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那片油茶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10 09:41:15

吕明

顺着南来的夫夷河,挥手作别驾船送我们的船老板,还有远处悠然转着的大风车,爬上金称市古老的石码头,只有八岁的我跟着父亲顺着古老的石板和鹅卵石镶嵌的路越走越远,也越爬越高,走进漫山遍野绿绿的油茶树林里,父亲开心地说:小明,我们回到故乡了!

我却不开心了,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遥远又崎岖的山路,累惨了。父亲在路边折了根蕨秆,抽出芯后递给了我,他得意地指着漫山深绿油茶树上的朵朵白花说:“我不是告诉你在家乡吃糖不要钱吗?你拿着这天然的管子去吸花蕊里的蜜吧!”在够得着的高度上,我兴奋地吸了一树又一树,在花蜜中醉了饱了,没有了累意。对家乡终于有了几分喜欢,不要钱的飞花流蜜,不吃才是傻瓜。

跨过古老的石拱桥,走到伴着一道清凌凌溪水的石板路,看到一座座古老的房屋,父亲介绍说:到了石冲了,这就是我们的老家。

大人孩子都笑着闹着围上来了。父亲一直让我逢人就喊“爹(dia)爹奶奶”,一些抱在母亲怀里的小屁孩,也要叫“爹爹奶奶”,而他们叫我“宝宝”或者孙伢子,可把我气坏了。直到我后来听父亲和几个老头解释,我才明白“谁叫我的家发人呢?”。“宝宝”是侄子的意思,最少我都比人家低了一辈,石冲村里数百户人家都是姓吕,说是共一个蔸篼的一家人,外姓的只有三四户姓王、邓、乐的。

后来,我翻开祖父藏在阁楼里发黄的《吕氏族谱》才知道,邵阳县里吕姓族裔多是元末的官员吕茂逊的后裔,他本人逃向福建,另娶老婆延续吕氏香火。他的夫人携4个名字分别有荣、华、富、贵的四个儿子逃到邵阳一带开枝散叶,距今有600多年,后人称他们荣公、华公、富公和贵公,我家是富公的后代。

富公的后代看中了邵阳的青山绿水,而定居于此。四季常绿、泉水汩汩的石冲村是格外引人入胜的,村子为群山环抱,周围有古松林、古杉林、古油茶树林、古椎木林(阔叶林)和茅柴林等五种林相的山连绵不绝。上世纪50年代末古椎科的阔叶树林基本被砍去了,只有龙山还保留些许。在我青少年时代,石冲村还有好几株参天的古枫树分别在水源地的池塘边,一株古老的银杏树在村后的白果山上,如今都没有了。村里的年轻人告诉我,他们要跑几十里路去看别村的古树。

邵阳县遍布高产优质油茶林 邓哲泓供图

其实,石冲村就是古树之乡,漫山遍野都是古油茶树林。村后的杨梅岭、村对面的台湾岭和担盐岭、村北上的猿山崂、井子冲等处的古油茶树林茂密瘆人,这些地方的古油茶树树龄多在300年以上。石冲村靠昆仑山附近有大片的古油茶树林,叫军队凹(又叫军德凹),据老一辈介绍这里的古油茶树有700多年的树龄了, 全部是密不透阳光的古老油茶树。 他们说石冲村的老祖宗在这里安家落户时,这片油茶树都是老树了,老祖宗来后没有更新式砍伐过此地的原始油茶树林。他们说,明朝末年有军队躲在其中屯军,而没有被敌人发现,所以叫军队凹。

可惜油茶树毕竟属于灌木,数百年岁月催促中再高也就是3米左右,曲曲弯弯的盘扭在一起,没有办法像古松和古枫、古银杏等乔木那样孤高伟岸。但是,油茶树的韧性和硬性十足,记得我青少年时到军队凹和台湾岭等处采摘油茶果时,大家讲着笑话,快活地从这株树冠荡到那株树冠采摘,从没有发生过树枝折断事件。

