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书法遗迹保护和传承之管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12 21:30:17

文|林立东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上明确指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第五个“着力”就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我国的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魅力和风采。怎样才能做到保护和传承好乡土文化遗产,让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魅力和风采?笔者就如何保护和传承乡土书法遗迹文化,进而推进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紧密结合略谈管见。

一、湖南武冈乡土书法遗迹的现状

武冈,湖南省辖县级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东麓,南岭北缘,资水上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自汉高祖“令天下县邑城”开始,武冈先后封侯立郡、设府置州,已有2200年建城史。1958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一枚“武冈长印”(石质方印,长2.3厘米,宽2.2厘米),该印现存湖南省博物馆。经考古专家考证,此印为西汉文、景时期的物品。由此可见,至少在都梁侯国建立之前20年,武冈就已经立县了,至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古代武冈,辖今武冈市、绥宁县、城步县、新宁县、洞口县及隆回县、邵阳县部分乡镇,为湘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冈宋时为军,元时为路,明时为府(州),明末还有短暂的皇都历史,书院的空前繁荣仅次于长沙。吸引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来到武冈。如唐代韩愈、柳宗元、王昌龄;宋代的王澈、姜桐、文天祥、陈与义;明代的王夫之、傅作霖;清代的许绍宗、邓显鹤、何绍基等等。他们都在武冈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和传承故事。现留有民国《都梁文钞》,清康熙、光绪《武冈州志》,道光《宝庆府志》。特别是留下了大量著名的书法墨迹。如法相岩摩崖石刻,浪石村古楹联、古桥古寺匾牌等。境内拥有保存完好的楹联、摩崖书法、匾牌、镌刻等500余处。其中法相岩的摩崖石刻就有46处,被中国楹联协会授牌的中国楹联第一村浪石古民居存有楹联42副,双牌乡清和村楹联8副。其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和个人记事等诸多方面。

如,法相岩书法摩崖群中有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都梁郡幕旴江吴中所书的隶书《金刚经偈语》摩崖(图1),字径45厘米,其作品隶中带篆、寓拙于巧、方正端严、气势恢宏,熔艺术性与装饰味于一炉,为隶书中的佳妙之品。有南宋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时任武冈军通判郑域所书的法相岩诗摩崖;有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观音洞诗摩崖;还有南宋大臣、文学家楼钥(姜桐之同乡、朋友)所书《碧玉簪》摩崖(图2)。

图1,法相岩摩崖《金刚经偈语》,366cm*188cm

图2,法相岩摩崖《碧王簪》,90cm*46cm

何绍基在浪石古民居所书楹联有很多,最出名的有“放眼相关天下事,入门且喜一家春”(图3),“山林忧乐先天下,衡泌栖迟味道根”等。所有楹联雕刻工艺精湛,作品精美。大部分楹联都配有龙凤或花雕。

图3,浪石古民居楹联,168cm*32cm*2

武冈境内零星院落古楹联众多,如旱西门庆丰巷曾家院子楹联“地近德邻居安仁里,芬流渠水秀挹云山”(图4)。双牌乡清和村楹联“欲畅天怀仁山知水,放开眼界鱼跃有鸢飞”。

图4,旱西门庆丰巷曾家院子楹联,183cm*60cm*2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战争的洗礼,武冈绝大部分古城墙、古塔、古桥、古寺庙等书法遗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如,浪石古民居的部分石刻楹联就在“文革”时期被毁,武冈境内大部分寺庙、祠堂、古塔在“四清”时期被拆除,就连乾隆皇帝御赐给浪石古居民的两块匾额也被烧毁或剧掉一部分,一块是“仁德感应”(被烧毁),一块是“宴会卤池”,现仅留有“会卤池”三个字了。据当地老百姓介绍,“宴会卤池”这块匾额是被住户将它们用作隔墙木板,因匾长而裁之。浪石古民居中幸存的40多副完好楹联,是一些懂文物的好心人,在原有楹联上披上一层石膏粉,再在石膏粉上写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等红色标语字样,这样红卫兵不敢毁其红色标语,才使原有楹联没有被破坏。更为叹息的是,始建于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的武冈花塔,在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日军空袭。该塔高7层,30.5米,斜度6.22度,较意大利比萨斜塔的斜度大2.22度,且建设时间也早100年。

