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批学校共青团名师工作室创新融合教学 让“大思政课”更接地气

黄欣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14 19:49:53

原载于7月15日《湖南日报》03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欣然 通讯员 赵羚伊

《衡东县溯源》《衡东县地标记录》《衡东非遗文化》,很难想象这些厚重的研究成果,出自一群青少年之手。如何立足乡土进行思政教育,是湖南省学校共青团衡东县第一中学名师工作室一直探索的方向。

近日,该工作室首席名师朱亚旸向记者介绍,衡东一中是一所农村省级示范高中,学校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发挥乡土资源的独特优势,通过研究乡土历史、传承地方文化、开展社会实践等形式,让乡土文化走进思政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是一种具有“大格局”特征的全新思政课堂形态,是对传统思政课的优化、升华和超越,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价值导向。

(湖南省学校共青团雅礼中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小鱼治水”环保公益活动。)

如何用活湖南红色富矿,让“大思政课”更接地气、更具生命力?湖南扎实开展学校共青团名师工作室建设,探索具有共青团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引领一体化工作模式和载体。

2023年12月28日,全省首批学校共青团名师工作室授牌成立。以中学(职)为重点,2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以思政教育为核心,深入探索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之道,成为湖南思政引领的示范标杆。

《商鞅徙木立信论》是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高等中学(长沙市第一中学前身)就读时写的一篇作文,已成为学校宝贵的红色育人资源,在一届又一届学子的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并生根发芽。长沙市一中共青团名师工作室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融入情景剧表演、小组合作、热点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辨析和反思,在思辨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商鞅徙木立信论》作文手稿)

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与北汽株洲分公司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搭建起“行走的课堂”,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在工厂车间、生产一线体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学校共青团名师工作室主导下,学校还邀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行业标杆来校开展讲座,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

在邵阳市第七中学校园内,有一片小农田,种植了玉米、花生、茄子、豆角等农作物和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花卉植物,那是师生们共建的劳动教育基地。邵阳七中共青团名师工作室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学,让学生在案例式、体验式、专题式教学中领悟劳动的内涵和价值,从而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邵阳七中的同学们在乡间参与采茶活动。)

目前,湖南首批学校共青团名师工作室正在深入挖掘每门课程蕴含其中的思政资源,构建贯通校园与社会的思政大课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建设也即将启动。

为进一步彰显共青团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价值和功能,共青团湖南省委还将建立区域性中学(职)共青团工作联盟,吸纳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外的学校加入工作联盟,推动联盟内中学(职)共青团组织之间互联互学、互鉴互促,力争打造“大思政课”的湖南样板。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邓晶琎

三审:蒙志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