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4-07-05 09:18:43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翊玮 视频 朱帅铭
北去的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它横卧在城市的中央,将长沙分为河东、河西。江水之上大桥形状各异,飞架东西;江水之下,条条隧道四通八达,它们是横卧在江底的“大桥”。2024年7月4日至5日,长沙又有一桥一隧建成通车,至此湘江长沙段已有11座大桥,3条隧道。
架桥通隧,14个过江通道通八方
桥梁衔接着湘江两岸,也联结起了这座城市的现代和未来。放眼全省,长沙的过江通道最密集,近年明显加快。除已有的12条过江通道以外,今年长沙在建过江通道4条,通车2条。
(长沙香炉洲大桥。)
湘江下游,长沙城北,湘江跨度最大的独塔斜拉桥——香炉洲大桥建成通车。这颗镶嵌在香炉洲上熠熠生辉的“湘江之钻”,牵动了多少望城人民的心,东西两岸通行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10分钟以内。望城这个唯一横跨湘江两岸的城区,正式迈入“湘江时代”。
香炉洲大桥串联望城经开区、大泽湖、月亮岛、丁字湾等片区,形成湖南湘江新区到湘阴、宁乡的大交通走廊,推动湘江两岸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
(长沙湘雅路隧道。)
被誉为“千里湘江第一隧”的湘雅路隧道,是长沙第一条双向6车道过江隧道,也是湖南迄今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
湘雅路隧道沿线为城市行政、教育、医疗、商业和居住集中区,将进一步串联河西新城和河东主城区,有效改善城区周边环境,进一步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从江面到江底、从单一到立体,过江通道的演变可以说是长沙交通发展的缩影。天堑变通途,连接的不仅是湘江两岸,更是历史与未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徐徐展开,便捷的出行环境将为长沙带来更多的动力与惊喜。
全民参与,长沙首座过江桥一年修建完成
如今要“横渡”湘江,有14种选择。
而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湘江,没有一座称之为桥的过江通道。河西和河东,看着很近,其实很远,花四分钱买张单程票是过河的不二选择。
1971年9月,长沙人寄予厚望的第一座过江通道——湘江一桥,也就是如今的橘子洲大桥开工。80万市民义务参与劳动,一肩一担地修建,甚至大桥的扫尾工作,像擦栏杆和灯柱这种活,都有小学生参与。
“人海战术”见了效,这座“长沙第一桥”仅用1年时间便修建完成,赶在1972年9月30日国庆节前通车。
长沙市民欢天喜地,奔走相告。一桥飞架东西,湘江之上长虹卧波,长沙彻底告别轮渡过河的历史。
直至今日,橘子洲大桥依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双曲拱桥。
一江两岸“桥隧”相连,长沙迈入“湘江时代”
湘江一桥建成后,很快就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80年代初大桥上巳是水泄不通。群众调侃,“长沙交通一大怪,坐车没有走路快”。
长沙造桥工作休息了一段时间后,1991年长沙市第二座沟通湘江两岸的大型桥梁——银盆岭大桥通车。2000年,猴子石大桥直插湘江。
2004年黑石铺大桥建成,标志着长沙国道绕城高速公路(三环线)全面贯通。到2006年,三汊矶大桥建成通车,长沙全长近48公里二环线全线贯通,圆了长沙“六桥三环”的世纪之梦。
后来,营盘路隧道、福元路大桥、湘府路大桥和南湖路隧道陆续拉通后,长沙市区过江通道的平均间距缩至3公里。
桥是路的延伸,如绸带一般,两端深入河东河西地带。2012年,福元路大桥跨江而过,开福区金鹰板块开发进入快车道,曾被长沙人称为“城乡接合部”的北面地块迸发新活力。
2013年,湘府路大桥架通天心省府和河西洋湖国家湿地公园,带动了河西配套建设,洋湖片区这个曾经长沙人看不上的“穷乡僻壤”瞬间灵动起来。
增强湘江长板,补足湘江短板,长沙从“五一路时代”迈入“湘江时代”。
记者手记
一座桥、一段情、一处风景
如今,俯瞰湘江,鳞次栉比建成的过江大桥,已不满足于交通串联的功能,在湘江这个大舞台上,一座座桥形态各异、独树一帜,总想“比个高下”。
年逾五旬的橘子洲大桥,则像一位洞察世事的老者,在滚滚江流上见惯了潮落潮涌,也亲眼见证了长沙桥梁50余年的风雨历程。
银盆岭大桥像两个硕大的竖琴横跨江面,到了夜晚,旁边的渔人码头和她一道,构成了热闹喧哗的夜长沙。福元路大桥“拎着”三个大提篮跨越湘江,极具律动感,到了夜晚宛如一条红色绸带划过江面,美轮美奂。三汊矶大桥是长沙的“看海圣地”,挑一个晴朗的傍晚来这里,就能看到属于长沙的“橘子海”。
猴子石大桥,是全国首座采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大型桥梁;香炉洲大桥,是湘江上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独塔斜拉桥;在建的兴联路大桥,成为长沙目前在建桥面最宽、桥长最长的过江大桥;在建的暮坪湘江特大桥,成为全国公路交通系统的第一座双飞燕式的钢桁架系杆拱桥……这些大桥,不仅让市民出行两岸更为顺畅从容,同时也加快了长沙的发展节奏。
一座座过江通道就像一条条过江游龙,连接“一江两岸”的“大动脉”,不仅打通了关隘,也输送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动能。有了这些“游龙”,河东河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江两岸”终是不分彼此,同频共振。
链接
明年还有2条过江通道建成
目前,长沙还有两座正在建设中的大桥,分别是暮坪湘江特大桥和兴联路大桥,预计明年竣工。届时长沙将有16条过江通道。
兴联路大桥连接长沙的望城区和开福区,它的出现使得湘府路大桥这座双向八车道大桥不再孤单,同为双向八车道的它是湖南省单体最大的市政斜拉桥。建成后将成为益阳、常德、张家界等城市进入省会长沙的重要通道之一。目前,项目预计10月实现全线合龙,2024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连接天心区南部片区与河西大王山片区的暮坪湘江特大桥,将于2024年具备通车条件。它的出现打破了黑石铺大桥往南约15公里沿线没有一座过江通道的现状。
责编:吴岱霞
一审:王翊玮
二审:丁鹏志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