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无定味 适口者珍

    2024-07-03 11:07:49

文|李继强

林洪在《山家清供》记载宋太宗赵光义和状元苏易简的对话:太宗问苏易简曰:食品称珍,何者为最?对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齑汁美。这里道出了每个人对味道的偏好不一样。

“与众不同”看似一个褒义词,但有时人往往会有一瞬间的疑惑和自我怀疑。别人都认为好吃,而自己却和大家的感觉不同,其实这并不是自己没有“品味”,更多的是美食的食无定味,味道的心境不同而已。就像状元苏易简觉得好吃的美味是冬天里喝酒口渴后喝到的一壇腌菜汁。

品鉴从来都是一个很主观、很私人的体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当年唐玄宗对杨玉环的赞誉。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看法都会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当然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美食也是如此。“酸甜苦辣”的菜品味道,每个人的感受力都不一样。四川人的无辣不欢,江浙人的嗜甜如命,彼此交换一下,恐怕都觉得难以下咽。2015年,我去意大利品尝有名的T骨牛排,在等待较长时间后,口感劲道,肉质肥美,鲜嫩多汁,略带血丝的牛排,当地人和有的中国人吃得津津有味,而我看到血红的牛排,则无法下簪。再好吃的牛排对我这个熟食主义者,是无法接受的,算是还能勉强的看着食客们开心的吃着牛排。我想这更多的是味道的心理和心境所起的作用吧?


人总是在追寻适合自己的熟悉的老味道,也然怪旧上海的杜月笙去香港后,仍对上海的“糟钵头”的眷念了。熟悉的味道是需要结合文化的背景来理解的。如同一碗米酒桂花汤圆,那香甜的味道被人想起是熟悉的妈妈味道;宁波人做醉泥螺自然讲究湿润脆嫩,清香可口,酒香味浓,这是江浙一代人的最爱,因为海边的人,连城市的空气都含有海鲜的味道,那也是融于城市灵魂熟悉的味道;而北方地区的人,自然不太接受酒味太浓的黄泥螺,但北京的豆汁,大口喝,热着喝,那一种荡气回肠熟悉的味道,让北京人有种欲罢不能熟悉的热爱。这些都是味道背后文化和习俗的力量。食无定味,在不同地域上体现较为明显;适口者珍,在熟悉食物的味道上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把适合自己的熟悉食物给人带来的安全感和深厚情感力量,称之为最珍馐的食品,自然和贴切。


不同的食物,其味道自然不同。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情境下吃,感受也不一样。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曾经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讲的是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前,曾经被两个乞丐搭救过。乞丐把剩饭馊菜煮了一锅汤给朱元璋喂下,救了他的命。朱元璋在当上皇帝后,一直很怀念那道汤的味道,觉得是自己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于是举国上下找来乞丐,再给朱皇帝做一次,并邀约文武大臣一起品尝。结果可想而知,吃腻了珍馐美味的朱元璋和权贵大人们,哪里能吃得了馊菜汤呢!这虽然是个黑色幽默的相声小段,从侧面也说明人在不同的状态下,有过不同的经历之后,哪怕吃同样的食物,感受也会大相径庭。食物本身没有变,变的不过是人心罢了,就像纳兰的那句经典诗词: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善变的还是人心。


不管是饥时的美味,还是儿时并不需要太好吃就记忆深刻的味道,乃至熟悉的味道,味道终究不过是一场心理游戏而已。生活是多滋多味的,就像酸甜苦麻辣的味道一样,苦的时候,就慢慢地咀嚼,苦涩之后才有甘甜;累的时候,就默默地坚守,相信前面定有温暖的阳光。既然味道是心理的游戏,人何不秉持一份淡然的心境呢?心境开阔了,凡事种种都会淡然于心。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每个人的视角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其中“味道”如何,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适合自己的味道才是真正地道的美食,适合自己的生存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以上摘自《吃的智慧》——食味半酣意悠长

责编:何婷

一审:何婷

二审:范焱

三审:丁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