说石冲人嘴巴刁嘛确实是够刁的。

在上个世纪的苦难日子里,石冲人吃着用谷壳做成的糠粑粑救命熬日子时,仍然说菜油涩猪油骚,只有茶油最好呷。

邵阳县金称市镇下辖石冲村,是原来武冈古峰乡的一个有着徽派建筑的富裕村庄,七纵两横的明、清时代建筑的青砖瓦屋为中心,周围衍生出大量的土砖屋和木楼建筑。曾经古风盎然的村民们招待客人时,用长连子油豆腐烹煮手掌大小的腊肉,是主菜的标配,入嘴满口生香出味。这菜里油豆腐必须是茶油煎成的,腊肉必须是烧油茶子壳熏的,干辣椒一放,烹煮成菜必须是油茶树的火烧得。

林下经济一瞥 吕高安摄

石冲人仿佛一生都跟油茶扭结在一起了。头上长虱子了,用油茶麸水洗头,虱子没有了,头发变黑变亮了;田里有害虫和蚂蟥了,用油茶麸水泡,害虫和蚂蟥死了,水稻丰收了;鱼塘用油茶麸粉清底,不光鱼无病好养,鱼肉变得更好吃了。在劳作时,手脚割出血了,刮刨活的油茶树皮上的粉敷上,就可以止血去伤;手脚被烫伤了,茶油一涂,就万事大吉。甚至,连腊肉、熏鸭、猪血丸子等东西用茶油一泡,就可以长期保鲜。

石冲人的感觉没有错,科学家惊艳于油茶及其副产品的神奇,从中探索出茶皂素、茶多酚、茶黄酮等系列特别有益于人类健康美丽的元素,在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开发中,故乡这片古油茶树林将产生难以估量价值和活力。

我真正爱上故乡的油茶树林还是因为好吃和贪玩。

石冲在春天还是寒冷的,油茶树的嫩叶冻成了厚厚的“冻耳”,它们和油茶树上结出的茶泡一样清甜多汁。在山上吃够茶泡和“冻耳”后,我和少年伙伴在山上剁下油茶树的枝条,做成钩去钩油茶树高顶上的茶泡,再用油茶树的枝条扭编成临时用的篮子,采满茶泡给家中没有上山的老人孩子吃。夏天和秋天,石冲的油茶树林继续供给我们美丽的果实,从红彤彤的三月泡、藤半春、救兵粮到金色的黄蜡瓜,大多数在油茶树林里得到充分成长,吃来格外的甜。

油茶树林里我们可以挖到一捧捧拇指大的野薯,烤熟吃饱了,我们就用茶树枝打4个桩,把野薯藤绕在桩上,各自采来牛角草的花柱进行斗牛,用各自的茅镰刀把敲着桩,双方“喂嚯,喂嚯”声相催,让大家快乐得狂叫,忘记了回家会不会挨打。当然,油茶树下的人们叫“铁丝耐”的草地上,大家玩的游戏还有打尺、掯跤子、三三棋、五子棋、打雷公等。

冬天快过年了,我们除了上山劈几株不怎么结茶果的老油茶树,作为越冬的大柴堆在家里或者熏在灶龛上,就少上山了,家家户户忙着打豆腐、蒸酒、熬糖和杀猪宰鸡。青少年就忙着踩高脚、堆雪人、打雪仗,除了偶尔到山里捡雪压断的松枝和油茶树枝外,累了大家就串门打牌下棋讲白眼话(故事),每户家中的三角铁仓架灶上总是煮着东西,仓架边用瓦罐煨着甜酒,灶灰里焙着红薯。这里,老油茶树劈成的大柴和干油茶子壳挑起了大梁,它们一直烧到深更半夜都是亮堂堂的,让人感觉到寒冷的冬天也不那么可怕了。睡觉前,必须有一个人把烧了一半油茶树大柴或者干油茶子壳,用灶灰覆盖好,一是为明天保留火种,二是防止火灾。湘方言里把事情结束叫“焙火”,典出于此。

石冲一年四季都是被绿色环绕的,油茶树、松树、杉树和椎科树都是四季常青的。这有助于土壤的自我养护,常青树的荫翳使得落叶容易集聚和腐烂,土壤变得肥沃,为石冲展开林下经济的经营打下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基础。

上个世纪70到80年代,石冲人用锄头挖翻了不少产果不够理想的老油茶树林和长得不好的杉树林里的土壤,人们称之为“新开土”。新开土里先后种有小米、荞麦、西瓜、红薯、花生、高秆麦和芍药等。暖风吹过,油茶树林的新开土里大朵大朵红白相杂的芍药花汇成花潮,此潮过后,有“红杆打白花”的荞麦花海起,接着是高秆麦穗和小米穗鼓起金黄的浪。

