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有间,才是最恰当的交往方式

千年飞山     2024-07-10 10:28:01

文/千年飞山

我们经常用“亲密无间”一词来形容双方人际关系牢固、稳定,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过于紧密的关系,有时并不利于彼此双方良性、正常关系的发展与维系。

正如毕淑敏说:“亲近的保持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往方式。”

人与人即便关系再好,有些事情也不是你能插手的,也是不适合你帮忙的。

很多时候,就不要去干涉别人的生活了,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管的不管,才是最大的尊重,如此关系才会更加和谐,感情才能历久弥新。

走得太近,太过亲密,不懂得适度疏远,是人际关系的大忌。

生活中,很多人总觉得两个人关系亲近,那么对方的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能够参与的,对方的任何决定都是自己能够干涉的。

可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都有私密的空间。

倘若一味的越界,对方感受到的不是温情,相反的,只会让对方苦不堪言,让彼此渐行渐远。

三毛在《随想》文集中写道:“朋友之间再亲密,分寸不可失,自以为熟,结果反易生隔阂。”

朋友之间相处,就应该只做一些份内的事情,不要认为两个人亲近就可以毫无顾忌。

如果总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最终只会遭人嫌弃,被人疏离。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有个非常要好的闺蜜,平常时间两个人不分你我,亲如姐妹。

后来,闺蜜发现男友在外厮混的证据后,就找女孩诉苦。

看闺蜜伤心,女孩十分气恼,于是就叫了几个人,瞒着闺蜜把闺蜜的男友教训了一顿。

因为这件事,让两个人的感情彻底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在女孩看来,自己是替闺蜜摆脱了渣男,闺蜜应该感激她,但其实闺蜜根本就没想分手。

这种越俎代庖,导致闺蜜和她大吵了一架,之后关系也变得非常冷淡了。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得到一个人,你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个人,你就去无限度地走近他。”

真正长久的关系,不是掏心掏肺、全力以赴,而是保持距离、把握分寸。

这世上,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有亲密、也有摩擦,有美好、也有恩怨。

相处是一门大学问,关系再好的两个人,若是没了分寸和界限,都会成为一场灾难。

人生如尺,必须有度。朋友如此,亲人如此,爱人更是如此。

爱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

同在一个房檐下,彼此相守几十年,要经营得不腻、不厌、不倦,必须要有一定的艺术。

钱钟书曾说过:婚姻是一座围城,墙里的人想出去,墙外的人想进来。

如果不知道分寸,不懂得留白,婚姻就是一座令人窒息的围城。

现实中,有人觉得既然结了婚,就是夫妻一体,应该同进同退、亲密无间,什么事情都要透明,工作、出差、朋友等等,事无巨细了解才可以。

从吃饭穿衣到为人处世,完全同步才算得上是亲密。

然而,夫妻毕竟是两个人,需要“一张纸”的距离,既不能失去温度,也不能超过热度。

因为真正的爱,不是控制或支配,而是理解和尊重。

尊重个性的不同,尊重灵魂的差异,才会有两个不同灵魂之间的吸引,才会有爱情的温馨。

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对夫妻,丈夫很喜欢吃榴莲,但太太却特别嫌弃,她觉得吃榴莲这件事简直不能想象。

奇怪的是,太太每次逛水果店都会买榴莲回来,丈夫就在小区的草坪上吃掉,然后嚼两粒口香糖,防止味道带回家里。

结婚几十年,两人一直相安无事,和谐如初。

爱他,就要包容他,爱她,就要支持她。

因为太太知道丈夫喜欢吃,所以她买;因为丈夫知道妻子不喜欢,所以在外面吃。这样的相处模式,让两人互不打扰,却又自得其乐。

爱人之间的最好距离,大概就是亲密有间、不远不近,这样反而能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爱人之间要保持距离,家人之间更不能越界。

之前,吉林71岁老人给儿媳送菜的视频,引起网民一片称赞叫好。

视频中,老人和儿子儿媳分开住。一天,老人去儿子家送蔬菜水果,知道儿子没在家,出发前便给儿媳发了信息。

但是,儿媳因为哄孩子睡觉,手机调成了静音没听见。儿媳睡醒以后,发现手机上的消息,急忙出来给公公开门。

看到公公静静地坐在门口,已经等了好久,儿媳瞬间感动得泪目。

老人明明清楚儿子家的大门密码,却没有擅自进屋,而是耐心的在门外等待,这是何等的自律,多高的情商!

邦达列夫说过:“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越是亲近的人,越应保持边界。学会尊重界限,不单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他人的负责。

尊重别人的隐私,遵循长辈与晚辈的界限,恪守男女有别的分寸,这种边界感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的修养。

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相处,怎不令人敬佩和羡慕!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明白自己跟他人之间的边界,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空间不被侵犯,也不要去侵犯别人的空间。

活得清醒又通透的人,都会以恰当的距离与人交往,让人有如沐春风的舒适与放松。

当你的边界感越清晰,你就越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幸福。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