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手记⑥无声的守护 爱的陪伴

  大众卫生报   2024-06-19 15:04:27

病房里来了位特殊的病人——一位患有少见脑胶质瘤的患者王爷爷。老人患病已有七年之久,七年的背后,写满了全家人与病魔曲折斗争的特殊经历。

患者女儿王女士说,七年前,父亲反复发作的头疼像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原以为只是岁月积累的疲惫,不承想,一纸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让全家人如遭雷击。

作为家里的独生女,母亲身体又不是很好,照顾父亲的重任全落在王女士肩上。好在肿瘤还处在初期,还有治疗的希望,王女士从此开始了为父治病寻医问药的漫长七年之旅。她跑遍了省城各大医院,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都不放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确诊后的第四年,王爷爷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一切症状、指标都在好转。就在王女士以为幸运来临时,命运再次出现转折:王爷爷复查发现,肿瘤复发且出现全身转移,王女士只得重复之前的流程,帮父亲联系医院、挂号、复诊、住院、治疗……当被医生告知积极治疗已无任何意义、父亲所剩日子不多,眼见父亲状态越来越差时,王女士伤心不已。为了让父亲舒适、平和地度过最后的时光,她几经打听辗转来我们安宁疗护病房。

入院时王爷爷就一直昏迷不醒,高烧不退,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王女士白天上班,每天傍晚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病房,给父亲喂药、喂水、翻身、擦拭额头,为他整理衣被,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在这个特殊的病房里,她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每一天都仿佛是一个永恒。但她不曾感到厌倦或疲惫,因为她知道,只要她在这里,父亲就不会感到孤单,父亲能感受到她的爱与关怀;即使父亲再也不能醒来,她也要陪在他身边,直到最后一刻。

七年就医的历程,漫长而痛苦,几乎耗尽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王女士也心力交瘁。母亲曾多次劝她放弃,周围人也认为她是“愚孝”,但她一直坚持,甚至坚持卖掉房子来凑父亲治病的医药费。面对亲人的不理解,王女士选择了独自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我们曾问她:“你能接受父亲突然离世吗?”王女士坚毅地回答:“我知道无法治愈,他的离世我能接受,但我不愿意在他生命的终末之际无人守候,我不能让父亲独自承受那种孤独与痛楚。”

在王女士的眼里,父亲永远是那个最爱她的男人。从小她就感受到了父亲无与伦比的宠爱和保护,让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儿。 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父亲却从不吝啬给予她生活上所需和教育的付出。哪怕省吃俭用,也要给她最好的一切,从不让她感到缺少或自卑。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现在,她要做的就是回报父亲,尽最大的努力,让他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 她即使是做着毫无意义的坚持,但她坚信陪在父亲身边每多一秒,即是对父亲多一份回报,她的内心才会感到安宁。

于是,安宁疗护成了王女士最后的选择。她说她不求父亲的病能有所好转,只愿父亲能在这生命的最后阶段,不受病魔折磨,安详地离去。在病房里,她能看着父亲沉睡的面庞,感受平静呼吸背后的那份坚韧的生命力。她轻抚父亲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无声地传递着女儿对父亲全部的爱与力量。

最终,在一个清晨,王爷爷静静地离开了。王女士没有悲伤,因为她知道,她用尽了全力,给予了父亲最后的尊严与平静。她对我们安宁疗护团队每一位成员一再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她父亲祛除痛苦,让他走得安详;更是用真挚的情感和关怀,让她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美好。她说同时也很庆幸,能够遇到这样一支优秀的安宁疗护团队,给予她无尽的关怀与支持,更给予了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每当她感到迷茫和无助时,大家总会耐心地听她诉说,用温暖的话语抚平她内心的创伤。在大家的陪伴下,她也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坚强地走下去。

感悟: 安宁疗护并不意味着放弃,它是对生命最深切的尊重。当生命要走到终点,我们要给予的不仅仅是治疗,更多的是陪伴与安慰。

生与死,终究是自然的轮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那段特殊的时光里,给予所有的爱和宁静。而我们,也在这段旅程中,彻底理解了什么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的力量。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生命,让我们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

长沙市第三医院安宁疗护病房 副主任医师 邓鑫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