当年,作为半劳动力的我只能和生产队的妇女们一起劳动。最喜欢和她们一起的是在油茶树林的新开土里打荞麦、摘西瓜、挖红薯、扯花生,荞麦杆上好睡觉,西瓜、红薯、花生可吃,而且,比一般的土地里的好吃多了,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故乡今天的发展林下经济,小米、荞麦、西瓜、红薯、花生、高秆麦和芍药等并不过时,若能跟目前人们热衷文旅活动巧妙结合,是可以走出一条新致富之路的。

清华大学高材生杨靖(左一)回乡带领乡亲们发展林下经济 吕高安摄

可以预期的是,石冲的老油茶树林将成为新的旅游网红地。一是它位于金称市镇与黄亭市镇和蔡桥乡搭界点上巍峨的昆仑山脚下,当地人有“近参昆仑,远拜南岳”的说法。二是昆仑山周边有茶铺、向家坝、背塘、农牯塘等水库,形成一派美丽的山水图。更重要的是,结合水库美景和鲜美的鱼虾,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以配合昆仑山周边10公里的大油茶林区的文旅活动的展开。而旁边以泉水多和徽派古民居出名的石冲村是省级保护的古村落,尽管年久失修,如今前去参观的人仍然络绎不绝。三是以昆仑山为中心,北向有武冈的古城的古韵和白云山与雪峰山的奇险风光,城步的南山草原风光,隆回的白马山的少数民族风情,南向邵阳县的天子湖和新宁的阆山的风光,都在40公里半径内,结合魏源、蔡锷、吕振羽等名人的故居,可以形成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旅游圈。石冲村只要种植既能观花又能变现的作物,如黄花、荞麦、油菜和芍药等,以大面积的花景吸引游客,石冲村的林下经济就活了起来。

当然,石冲村是个天然的蘑菇产地,春天的松林里有鲜美的绿豆菌、红豆菌和石灰菌,夏天和秋天油茶林里有茶树菌和大水菌等极品蘑菇,如果再引入云南的牛肝、羊肚等高端蘑菇,石冲村的文旅想不红都难哦!

油茶是地球留给中国人的“国宝”,我们该怎样守护和用活呢?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日寇侵华时,日本的“科学家”在湖南发现了茶麸的妙用,已开始觊觎中国的油茶,那么,留给我们发展的时间有些紧了。

邵阳县,作为湖南的 油茶 重点区域,又如何去把握好 “国宝”?邵阳县拥有近74万多亩的 油茶 林,经营了 30余万亩 油茶 树基地,带动了 10万多户农民通过油茶致富, 邵阳县 成为了著名的 中国油茶之乡 ,日前,定出了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 50亿元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邵阳县委县政府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邵阳县拥有 45.2万亩 老油茶林 占了全县 油茶林 60%左右,怎么盘活它们呢? 我踱步在 石冲村的古 油茶 树林中想:用传统的挖 新开土的办法来发展 林下经济只能少许的进行,这是因为劳动力严重的不够,也没办法进行机械化耕作。伤了 油茶 树,更是得不偿失,不如保持 老油茶林 原貌。在 油茶 产品多元化开发和销售的同时,用 “茶泡节”“采茶果节”等恰到好处的文旅活动,让它们的古老 激发出新的价值。

近年来, 邵阳县拿出专项资金支持 油茶 产业示范园 ,以及 油茶 主题公园、 油茶 特色小镇、 油茶 庄园的建设,派专人去申报 油茶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着手开展保护 油茶 古树老林、 油茶 的古作坊和 油茶 的古道老街等工作。 石冲村漫山遍野的古 油茶 树林不正好赶上趟了吗?

吕明简历:

吕明,50年代末出生于广西北流,1966年随父回湖南邵阳。先后当过农民、大学教师、公务员、新闻工作者。1982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90年代定居广东惠州后,从事新闻工作,4次获国家新闻奖。

是中国大陆研究无名氏(卜乃夫)小说第一人,有系列评论无名氏文字刊发海外,得到著名文学史家夏志清、司马长风好评。

作者有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诗歌、评论等刊发国内报刊杂志。出版有个人作品集《明白》。

责编:周洋

一审:陈仕球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