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诗的缘故——评董正宇专著《走近“诗魔”洛夫》

    2024-06-28 15:25:33

李丽

衡阳籍诗人洛夫写诗、译诗、编诗、论诗六十余年,著作等身,获奖众多,更有“诗魔”美誉。作为同乡,学者董正宇对洛夫的关注、阅读、研究由来已久,而《走近“诗魔”洛夫》正是其研究洛夫及其诗歌世界的学术专著。以“走近”的姿态试图去读懂洛夫其人、其诗、其诗观,使得研究既有理性的深度,又有感性的温度。

一、地域乡缘而起的学术选题

同为衡阳人,董正宇对洛夫的研究不仅出于评论家对诗人创作价值和意义的肯定,更因学术研究的使命感和文化自信的责任感。为此,作者搜集、整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书籍及相关资料,对洛夫著作、生平简况及海内外洛夫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形成了著作附录:“洛夫研究文献索引”“洛夫著作索引”“洛夫年谱(简谱)”,为后续研究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而附录四“因为风的缘故——‘诗魔’洛夫访谈录”和附录五“感受诗歌之美——洛夫演讲录”,则以在场的真实感和生动的现场感,让读者对洛夫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洛夫认为地域对一个作家的影响很大,而自己对诗歌的兴趣和追求纯粹艺术的观念与热望是在故乡山明水秀的风光中无形培养的。董正宇也指出,洛夫的个性气质、诗歌风格都打下了深深的湖湘文化印记。因此,著作第二章从湖湘文化的视角探寻洛夫及其诗歌的地域文化“基因”,指出湖湘文化是塑造洛夫秉性与品格、奠定其诗歌创作渊源的文化根底。而洛夫诗歌中丰富多彩的“湖湘意象”及具有鲜明“湖湘情结”的乡愁书写,是洛夫诗歌的湖湘文化标志和身份认同。

二、中西诗学视野下的诗观探究

著作第三章《超现实主义:洛夫诗歌的现代性质素》分析了洛夫对超现实主义“横的移植”的接受的原因:受台湾文坛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个人流放、战争的经历及其创作理念与超现实主义的共通。通过分析研究洛夫对超现实主义“自动语言”诗歌创作方法的反思、清理和检讨及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再认识的收获,作者深入剖析了洛夫对超现实主义“纵的继承”的修正。著作指出,在对超现实主义进行审慎反省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重新阅读评价及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精神的再认识中,洛夫找到了中西诗学的融通汇合的最佳结合点,即创作具有“中国血统”的、又具有强烈个人风格色彩的现代性禅诗。

洛夫坦言,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的彼此参照与互相融合,著作的研究揭示了洛夫从对超现实主义的认同接受到审慎反思到找到中西诗学交融的契合点的理论自觉和创新意识,肯定了洛夫对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发展和现代诗探索的历史性贡献。在第十一章《<漂木·致诗人>:诗,是存在的神思》中通过对诗作的透彻分析,董正宇从主题定位、审美表征、精神品格三个层面探讨了洛夫“诗神”的特质和品格。孤绝的诗神特质、跨地域时空的文学因缘、演进融合的神奇诗观、交通使者的诗人定位、物与神游的入境状态及本真和批判、创新与圆融的精神,不仅概括出了洛夫眼中“诗神”的组成要素,更彰显出其跨越地域、融贯中西、复合多元、求变创新的诗歌创作理念和追求。

三、中国诗歌传统中的诗作分析

虽然经历由大陆去台湾,而后又移居加拿大的“二度流放”,但洛夫始终强调自己是“中国诗人”,肯定中国历史和文化对自己的养育、塑造和淬炼,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对自己的滋养。他多次提到唐诗阅读的收获,历数唐代诗人对自己的启示及影响,而现代诗人徐志摩、冰心、艾青、冯至等曾对自己的影响洛夫也有提及。

唐诗对洛夫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诗歌创作的“拆建”与“对话”上。在《“诗魔”洛夫与“诗仙”李白》一章中,作者通过例证分析证明了洛夫通过直接引用、间接化用李白诗歌及以李白为素材的诗歌创作等方式,实现了与李白直接或间接的精神交流。作者指出,李白和洛夫在创作方法上虽然走的是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两条不同的道路,却有不少共通之处。随后,作者具体剖析了二者在创作方法和诗歌风格上的共通之处,指出了李白诗歌创作的梦游、夸张变形、驰骋想象、浪漫意象等手法与洛夫诗歌创作中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象、丰富的语言等的运用的吻合,比较了李白诗歌通过夸张变形的诗歌语言、宏大超凡的意象及天马行空的奇特想象营造出的“瑰奇”色彩和洛夫诗歌以超凡的想象与完美的语言表现出的“惊奇”风格。在七章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文本细读,董正宇比较分析了白居易和洛夫的同题诗《长恨歌》在言语层、形象层、意蕴层等方面的异同,突出了洛夫现代诗创作在对传统古典诗重新评价基础上的融合、变革与创新。

