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漫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10 17:36:24

文|兰天智

真诚

我的嘴是足够刁的。嘴一张,就品出了汝城的经典味道。一道菜,让我一下子记住了一座城。

还得从刚到汝城那天说起。

那个周末,毛泽东文学院全国报告文学作家高研班的学员来到汝城采风。抵达汝城时,恰逢午餐时间。

大家落座后,一桌菜很快上齐。许是大家都饿了,狼吞虎咽般吃了起来。桌子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众多的菜都变得面目全非了,甚至有的菜见到盘底了,而唯独一盘辣椒仍是原貌。

这是一盘完整的新鲜辣椒。上面是两支身材苗条的红辣椒,宛如两位身着旗袍的迎宾小姐,亭亭玉立,煞是美丽;下面是饱满、圆润的青辣椒,胖乎乎的,像婴儿的手腕。

我误以为是家乡常吃的虎皮辣子,但又不太像。虎皮辣子被高温烧得没有了个性,蔫头耷脑地躺在盘子里。而眼前的这盘辣子身上却没有褶皱,依然保持本真的面貌,仿佛刚刚从辣椒树上采摘下来。

显然,大家对这盘辣椒不屑一顾。也或许,是大家都怕湖南辣椒强烈的个性。我喜欢吃虎皮辣子,就夹了一支青辣椒。咬一口,饱满、鲜美。辣而不火,鲜香无比。让我这个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喝惯了西北风的过客,吃出了新疆烤羊肉的味道。

“辣椒真香!”我情不自禁地一边啧吧着嘴,一边如此赞叹,“这道菜看似简单,实际不简单,辣椒肚里有货呢,真是鲜美!”

经我这样介绍,大家你一支,我一支,很快就光盘了。我边吃边琢磨:从外表看,辣椒似乎是完整无损的,肚里有啥食料,又是怎么装进去的……

我顿时有了兴趣,一定要读懂这件作品。放下筷子,瞅准机会向汝城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英燕求助。

两天后,李英燕发来了鸿福楼大酒店总店厨师长何佳龙的电话和两个牌匾的照片:鸿福楼大酒店《汝城豆豉辣椒》入选2023“郴州一桌饭”百佳菜品、《汝城豆豉酿辣椒》荣获“味道湖南·郴州味道”银牌菜。

李英燕还发来一句话:你厉害啊,把汝城最出名的菜一下品出来了。

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一位执着追求美味的厨师。我联系到何佳龙。他告诉我,这道菜的主原料是辣椒、韭菜、茄子,调料是臭豆豉、小鱼干、蒜头等。他说,这道菜的灵魂就是加入了本地自制的臭豆豉。农村里每家都会做这道菜来招待客人。

如此看来,这是一道家常菜。但千万别小觑这道菜,烹饪不简单,从备料到起锅,要经过烧、炒、酿、焖等多道工序。最主要的是,为辣椒进行一次心脏摘除手术,让她的内心变得丰富和强大——取出辣椒心,酿入之前备好的馅料。

这不愧是一道有灵魂的菜,让我突然之间对她有了一种敬意,她是把心交给了食客啊!同时,也让我深感愧疚,她的内心是那么丰富,那么真诚,那么热情,像极了朴实、务实、忠实的汝城人。难道不是吗?用最出名的菜,款待远方的客人,足见有多真诚。

满满一桌菜,我唯独记住了这道菜,仿佛芸芸众生中,遇见了一位知心朋友。

这道菜,让我记住了汝城。

治愈

烟雨朦胧的夜色中,我们住进了热水镇官溪山庄。一听叫热水镇,我就在心中嘀咕:难道这里的水都是热的?

果不其然,大自然赐予这里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一城三泉”交相辉映,尤其是热水温泉高达98摄氏度,富含氡等30多种健康元素。这份来自地球深部的问候,让多少人惊叹不已,流连忘返。温泉之都名副其实。

雨还在下。放下行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山林中寻找温泉。出了更衣间,就是一个大大的蓝色浴池,在灯光映射下,热气缭绕,如梦如幻。浴池内有很多人,像饺子一样漂在水面。

我们欲寻得一宁静之地,遂一直往山林深处走去。每隔几米,就能看到一个温泉浴池。浴池有大有小,各有名称。

我们来到半山腰,一个叫貂蝉拜月的浴池留住了我们。浴池边有几棵树,宛如肃立的士兵,静静地守护着浴池。树下方形的灯箱,发出昏暗的灯光,把夜幕撕开了一个洞。

“小雨纤纤风细细”。掩映在夜幕密荫青烟里的浴池,热气缭绕,云展云舒,恍如仙境。

来自山东的小泱同学,有打坐的习惯。我和他把身子泡在池内,只露出头来。我们都不说话,生怕破坏了这份难得的宁静。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我们闭上眼睛,沉浸在宁静的世界里。耳边只有叮叮咚咚的流水声和此起彼伏的蛙鸣声。

静静地,静静地,我们听流水的声音,哗啦哗啦,不急不缓,清脆悦耳。这是地球深部传来的天籁。那美妙的音乐仿佛流进了我的心房,让我的内心一下子静谧下来,把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抛之九霄云外。

夜深了,蛙鸣声停了。睁开眼睛,天空黑黑的,像一张黑色的网,笼罩了我们的世界。雨点从“网”中漏下来,滴答,滴答,在我的眼皮底下射出一个个箭头,激荡起一层层涟漪,一圈一圈抚摸着我的身体。

雨,越下越大。眼前的箭头变成了一个个水泡,明晃晃的,从水面上跃起,又悄然消失,就像孩子们游戏中调皮的田鼠,此起彼伏,煞是可爱。又像是我练习打字时,电脑屏幕上不断弹跳出的字母。

