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25 12:57:20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始终聚焦国家所需、学校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激活科创核心引擎,应用数字信息技术,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走出了一条具有湖湘特色、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之路。湖南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中医药院校、湖南省唯一的中医药重点本科院校,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激活科创核心引擎 带动产业持续增效

深化产学研,激发科创新动力。学校通过整合学科优势,对标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加强对中药新药的研究创制和成果转化。近年来,学校产学研项目合同签订额及到账经费实现了逐年稳步增长;近5年,签订产学研合同281项,合同金额11432.422万元,实现知识产权转化5204万元。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研制或参与研发的古汉养生精、乙肝宁颗粒剂、肝复乐片、驴胶补血颗粒、妇科千金片、四磨汤、代温灸膏、天麻首乌片、益龄精、虎耳草素片、心泰片等中药新药和中华皇欢液、神农茶、生力神功口服液等保健品,现已成为启迪古汉、九芝堂、千金药业、汉森制药、正清制药、湘潭飞鸽制药等省内外中药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或知名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累积产值超过200亿元。

延伸产业链,挖掘研发新潜力。以中医药生活化提振新能力,转动“医—药—食”新质生产力。湖南中医药大学创新拓展中药产品品种剂型和功能形态,延伸至中药日化、食品、药妆、饮料、保健品、添加剂、提取物等大健康产品领域,形成满足各种生活场景需求的产品群。学校依托湖南省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健康产品与生命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以湖南省大宗药材和湖湘食材为主体,立足于药食两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坚持“产、学、研、市、康、经、用”七个维度的深入研究,致力于维护生命全周期的前瞻性防治和整体赋能,探索预防药学的新动力,挖掘药食同源的新潜力,打造湖湘健康产品的新势力。

筑牢生态圈,释放市场新活力。学校通过与企业、政府积极联动,瞄准市场需求,努力打造成果孵化平台。以湘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为龙头,加强政、产、学、研、商融合,202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联合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岳麓高新区,以“学校主导,政府支持,校地共建、企业化运作”为原则,以“打造孵化空间,构建服务体系,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专项基金,树立标杆品牌”为建设目标,按照“自建+合作+引驻”的模式,在湘江新区打造第一个国家级中医药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助力湖南打造千亿级中医药产业链。

拓展朋友圈,聚集发展新合力。湖南中医药大学先后与省内33个市、县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同仁堂、启迪古汉、九芝堂、天地恒一、株洲千金、汉森制药等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广泛、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学校作为注册申报单位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的“柴金解郁安神片”实现技术转让,转让金额3500万。学校牵头成立了湖南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近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先后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中药新药70余个,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1.45亿元,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57个,近三年销售额达3.3亿余元。

应用数字信息技术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协同创新,搭建数字中医药创新平台。早在2012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湖南大学、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了“数字中医药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中医临床数字化与应用研究平台、方药标准数字化与应用研究平台、中医诊断数字化与应用研究平台、中医药数字化技术基础研究平台,以合作研究数字中医药为研究目标,在协同创新中充分发挥协同各方人才、技术和平台的优势,深度整合资源,构成了医、教、研、产相互反馈、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数字中医药建设,不断推进信息科学技术与中医药领域的深度融合,利用数字中医药技术数字化重现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人体复杂巨系统的思想理论、思路方法和实践经验。

同时,学校立足全省发展,探索中医药与新技术融合新范式。2024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将进一步抓住“中医药强省”建设和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契机,助推湖南高等研究院、芙蓉实验室等建设,进一步完善有机协同的中医药研究,探索中医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

应用新兴技术,构建智慧中医药科创平台。2022年,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智慧中医工程技术重点研究室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建成。该平台基于复杂系统科学和证素辨证理论,围绕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技术与临床实践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深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中医药精准服务能力的理论与方法,培育前瞻思想,产出一流成果,培养基础人才,从而为智能技术在中医药行业产业提供基础原理、核心技术以及关键应用原型,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中医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储备知识、创新技术和培养人才,为湖南的中医药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注入强大活力。

