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清夏 | “飞防”作业 助农增收

黄珊珊 李科   资兴市融媒体中心·网站   2024-06-28 00:19:14

原来我们传统人工打药一亩田的话,需要十几分钟,现在我们用无人机的话,一亩田大概就是一到两分钟,大大提高了效率,原来十天半个月做完的事,现在一天就可以把它做完了。 ”资兴市蓼江镇水稻种植大户曾田华说。

6月21日,笔者在蓼江镇东兴村的稻田里看到,曾田华正取出一架大疆T50植保无人机,打开机器作业箱盖子,向无人机的“大肚子”倒入乳白色药液,加满后拧紧盖子,点击遥控显示屏,启动无人机。随着 无人机的 螺旋桨飞速转动,几秒后就腾空而起,开始喷洒。一会儿的工夫,一大片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作业就喷洒完成了。

曾田华是北湖区人,2018年来到蓼江镇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 眼下是 “三夏”时节,早稻田间管护进入关键时期。为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曾田华 使用植保无人机实施“飞防”作业,进行早稻病虫害防治,以科技赋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粮食增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粮食等农作物稳产增产的关键环节,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据了解,现在利用科技手段管理农田,通过高雾化,把药液高密度、高覆盖地喷洒到农作物上,雾滴的密度比传统方式杀虫杀菌效果好。同时,针对密集易损坏和 人工 无法喷洒的特殊地段,无人机也能够轻松进行喷洒作业,有助于农户做好田间管理,还能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保障农作物丰产丰收。 有时候人工打药的话,它可能有些地方打不到,像这个无人机的话,它喷洒的比较均匀,每个地方都可以防治到位,所以这个病虫害防治的效果更加好。 ”曾田华说。

蓼江镇地处资兴西北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拥有耕地面积2.7万亩,是一个农业大镇。近年来,当地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引导订单农业,加强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宣传,大力推广农业保险,规模化种植水稻等经济作物。 蓼江镇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建育秧大棚统一为农户提供秧苗,统一推进机插机收,在生产关键期推动无人机施肥和植保,为蓼江农业生产增加科技化、信息化元素,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蓼江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曹翅飞说。


责编:张劲佳

一审:张劲佳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网站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