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泉 ,全海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05 13:28:1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梁山泉 全海跃
6月19日以来,我市出现入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短时强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强降雨过程。
19日20时至29日08时,我市平均降水266.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5倍,处于历史排位第七位。过程最大降水出现在慈利县杉木桥站为444.6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也出现在慈利县杉木桥站为252.6毫米(6月28日),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慈利县南山坪站为111.2毫米(6月21日22~23时),为全省今年出现的第二极值,创慈利县小时雨强历史极值。

在这场防汛攻坚战中,全市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积极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把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为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具体体现,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靠前指挥,深入细致做好防汛抗灾救灾各项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市委书记刘革安、市长王洪斌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多次来到基层一线对防汛抗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督查指导,以“凌晨会商”方式精准施策、鼓劲加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尚生龙,副市长闫瑞增实行“AB角”实时调度、指挥、督查、指导防范应对工作。副市长赵云海、闫瑞增分别对地质灾害防御、城市防洪和水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进行专题调度安排部署,逐区域制定防范应对措施。各市级包保责任人闻“汛”而动、闻令而行,迅速下沉包保区县和责任水库督导防汛抗灾工作。


各区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上阵,密集督导调度,严格落实省市两级工作部署,将防汛抗灾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严格执行“AB角”工作制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做到有人指挥、有人组织、有人落实,确保防汛抗灾工作同频共振不出差错。
各级各部门充分履职尽责,突出上下级、部门间高效联动协同,统筹好全领域全时段防汛调度工作,实现防汛工作高效有序。

为应对本轮强降雨过程,市防指于6月21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6月25日20时将防汛应急响应从Ⅳ级升级为Ⅲ级。市防指发布命令细化“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转移避险标准和要求,全力构筑群策群防的严密防线,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
各地迅速吹响“防汛集结号”,消防集结204人18艘船艇,民兵、武警及时前置力量,各乡镇集结一线抗洪抢险队伍1090支23693人,做好应急抢险各项准备。全市常备大型工程抢险机械车辆258台、水上救援船艇65艘、排涝设备24台套、专业抢险队伍1210人,按照工程分布和实际抢险需要,彩条布、麻袋、砂石等抢险物资装车备发,确保第一时间调得出、用得上。
市政府成立由应急、水利、资规、交通、住建、城管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联合督导组,围绕防范应对准备、隐患排查整改、转移避险落实等方面,进行度汛风险隐患驻点拉网式专项排查。强降雨期间,水库、骨干山塘、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易发区、切坡建房户等重点部位的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全市1060处地灾隐患点、264座水库、2077处山洪灾害危险区的防汛责任人全部驻点巡查监测,做到风险隐患早巡查、早发现、早处置。
针对6月21日强降雨导致茅溪水库水位迅速上涨的严峻形势,6月25日市水利局调度鱼潭水库、贺龙水库、红壁岩水库、木龙滩水库、关门岩水库、长潭河水库和城关水库等7座大中型水库预泄迎洪,提前降低水库水位,增加调蓄库容6800万立方。区县水利局提前组织预泄迎洪,有放水设施的小型水库一律提前预泄,按照“一库一策”指导乡镇开展预泄腾库,为错峰度汛打下坚实基础。
气象、水文、水利、资规、应急等部门加强预报预警,严格落实“631”预报预警叫应机制,全面做到预报要研判、预警对象要精准、叫应服务不留死角。期间,发布重要警示信息11期130366人次,预警信号24期46县次60502人次,预警信号靶向4期4县次23乡镇次111954人次,乡镇暴雨临灾警报73期76乡镇次52098人次,乡镇暴雨临灾警报靶向46期47乡镇次148768人次,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71期74乡镇次52290人次。

