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推进农业现代化 打造新质生产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07 17:57:11

雷俊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进升级,是当代先进生产力。加快发展以高质量为目的、以创新引领为导向、以科技赋能为内核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要在能力、效率、效益、保障等诸多要素上共同发力,同步推进。

以先进理念助力,筑牢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一是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底线的关系。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面贯彻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推动田长、林长、河长“三长”融合,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耕地抛荒和“非农化”“非粮化”突出问题整治,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以“长牙齿”的硬措施,确保现有耕地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乱占耕地一亩不让。二是正确处理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监测帮扶和稳岗就业,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庭院经济,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和城乡融合,促进农村全面振兴。三是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拆除“空心房”、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工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加强农村大气污染防治,抓好秸秆、农膜、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新推广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模式。加大受污染耕地治理和管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围绕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挖掘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潜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农业建设成绿色产业。

以数字经济助推,增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一是补齐“设施短板”。 以国家逐年加大农业项目建设投入为契机,积极向上跑项争资,重点聚焦农田水利设施、仓储物流保鲜设施、“宜机化”配套设施等薄弱环节,积极推动设施农业、农业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见效,加快补齐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推动资源要素向偏远地区倾斜,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村基础设施数量与质量。二是装上“智慧头脑”。 以农业科技化、网格化、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建设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全程化、现代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智慧农机”“智慧渔政”“智慧养殖”的推广应用步伐,着力打造一批智慧农业园区、智慧农业基地,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数字化方式,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全覆盖,为农民提供公益、便民、电商、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加快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发展“互联网+”农业、教育、医疗、文化等,让各类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便捷、快速地延伸到农村,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令人向往的美丽家园,让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过上数字化生活。

以现代产业助跑,突破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瓶颈。一是跑出新兴产业加速度。 加快培育农业数据产业、生物肥药、新型食品等农业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形成“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优质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向新兴产业、新兴业态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找准品牌培育突破口。 扎实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强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探索推进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支持“乡字号”“土字号”农特产开拓市场,着力打造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补充的农产品品牌体系。特别是要以标准化引领品牌化发展,用标准贯穿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统筹推动产业、技术、品牌、服务深度融合,确保“一个产品一个标准、一个品牌一套标准”,让优质农产品实现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华丽转身。三是做好农旅融合大文章。 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做大做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农村电商等新模式。当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老百姓大众化、常态化的消费需求。要牢固树立“旅游富民”意识,通过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农业观光游、农耕研学游,开发建设一批农业公园、主题农庄、乡村营地、乡间民宿等新业态,积极办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节、油菜花节等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特色节庆活动,让游客沉浸式融入乡村旅游食、住、玩、购、娱的各个环节,在家门口就能邂逅“诗和远方”。

以最强担当助攻,畅通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道。一是强化党建引领。 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着力点,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大力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 二是深化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管理与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网签试点,加强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监管,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市场体系建设,打造土地流转数字化交易平台。 三是优化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事关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大计。进一步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引导懂农业、懂工程、懂信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向乡村流动,鼓励大学入乡创业,吸引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反哺桑梓,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致富带动等方面施展才华。

(作者系衡南县委副书记)

责编:唐曦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