这些欢呼雀跃的“字母”,为我的记忆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我想起了初到新疆时的情景。

那是1999年,在小草青青、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如一朵蒲公英,被一股风从甘肃祁连山脚下,吹到了新疆孔雀河畔。初来乍到,人生地疏,我进入了一家棉纺企业。我从最脏最苦最累的打包工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长为兵头将尾的基层管理干部。

有一天上夜班,从凌晨一点忙活到早上十点。下班时,车间教练员检查卫生,她戴着一双洁白的手套,在地面上、机台上一抹,以手套上没有污染为标准。她这是鸡蛋里挑骨头,以卫生扫除不合格为由不让我的兄弟姐妹们按时下班。

教练员的苛刻激怒了又困又累的我,一只小绵羊瞬间变成了一头激怒了的公狮。从未受过半点委屈的教练员,哪能受得了我的狮吼,转身就哭着跑去找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是这家企业老板的亲戚,毫无原则和底线,是非颠倒,甚至,他可以把白色说成黑色,把圆的称之为扁的。

何况,我让他的心肝受到了委屈。不分青红皂白,他就对我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他的每一句话,就像一支支箭一样,戳在了我的心上。

从此以后,他就对我这个既无背景、又无靠山的“盲流”处处“严格要求”,甚至给我最小号的鞋子。

我心如刀绞、恨之入骨。内心的痛苦和煎熬,却也让我自新——下定决心离开这里。从此,我拾起来丢掉多年的书本,边工边读。在新疆师范大学完成了三年的学业后,离开了那个令我伤心、讨厌的地方。从卑微寒碜的打工仔,成为了被称为“无冕之王”的一名记者。也就从那时起,和文学有了不解之缘。

那时,为了提高打字速度,一有空我就练习打字,屏幕上那些弹跳出来的字母,像极了现在水面上跳跃的一个个水泡。我一分钟打120多个字的盲打速度就是在那时练就的。

今夜,西域的风吹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吹过湘江之滨,吹过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一个叫汝城县热水镇的地方,在我的心底荡起层层涟漪。

看着眼前水面上漂来的这些“字母”,心中多少年来都挥之不去的恨意,突然间荡然无存了,并且对车间主任有了一种莫名的感激之情。试想,要不是当年他那样毫无原则、毫无底线地“爱”我,我肯定还固执地坚守在那个小镇,围绕着一根纱线虚度岁月呢,怎么可能会走进毛泽东文学院,怎么可能会来到湘南起义的策源地、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主战场汝城县来追寻毛泽东、朱德等伟人的足迹,怎么可能会在汝城这本巨著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坚信,汝城山林中的温泉,能泡去身体上的污垢,也能治愈人的心灵。

润心

刚刚抵达汝城,天空就下起了雨,细细密密,缠缠绵绵,仿佛以这样的方式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来自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城市库尔勒,这里年降水量不足60毫米,气候非常干燥。雨,对我来说,是一种渴望。

来到汝城,大抵是上天眷顾我这个从沙漠边来的孩子,让我从烟雨蒙蒙中走来,又从滂沱大雨中离开。这是上天恩赐予我的一份心意。

北方的雨,粗狂,彪悍,来时猛烈,去时果断,像一位拳击运动员。而南方的雨,细腻,温柔,“无边丝雨细如愁”,如一位多情的江南女子。尤其是汝城的雨,淅淅,芊芊,多情多彩。

汝城的雨是绿色的。来到被誉为“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美森林”的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雨越下越大,同学们都打开了雨伞,而我把雨伞拿在手里却不愿打开,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崎岖山径,沟壑幽深,景色秀丽。地上湿漉漉的,两边的枫树、红豆杉树以及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花草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露珠,仿佛是刚刚被某一件事情集体感动过。

眼前的景色让我陶醉,我独自停留在一处,倾听植物的呼吸,感受大地的心跳。我努力寻找雨滴的模样,却只听到窸窸窣窣雨落下的声音。我才发现,满眼的翠绿,早已把雨滴染成了绿色,那么翠绿,那么深沉。如同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哪怕是刚刚踏上这片土地。

汝城的雨是红色的。大雨纷飞,也未能阻挡我们追寻红色文化的步伐。在沙洲村,透过雨幕,我们仿佛看到了3名女红军将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贫苦百姓的情景;仿佛看到了朱德乔装为伙夫头濠头脱险的一幕;仿佛感受到了朱德与范石生秘密谈判的紧张氛围;仿佛看到了毛泽东、朱德在昏暗的油灯下联合签署《出路在哪里》文告的情景……

润物细无声。这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这些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正如这场夏雨一样,浸润着我的身体,也温润着我的心灵。

汝城的雨是古色的。在“淅淅西风淡淡烟”的诗意中,我们走进参天古木映衬下的濂溪书院。这棵古树,葳蕤茂盛,见证着800年薪火相传的濂溪书院。青砖黛瓦,雅致木饰,古朴庄重,典雅肃穆的建筑,颇具清净古幽之气。“爱莲守拙,正道直行。”屋檐上流下滴滴答答的雨声,如悠扬的蒙古族长调,唱出了理学鼻祖周敦颐著书立说的历史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太极图说》《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的深厚内涵。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站在周敦颐的脚下,我们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爱莲说》全文。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每个人的心灵之弦必将触动,流淌出清正廉洁、心怀天下的心灵之音,恰似从屋檐落下的轻歌。

“多少祠堂烟雨中”。提起古色,不得不说汝城的祠堂。这可是中国古祠堂之乡,有着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近千座古祠堂。全县217个村基本村村都有古村落,这让我感觉到,在这片大地上,抓起一把泥土都是古色古香的。

汝城于我,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但这场雨,流进了我的心里,温润了我的心灵。汝城的雨,必将跌落人间,润泽中华大地。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