沃土,大美田园农业空间

守护沅澧山水,蓝绿相依生态空间

营造桃源都市,集约紧凑城镇空间

(常德十美堂油菜花开如画,西洞庭湖水天一色、沅江畔高楼林立,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以对人民负责、对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呵护人民城市之“心”

以更新提质优化中心城区布局

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让城市留下记忆

(武陵阁步行街,图片来源@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以“三山三水”自然景观格局为本底

形成“一江两岸、一城三区、两轴三芯多点”空间结构

提升中心城区环境品质

引导组团协同发展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县城承载力

让城市更宜居

(2023年常德市中心城区现状图,制图@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突出基础设施的体系化建设

立足最大的市情是水情

最大的忧患是水患

建设滨水型海绵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风险承载能力

让城市更具韧性

(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2021-2035)-中心城区规划管控总图,制图@常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强化规划实施

提升空间治理能力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常态化实施监督机制

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加强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让城市更智慧

(常德自然风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这就是常德

城以“德”名

文以“德”传

行以“德”远

规划引领,美好生活

怀德前行,以德行远

未来已来,常德精彩!

责编:马曼雅

一审:马曼雅

二审:鲁融冰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自然资源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