二、乡土书法遗迹保护的重要性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致使乡土书法遗迹的保护和传承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也确实存在着保护难度,因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公民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一是文明传承的需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乡土书法遗迹不仅记录了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轨迹,也涵盖了作者书写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保护好这些书法遗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增人们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同时对文明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乡村书法文化的传承,才能使中华文明能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保持生机和活力。乡土书法遗迹保护好了,农村生活的人文环境也得到了优化,这对提高农村居民的人文素养创造了必要条件。最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对于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艺术价值的体现。 书法的艺术本质就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具体形态化,始终传递着文人墨客的精神哲学理念。一件优秀书法作品可以通过其艺术特征、地域特征、时代特征等要素,充分反映其民族特色和文明现象的发展轨迹。乡土书法遗迹不仅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艺术变迁的重要资源。因此,保护好乡土书法遗迹有助于我们了解和传承其艺术规律性和艺术特性。

三是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乡土书法遗迹是各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书法遗迹越多的地方,就越能反映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越能说明这个地方的古文明程度,更是地方先祖荣光的体现。保护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可以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大力支持。我们要将乡村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打造特色文创产品,发掘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质量和形象。

四是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书法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笔墨韵味和审美意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和审美追求。而乡土书法遗迹可以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或不同家族)之间的艺术交流和整合,保护好这些遗迹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进文化自信感和认同感,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需要。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因此,做好乡土书法遗迹保护工作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更显重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乡村原始风貌和文化底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强乡土书法遗迹保护,在留住街区、留住居民、平衡文化和商业方面狠下功夫,依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保护乡土书法遗迹

乡土书法遗迹所承载的有关民族文化的历史信息更具鲜活性。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和文化渊源的“实证”和“活证”。若失去这些传统院落留下的乡土书法遗迹,将意味着失去了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但是,乡土书法遗迹布局很稀散,涉及面很广,涉及人群很多,同时所涉人群的文化素质和对保护的认知度都不一样,保护起来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保护难度非同一般。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明确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乡土书法遗迹的法律保护力度,制订出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对乡土书法遗迹的保护措施,加强对非法侵权及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重要作品要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对带有古代书法遗迹的古建筑翻新的房屋,文物主管部门要实施严格审批和维修指导制度,各建设方要在保留其文物的前提下进行改造,违者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政府对这些古建筑的维修(翻新)应采取适当的奖补措施;对建设项目给予适当补贴。对乡土书法遗迹保护工作做得好的人和事给予适当奖励。

2. 精心整理归档,做到数字化管理。 旅游文化部门应对所辖地区的乡土书法遗迹进行认真普查,并将普查结果建立专门的书法遗迹文献、资料数据库和数字化档案,将珍贵的乡土书法遗迹和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保护,确保有的放矢地长期传承和保存。不要等到书法遗迹被破坏了,或者群众举报了,这样恢复起来就已经晚了。

3. 加强对书法鉴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旅游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乡土书法遗迹的鉴定和鉴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公众对真伪乡土书法遗迹的识别能力,让古书法遗迹得到应有的保护。不能让不懂书法艺术的工作人员去管理和保护乡土书法遗迹,否则,乡土书法遗迹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会起到一个误导作用。

4. 加大宣传力度,将本地乡土书法遗迹文化列入乡土教材。 旅游文化、教育部门的应将本地乡土书法遗迹文化列入乡土教材之中,让古书法艺术进入中小学课堂,从而增强中小学生对本土人文历史、书法艺术有较大程度的认知,要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让乡土书法遗迹文化代代相传,为我们坚守和弘扬中华文化底蕴、培养文化自信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乡土书法艺术的传承