为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隐患整改全覆盖,确保指令贯彻高效能,市县两级派出27个督导组(市级4个联合督导组)对各地进行防汛工作督导。各县区79名处级包保领导迅速下沉包保责任区督导指导防汛工作,区县两办督查室主动介入,严查值班值守和责任落实情况。自规系统成立20个督导组,水利系统派出技术骨干60余人,农业农村系统派出技术队伍40支141人,下沉一线开展防汛抗灾督查指导。文旅系统对全市涉水A级景区和区县重要的涉水户外旅游项目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演练物资队伍准备及摸排出的66个地质灾害隐患管控措施进行检查。
6月21日19时至7月1日,张家界消防救援支队接报强降雨相关警情6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54人次、消防车辆13辆次、舟艇8艘次,疏散营救遇险被困群众 37人。全市公路因灾中断34处,其中国省干线9处、农村公路25处,交通系统出动工作人员966人次、动用工程车辆639 台次,清理公路塌方、倒伏树木等 716处抢通中断公路。城管系统出动应急抢险人员100余人次、应急车辆50台次,排查整改窨井盖隐患12处、更换窨井盖6座,理倒伏树木12棵,清理低坡坍塌2处,封闭临河公园水淹2处。住建系统出动应急巡查车辆82台次、巡查人员425人次、巡查自建房67536栋,累积巡查住宅小区161个、巡查污水管网48公里。高速系统清理340座涵洞、234座桥梁泄水孔、清理边坡急流槽7220米、清理截水沟及平台沟18534米、清理超高路段排水沟4990米。

为打赢这次防汛救灾狙击战,从市直单位到区县、乡镇,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
6月27日,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文明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志愿服务的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主动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关心关爱志愿服务。
永定区沙堤街道高桥社区黄家台安置小区,党员干部积极带头、群众广泛参与,全方位巡查安全隐患,连夜用18500袋沙袋筑起1.2米高、0.7米宽、450米长双排防洪堤,严防小区发生内涝,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
永定区罗水乡为让转移人员能在安置点呆得惯、住得下,紧急购买45张床、50床被子、20床毯子,在安置点统一安排一日三餐,白天在会议室为村集体经济烤烟生产作准备,晚上安排放电影等娱乐活动。
6月28日上午8时,武陵源杨家界景区管委会巡查人员在龙凤庵公路骑马岭路段发现边坡有滑坡迹象;11时10分,现场管控人员发现有少量石块和泥土从边坡滑落至路面后,采取措施对道路两边进行临时封闭;10分钟后,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倒伏树木冲到路面,并砸断水泥电杆和高压线,交通被阻断;13时30分,滑坡路段完成清理,险情得到控制、公路全线贯通。
6月27日,慈利县江垭镇龙潭湾村组织村两委、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进行避险转移,由于转移人数多,村支书赵吉平报告当地驻慈部队后,立即组织人员和车辆联合村两委对隐患点村民进行转移,镇村干部、部队官兵通力合作,成功转移了13户26人、分散安置6户15人。
6月21日23时,慈利县洞溪乡转移安置17户52人。23时30分集镇附近的洞溪河水位不断上涨,大量山洪挟带泥沙、石块涌向集镇街道,造成15户居民房屋进水。提前转移工作确保了受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
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竹叶坪乡严格按照“四个一律”“五个关键环节”的要求,对汨湖农场居委会、碾子堡村、走马坪村、金龙村、南湖村、流浪坪村遭受严重内涝片区紧急避险转移166人、紧急转移安置145人。
6月26日,桥自弯镇到青龙村岩塔组地灾点开展隐患巡查,巡查发现地灾点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体蓄水饱和,周边道路已发生多起滑坡,致灾风险极高。立即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青龙村转移19户25人,均妥善安置于岩塔组老学校集中安置点。
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全市投入2.2268万劳力开展巡堤查险除险,消耗砂石料1.0867万方、麻袋5.6749万个、彩条布0.682万平方米,第一时间抢通道路塌方,临时处置崩塌、滑坡等灾害91处,各属地政府发动党员干部开展“上路行动”“敲门行动”,及时处置突发险情,转移避险安置受威胁群众10476人。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实现了“不因灾死亡一人”“不溃一库一坝”的目标。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