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生动画卷——简评胡小平长篇小说《出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25 10:54:57

胡诗奂

四年前,读胡小平的长篇小说《青枫记》时,我就眼睛为之一亮,深感正如湖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龚旭东先生说的“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扶贫题材的好作品,是湖南乃至全国扶贫题材小说创作的重要成果”。

而最近读到胡小平仍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出路》,我更是由衷地为之叫好。《出路》确实不失为一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和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将乡土味、市井味和烟火味、人情味融为一体的优秀作品”。

《出路》以雪峰山深处古老而又偏僻闭塞、贫穷落后的盆中村的沧桑巨变为主线,以在外当老板的杨立业和大学毕业生黄一欣先后回到村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及银行帮扶队帮助村上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为重点内容,写出了盆中村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描绘出一幅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壮丽画卷,既是一部山村的变迁史,也是一部山村的奋斗史。而盆中村的沧桑巨变正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变化的生动写照和缩影。

黄一欣说“村上现在有三条路,那就是古老的石板路,这几年修好的连心路,还有电商之路,如果说石板路是历史,是过去,那连心路就是今天,就是现在,电商路就是明天,就是未来”。盆中村因为没有路而百年不变、贫穷落后,因为有了路而天翻地覆、面貌一新。这路是来路,也是出路,是地上之路,也是人心之路。盆中村的变化从修路开始,在一波三折中随着道路的通畅,村上不只是物质丰富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也随之在变,整个村上变得富裕起来,文明起来,美丽起来。这路因为有了一个伟大时代,有了勇于变革和进取、甘于奉献和牺牲的人而成就。

《出路》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立体地展现出党组织和党员在山乡巨变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党员面临困难和危险、面对金钱和利益时的不一样、不一般,但又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在一个个的场景和情境中显现,弘扬的是诚信和担当、勤劳和节俭、友善和互助等传统美德,传播的是向上和向善、奋斗和创造、牺牲和奉献等满满的正能量,催人奋进,给人启迪。如杨立业的不当老板当支书、黄一欣的不恋城市回乡村、胡明国的主动让贤、黄国庆的辞去主任搞种植、胡春晖的舍己救人、陈国兴的跳进洪水抢救集体资产,等等,都体现了党员的情怀和境界。

《出路》不仅写村上的沧桑巨变,更写沧桑巨变的曲折和来之不易,不仅写村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优化、收入的增加、物质的丰富,更写村民思想观念、精神风貌、行为习惯等的转变,并对诸如基层党建、村级治理、生态建设、集体经济、乡村旅游等做了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参考、学习和借鉴等作用。如黄一欣通过“积分管理”来调动村民对村级事务管理和参与村上公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村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深入人心,杨立业在创建石材厂、茶厂和创办种植、养殖合作社时收入的力主合理分配,兼顾集体和个人,方小竹和陈小军的回乡投资乡村旅游,等等。

《出路》采用复式结构,围绕盆中村半个世纪沧桑巨变这一主线,多线时而平行推进,时而交汇、交织,充分运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叙述方式,将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个人与集体融合在一起,且着力探寻人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的喜怒哀乐,既有历史的纵深和厚度,也有现实的宽阔和广度。刘晓明和吴春花、黄国新和刘初菊、胡春晖和黄一欣、胡文化和方小竹的情感、婚姻的离合、成败,都与村上的沧桑巨变息息相关。

《出路》以人写事,通过人物命运、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的变化来反映时代之变、社会之变、山村之变。村上搞了一场民宿说普通话和礼仪表演比赛。付秀珍能拿一等奖,是她能用英语向评委问好。七十岁的田秀英也鼓起勇气登台表演,尽管有点笨拙,却是尽显真诚和纯朴,拿了二等奖。田秀英的孙子刘小强说,他没想到,他奶奶,一个七十岁了,生活在这曾经的穷山沟里,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大山都没走出过的女人,如今却办起了民宿,还会礼仪,会说普通话,真是人间奇迹。由于精心设计人物,加上典型场景和情境的设置,及细节和个性化语言的运用,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生动鲜活,呼之欲出。书中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怀抱文化人梦想的“风水先生”胡文化,“无疑填补了我国小说人物长廊的空白”。

此外,《出路》还将雪峰山地区丰厚多样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地域特产(诸如舞龙灯、八音锣鼓、傩戏等非遗民俗文化),及魏源故居、红军指挥部和古树林、温泉、瀑布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自然地融入作品之中,凸显出作品浓郁的地标文化,为作品增色添彩。

总之,《出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轴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生动画卷,令人振奋不已,令人回味无穷。

责编:陈龙

一审:陈龙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