书法艺术的传承、普及和传播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大课题,特别是如何运用更有效的途径在乡村中运行,值得每一个书法爱好者去思考、探究。

1. 从孩子们抓起,让书法走进课堂。 书法进课堂进校园工作,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城区学校基本上能正常开设书法课,而农村中小学的书法(美术课基本上是形同虚设,大多数学校都能按照教学大纲之要求,排上课表,但实际上都没有按课表上书法课或美术课,一般是将其改为自习课或被其它主课占用了。古代传统经典书法教学范本根本就进不了课堂,更没有乡土书法艺术的立锥之地。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视而不管,认为书法课或美术课在升学考试时不作必考科目,不占升学总分;二是书法(美术)专业教师奇缺,农村学校基本上没有书法或美术专业教师。因此,要提高学校领导对传承书法艺术的认识力度,由学校领导亲自抓艺术教学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书法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三是培养农村专业书法教师迫在眉睫,要逐步培养出一支专业书法教学技能过硬,同时又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尽快开设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课,提高中小学书法艺术水平。建设在中小学升学考试中将书法列入考试内容,可占比5%~10%考分,进而达到书法艺术有效传承之目的。

2. 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书法竞赛、展览活动。 各旅游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各书法协会应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颂我祖国”“爱我家乡”等各类主题书法艺术竞赛、展览活动。对中小学生在各类书法竞赛中,获得奖项的学生可以列入升学考试加分项目,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中小学生对书法学习的积极性。目前,在书法教师紧缺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社会办学的作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上书法网课,通过网上书法教学学习,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书法艺术水平。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孩子们参加寒暑假书法专业培训。通过常态教学加比赛激励,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书法传承活动,有效促进当地中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强力推进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3. 充分发挥挥社会力量,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有志之士积极参与传承活动。 我们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充分发挥挥社会力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有志之士投入到乡土书法艺术传承活动中来,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书法传承的良好局面。可以采取企业冠名,个人出资等办法开展各种形式的传承活动。如各种书法传承赛事,大型乡土书法遗迹保护讲习报告会,出版乡土书法遗迹汇编等等。

4. 发挥乡土书法遗迹的功能价值,将书法艺术和文创产业有机结合。 文创产业系当下社会形态对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创新,文创产业需要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融入乡土书法艺的精华,从而进一步体现乡土书法遗迹的文化内涵、书法艺术文化的价值观念及文化历史传承典故等内容。将乡土书法遗迹与文创产业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挥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功能价值,凸显其艺术精神。从书法遗迹中提炼经典优秀的书法元素、形式、内容,符合当代社会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需求,可以有效促进书法遗迹在历史、艺术、经济、科学、社会领域中的作用,通过文创产业带动经济效益的途径,逐渐发展成为书法艺术产业群,从而提高武冈书法遗迹的影响力,更大程度地体现武冈乡土书法遗迹的功能价值。

五、结语

武冈乡土书法遗迹的保护和传承,要在立足于价值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好乡土书法遗迹,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乡土历史和人脉。以法相岩书法摩崖群、浪石古民居楹联群为例,可将武冈乡土书法遗迹的价值总体分为三类。其一,乡土书法遗迹武冈的历史价值,即通过书法遗迹的内容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展现古人的书法艺术标准和风格,通过古时书法艺术反映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二,通过武冈乡土书法遗迹所体现的功能价值,对武冈古时书法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再提炼出传承书法艺术内涵,总结并发挥其书法教育意义,来满足当代书法爱好者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从而促进武冈书法遗迹的传承。其三,通过对武冈乡土书法遗迹的宣传、保护,加强对武冈青少年自觉接受其书法遗迹的传承,进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并提高武冈整体书法艺术水平。

此文发表于《书法导报》2024年6月12日,第24期。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