联动政校企,搭建智能化中医药产业平台。湖南中医药大学在中医现代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深耕多年,在四诊客观化、辨证微观化、证素辨证、病证规范化、智能诊断、中医数字化传承教育、中医古籍数字化等方面,卓有成效。湖南中医药大学多支科研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先后对中医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中医智能问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医智能化教育、中医古籍数字化方面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同时,湖南中医药大学与中南大学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在望诊数字化、中医临床预测模型、眼底图像分割等领域进行了深入合作,共同进行了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为实现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湖南中医药大学还与谷医堂进行了合作,在中医经典知识传播、中医辅助诊断设备应用、互联网医院应用等方面实现了联合共创,为中医传承与创新研究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国内外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和具体路径。

2023年,省科技厅立项的湖南省智慧中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湖南中医药大学。该中心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和谷医堂共同组建,将整合中医与人工智能各方力量,在人体复杂系统科学和证素辨证理论的指导下,围绕中医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产品开展进一步研究,为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搭建平台,为提升中医科技服务能力及协同创新能力提供支持。

改善医疗服务,构建智慧中医生态赋能平台。学校附属医院以让群众看病就医“少跑路”“不跑路”“跑近路”为目标,积极打造智慧医疗,构建智慧中医生态赋能平台,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深度挖掘临床诊疗大数据,把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搬上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医院有效推进专科医联体建设,充分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患者享受“行云流水”般的就医服务。

2020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开通互联网医院——“云医院湘中医”,针对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患者或各种原因不能来院就诊的患者,推出微信小程序线上医疗服务,随时提供线上咨询、线上诊疗、线上复诊、复诊购药、线上支付、药品快递到家等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目前为止,该院互联网平台已实现药品配送覆盖全国,国内及津巴布韦、迪拜等国外的患者可线上看诊。

2020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超过200位专家教授入驻,线上接诊看病。患者在线上可以享受到健康咨询、常见疾病网络视频复诊、开具电子处方、药品配送到家等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还积极开展了线下社区义诊、开辟了绿色入院通道等服务,紧密结合线下就医与线上就医,完善服务模式,让医院资源更多投入到诊断和治疗中,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夯实产业发展强基

锚定“十四五”规划,构建更加完备的聚才引智链条。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推进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党委始终将人才招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瞄准有发展潜质的35岁左右的年轻人,实施博士后计划,涵养人才蓄水池;提高博士后进站条件,分临床、科研、师资三大方向,招收全职博士后,提高进站博士后科研水平;鼓励二级学院根据发展招才,实施专项博士计划,实现“走出去”选人才,“点对点”招人才,“家门口”留人才;灵活运用柔性引进、同工同酬、项目聘用等多种形式,构建固定编制、流动编制、非事业编制聘用相结合的用人机制,探索PI聘任制和兼职教师长期聘用制度。

坚持“引育并举”,促进人才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一线建功立业。学校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围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入开展“本科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九年制)本博长学制专业试点工作;学校推进人才管理重心下移,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推动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人才体系和“院办大学”改革模式。倡导团队建设,选好配强学术带头人,吸引高端人才及团队“揭榜挂帅”;全面实施“院士培育计划、拔尖人才引培计划、临床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三个计划各设立一亿专项资金,高规格引培高层次学科人才;实施“杏林英才”支持计划,构建“杏林杰出、杏林领军、杏林拔尖、杏林骨干、杏林青苗”为主体的塔型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培养造就国际顶尖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打造具备国际视野、引领中医药科技创新变革的专家队伍。聚焦“人才所需”,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学校定期举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校领导齐齐参会,倾听教职工心声;用事业留人,拓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需要出发,兼顾各类人员的结构现状,合理确定岗位总量,优化岗位结构比例。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推动组建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人才“传帮带”作用;用待遇留人,大幅提高高层次人才津补贴、科研启动费和安家费。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高水平成果的奖励力度。优化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做到“低职不一定低薪、高职不一定高薪”;用情感留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着力破解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问题,畅通人才购房绿色通道,让各类人才安神定志、无后顾之忧。

释放“人才红利”,激励全校教职工积极奋楫笃行。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党委会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出台多个师资人才配套政策文件,通过健全制度、创新机制、提升环境、改善服务,搭建人才评价改革的“四梁八柱”;“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岗位都分设评价指标,鼓励“金课”型教师“深耕”杏林讲坛、科研型教师“问鼎”科研前沿;全聘期坚持“一人一策一议”考核,以育人质量、学术成果、社会贡献为刻度,让人才的待遇、续聘可度量。(刘莉 闫丽颖)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