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漼江,流淌我生命的一条河

王成家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4-06-24 11:05:50

文|王成家

我的故乡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漼江,日夜不息古郡桂阳大地上。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时想起漼江,这条贯穿了我整个童年过往更给我带来无穷乐趣的河流,它静静流淌在我记忆深处

,历史上曾称为漼水,俗称流渡水。漼发源于桂阳县白水瑶族乡海拔1350米的子顶山,是桂阳的母亲河——舂陵江最大的一级支流流长约83千米舂陵江镇形子山注入舂陵江。清亮透底的漼江悠悠地从流渡峰脚下流过流渡峰山势如笔,自古就有“流峰作笔”的美誉,流峰古墟也因此而得名。流渡峰因其峰形状似一把耕田的犁铧,又称“犁头峰”。

一方山水总有一方历史文化,胡就曾是漼江山水文化的倡导者。据《桂阳直隶州志》记载:胡迥,字鹿鸣,州贡生,他是清朝康熙时期桂阳有名的诗人。胡常常爬上流渡峰,眺望清澈的漼江水,作诗吟赋,同流渡结下不解之缘。有一次,胡沿着漼江东岸的一条山路,顺着简易的石阶一步步攀登流渡峰。拾级而上,大汗淋漓之后终于到了峰顶。从山南一侧的悬崖远眺,其景色很是壮观。距峰顶不远的东面有一口石井,井水清澈见底,久晴不涸,大雨不溢,是个难解奇观。诗人胡见此井十分奇怪,写诗描述道:“平秀夺华不注,斜日明玉井莲。”流渡峰脚下有一条通往永州的香风驿道,香风驿道是桂阳十二景之一。驿道两旁竹翠鸟唱,酒旗飘飘。唐代诗人刘长卿,任湖南转运使判官时,辗转于这条驿道上。与刘长卿同年代的另一位诗人戴叔伦任监察御史,负责郴州至永州的巡查,也常奔波在这条古驿道上。“茶料北连蛮女洞,桂阳南入佗关。桥边匹马孤吟去,竹何人半日闲?”诗人胡垌对当时香风驿道风情的描述令后人很是向往!

在我的记忆中,漼江边有个叫何家湾的渡口,摆渡的老翁,虽身带残疾却和蔼可亲,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刘,我们小孩子统一称他为刘爷。有一个深夜,我高烧不退,引起痉挛,在床上滚来滚去。父亲远在外地工作,母亲望着我,急得茫然不知所措。姑姑、姑父闻讯赶来,和妈妈一道背起我连忙往桂阳县第二人民医院赶。行至何家湾渡口,因为刘爷摆渡技术高超,月黑风高之夜我得以顺利抵达桂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就医。又因抢救及时,我最终无恙而归。多年以后,我重返故乡,看到了久违的漼江,江水依旧灵秀碧清,只是刘爷曾经住过的那栋小木屋早已人去楼空,徒留我无限的思念。

怎么也忘不了盛夏在漼江留下的欢笑。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特别是玩水,在烈日炎炎的酷暑,到漼江河里游泳便成了我们男孩子的最爱。游泳的时候,我感觉是整个身体最放松的时候。全身浸泡在水中,好像不用怎么费力摆动手脚,有一种脱离地心引力的愉悦感。有时候我和小伙伴会暗暗较劲,看看谁在水里憋气的时间久,还会高举双手用脚踩水,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我们游累了,就摊开四肢仰面躺在水中,耳边听到的是轻轻的水浪拍击声,宁静而安适。我们也会分组打水仗,三人一组,两个年纪大点的孩子用肩膀架着一个稍小的孩子向对方发起进攻,被架着的孩子谁先落水就算谁输,赢了的一组接着挑战下一组,最终决出冠亚军。打着水仗,我们就那样自由自在的成长着。伙伴之间没有嫉妒和仇恨,偶然有点小矛盾,也会烟消云散,其乐融融。

漼江水依旧流淌着,渐渐长大的我因为种种缘故逐渐远离了家乡远离了漼江。岁月的年轮一年年一圈圈地压匝围合着,沉重而悠长。平时漼江漼江,只有在梦中。这些年走过许多地方,游览过众多的名川河流。身临异域的山川与溪流,耳际边氤氲着雾气夹杂着流淌的水声,置身于仙境一般缥缈不定,使久违的心境泛着涟漪,流动的水响似母语在空灵中牵引着我的思绪,回到魂牵梦绕的漼江,这条我一辈子都以忘却的河。

每次回故乡,我都会在漼江边走一走看一看有时脱掉鞋袜步入江里,亲近闻一闻江水的气息有时还会掬一捧水,饮入口中,清洌甘甜。闲暇,我常常挂念家乡的亲人,尤其是惊讶漼江两岸日新月异变化多少次想拿起笔倾诉自己对它无限的思念之情,但惟恐感悟不出漼江那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迟迟不敢动笔。

走在江岸边,我缓缓沿着它流淌的方向走着。两岸的一切,包括那些青黑的石头,衰老的树和零乱的野草,好似焕发崭新的光彩,我便感觉有一种难得的自由和轻松。于是,在我心灵的旷野上,许多银子似的簧片发出灿烂的鸣响。在我的心灵深处,我发现我漼江四周的每一种事物,竟是那么休戚相关,那么和谐有序。悠悠的漼江水哟,你是永远流淌在我生命中的一条河。

责编:李云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尹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