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裴媛 何玉娟 资兴市融媒体中心·网站 2024-07-04 09:19:12
“机器人已经自主提升至线路上方准备开始工作。”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运检部科技专责、智能带电作业技术及装备(机器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昊说。6月23日,由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自主研制的双臂协同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在资兴市成功完成了异物清除、引流板紧固等任务,这是国内首次完成带电作业机器人自主上下线高空检修。
在郴州资兴220千伏焦朝线上,这台体重只有50公斤左右的小型机器人正伸出“双臂”,在高度24米的小号导线上荡着“秋千”,6双高清“大眼睛”也会精细辅助地面机手,将眼前出现的障碍物清除干净。
这条位于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之间的重要联络线路,过去要开展带电检修,需要电力工作人员登塔进入电场工作,费力不说,费时一直是电力作业的“痛点”。而现在,通过新研制的带电作业机器人,可以由机器人自主快速提升上线,越过障碍对线上异物进行清除,紧固引流板螺栓,费时费力问题不复存在。“我们平时作业需要8个人以上进行3到4小时作业,但是我们有了带电作业机器人以后,我们作业时长大大减少,只需要1名无人机飞手和1名机器人操作手,作业时长减少50%。”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三班班员龙政宇说。
节省人力并提高运检效率是带电作业机器人的两大突出优势。此外,在高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这款机器人展现出的优势将更为突出,不仅控制无延迟,同时数据实时现场处理,它的续航能力也超过5个小时,完全可以实现全方位、全自主智能检修。“那么我们采用这款双臂协同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它能像坐电梯一样将机器人自主提升到线路上方,同时它的双机械臂和多类型的检修末端,就像人的臂和手一样,能适应多种检修场景达到一机多用,同时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能非常便捷地进行拆装,方便后续的技术升级。”罗昊说。
这款新上线的机器人全名为双臂协同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全身由双臂作业机器人、运输舱、无人机以及地面控制站组成,是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创新团队历时三年,自主研发的成果,拥有19项发明专利,这一技术突破并优化了输电线路机器人平台,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使得机器人带电作业今后成为常态。一直以来,带电作业是电力行业里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类型,此款机器人的上线,将提高带电作业效率,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有效缓解带电作业高峰期的压力。“下一阶段,我们将不断加大对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制与开发,不断提升带电作业机器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不断拓展更多更复杂场景的应用,为新质电力系统的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党支部书记冯浩说。
责编:张劲佳
一审:张劲佳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网站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