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张未末:以歌声传唱一段历史——评《把青春献给祖国》三线人组歌

  湖南文联   2024-06-20 11:09:51

以歌声传唱一段历史——评《把青春献给祖国》三线人组歌

文丨张未末

6月16日晚,由省文联支持、省音协主办的“《把青春献给祖国》三线人组歌音乐会”在长沙实验剧场上演。组歌由省文联名誉副主席、省音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作曲黎晓阳领衔创制,曾参与“三线建设”的演唱者们联手青年歌唱家,以新颖的表演唱形式,将一段鲜活的历史讲述。

传承“三线精神”体现文艺担当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很多青年一代来说,“三线”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称,若非家中有人参与,或是专门深入了解,大抵是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的。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得益于电影《你好,李焕英》等文艺作品广泛传播,诸如影片中“三线工厂”等内容再次走入大众的视野。

“三线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三线”,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海沿边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20世纪60年代,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党中央以战备为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我国中西部13个省区市进行“三线建设”。通过“三线建设”,我国现代国防工业体系得以建立,促进了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的发展,为抵御霸权主义的战争威胁,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及世界和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优化了工业生产布局,实现了西部跨越发展,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产业、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湖南作为“三线建设”重镇之一,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方针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号召下,一大批三线建设者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打起背包、跋山涉水,义无反顾地来到大湘西片区雪峰山一脉,为三线建设贡献力量,用自己宝贵的青春浇铸出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湖南“三线建设”中涌现的人物事迹,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产生了《冷水悲歌》《铸剑——辰溪兵工纪事》等作品。同时,近年来我省在组歌组曲创作方面也颇有成绩,诞生了《通道转兵组歌》、交响叙事组歌《苗寨的故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岳麓书院》等彰显湖南红色、绿色、古色特质的音乐作品。而结合“三线建设”主题和组歌创作形式的《把青春献给祖国》三线人组歌,可谓是积极回应了“三线建设”六十周年这一时间节点,足见湖南文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深挖内容富矿凸显作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历史文化,赓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呈现新气象,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把青春献给祖国》三线人组歌作为一部叙事性很强的作品,恰如其分地契合了三个文化。首先,“三线建设”在湖南的主要阵地是湘西、怀化等地,当地作为我省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较好地保留有湘楚地区的原生态文化,体现在组歌作品上如《青春号子》《月光下》《火车开进苗山寨》等,大量运用了民族特色音乐以及号子、山歌、对唱等演唱形式,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其次,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0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在三线建设中孕育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弥足珍贵,成为开展红色教育的鲜活教材。序曲《征程——中国三线建设者之歌》和终曲《把青春献给祖国》通过首尾呼应,将这种革命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再者,作为宏大叙事框架下的叙事歌曲,组歌歌词在有很强故事诗性质的基础上,将词曲结合得更加口语化,并且广泛吸收流行、民歌、曲艺等音乐素材,使之愈发朗朗上口。比如《马灯闪闪》和《打蚊子》,特别是《打蚊子》一曲,画面生动、歌词诙谐,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跟着一起怒拍蚊子,感受当年的苦与乐。

习近平总书记常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当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艰苦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把“三线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让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让“三线精神”持续传承弘扬,这是湖南发展乃至中部地区崛起的应有之义。

讲好中国故事力争传世流芳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音乐作为世界语言,最容易引起共鸣。用歌曲讲好中国故事、湖南故事有着天然的优势。1964年到2024年,一甲子时光荏苒,化作了这部有序和五个乐章13首歌曲组成的“《把青春献给祖国》三线人组歌”,填补了“三线建设”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在音乐创作上的空白。

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一方面,出精品,要在艺术上千锤百炼。文艺作品是创作者才华、心血、情感的高度凝结。总体上看,整部作品做到了探入历史深处,站立时代高处,扎根人民中间。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细节还有进一步精进的空间,比如歌词有很多参与“三线建设”的非专业人士进行创作,这毫无疑问是站稳了人民立场的,但个别用词值得商榷,像《小河,你可记得我》中“蹉跎岁月青春似火”一句,“蹉跎”一词似有不妥。另一方面,推精品,要在更多平台上发声。目前来看,作品已经有了现场音乐会,同时也得到了湖南省文艺创作扶持基金会资助,并在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进行了图书和音像制品的出版。但毋庸讳言,在受众群体和传播途径上还处在小圈子自娱自乐的阶段,亟待借助更强有力的媒体平台,以及诸如湖南艺术节等展示展演活动,乃至结合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中美建交45周年、中俄建交75周年,巴黎奥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推广,实现传递中国好故事、唱响湖湘好声音。此外,创作规律告诉我们,传世的经典之作,无一不是经过无数次打磨提升,最终玉汝于成。在文艺创作、传播的全链条中,文艺评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要重视对作品进行专业的评论和研讨,聆听客观冷静的批评声音,不断汲取对创作的有利建议,让“三线故事”传得更开、唱得更响。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