在分析洛夫的代表性乡愁作品《边界望乡》时,作者把余光中的《乡愁》纳入研究范畴,挖掘出了因时空阻隔产生的同一乡愁情绪的不同况味。著作指出,《乡愁》书写的不仅是个体的乡愁体验,也写出了大众性的乡愁体验,拥有更多的普适性和共通性,而《边界望乡》呈现出的是极具个性化的情感体验,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官冲击。两首诗在表现方式上也截然不同,《乡愁》的外在形制规整,节奏回旋平缓,诗歌意象明朗朴素,语言具有朴素之美,而《边界望乡》形式别裁,节奏激烈动荡,意象新奇反复,语言魔性十足,风格惊奇。

在讨论洛夫《血的再版》的独特的母爱表达时,著作从性别差异视角比较了冰心母爱主题的诗歌创作,突出了洛夫的创作主要来源于男性主体家园意识,在对母爱的独特书写中表现出了男性英雄气质,构建了一种现代男性气质美。而艾青的歌颂母爱为主题的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因为诗人生活背景的差异,使得两首作品产生了表达失去母爱的悲痛之情和对养育之恩的怀念、感激、赞美之情的区别。

四、主题聚焦下的个案研究

洛夫诗风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由晦涩趋于明朗,其创作从现代到古典,从本土到世界,从探索到回归,实现了从不断自我否定到走向圆满的升华。洛夫诗歌作品风格鲜明、丰富多元,《走近“诗魔”洛夫》用相当的篇幅对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

《巨石之变:洛夫诗中“石”类意象探析》一章指出,“石”类意象延续洛夫诗歌创作60余年,运用频繁,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形式翻新,是具有鲜明洛夫标志的独特意象。著作着重分析了《石室之死亡》中的“石”类意象:渲染死亡氛围的生命之石;外表冷漠、孤绝、内心火热的现代知识分子自喻的自身之石;寓意乡愁载体的乡愁之石及展现甜蜜或忧愁的爱情之果的爱情之石。作为洛夫现代诗探索时期的代表作,《石室之死亡》的“晦涩”倾向鲜明。著作第六章的研究提出其“晦涩”风格具体表现为:结构形式的“完整性”与“非完整性”;诗歌语言的非逻辑性及修辞的繁复性;诗行意象的反复与非理性联结;诗歌主题的放射性与多元性。作者进一步挖掘出西方外来诗风的影响以及洛夫生命体验和诗学观是造就诗作的“晦涩”之风的原因。

在《湖南大雪》中,洛夫充分运用诗歌的语言魔法,通过对语言、形式、内涵的多重构造,表现出异乡游子对故土、家乡的深深怀念及由此而生的归心如箭的急切之情。因此,著作重点研究了该诗的语言特色:鲜活新奇的炼字造句;反常合道的修辞手法(惊艳曲折的比喻、层层惊艳的排比、独特恰当的夸张);打破时空的句式变化。而对作为禅与超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的长诗《背向大海》的研究,作者力图揭示出诗歌中传达的洛夫独特的禅思和妙悟。著作层层深入地挖掘出了作品中展现的诗人的追求“真我”的外物解脱、“瞬间永恒”的自由、向往“空无”的本原存在、宁静“见性”的境界超越的独特的生命体验、深邃的禅宗思想及超现实的诗情想象。

著作《走近“诗魔”洛夫》在搜集整理洛夫创作及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知人论世的地域文化探源、客观辩证的中西诗学视野观照、精准深入的文本细读,梳理分析了洛夫诗歌的文化基因,研究论述了洛夫对于中国现代诗在理论构建和实践路径上的历史性贡献,对其代表性诗作从不同角度做了全新诠释和述评,是一部专业而独到、多元且交叉、创新有突破的洛夫研究著作。

(李丽,女,1979年生,山东费县人,汉族,文学博士,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理论工作部委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和平文化协会理事,湖南省侗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电影评协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委员会委员)

(来源:怀化学院)

责编:周紫云

一审:周紫云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