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4-07-15 08:54:48
江业成
隐约在湘南青山绿水中的桂阳庙下村,仿佛是一幅灵动的写意水墨画。从北宋祥符年间起笔至今,1000多年来皴润点染,或浓或淡、或青或绿,生命的律动、生活的诗意始终生机盎然。
庙下村现有明清古民居270多栋、居民560余户、2300余人,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祠堂、雕楼、槽门、青砖、黛瓦、老柏树……千年寂寂,古风历历,庙下村仿佛是被时光不经意间遗忘的地方,直到近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后才渐为外人知晓。
老家离庙下村二十余里,二姑20世纪80年代嫁到庙下。每年春节到二姑家拜年是小时候最雀跃的事,青石巷、红春联、菜香味,烟火气浓得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宅成片拆除,平房代之而起。庙下村仍如旧时女子青衣素裙、浅吟低唱。
年少时,我不理解这种执念。年岁渐长,去二姑家愈少,但每次去庙下村,都感慨村庄的安之若素。去年秋天,我陪画家朋友去庙下村写生。走近庙下,村头百年银杏树下,七八个老人话着家常,秋天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老人沧桑的脸上,一片静好。
“忽听得老娘亲来到帐外,杨延昭下位去迎接来。”
湘昆特有的高腔突然华丽登场,刹那间惊艳了时光。画家友人说,村里还有这样的好腔调?
声音从不远处的玺公祠飘来。玺公祠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族人“妥先灵以宗孝”的地方,占地1500平方米,坐南朝北,分五进,第一进为戏台,第二进为天井,第三进为主厅,第四进仍为天井,第五进为内堂。气势恢宏、底蕴深厚,为桂阳四大祠堂之一。
进入祠堂,全木结构、飞檐斗拱的古戏台兀自伫立,戏台上正在上演昆剧《辕门斩子》,几个演员唱念做打,二胡锣鼓齐鸣。台下观众百余人,多是村民,不时叫好。
庙下人从古至今就是戏痴,1952年干脆成立村剧团,现还有农民演员20余名、手抄古戏四十余种。
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一座村庄千年宠辱不惊、一帮村民如此痴迷戏曲、一个农村剧团传承70余年?
走进庙下村街巷中,一种穿越时空的美感与文气扑面而来,明清时期的石雕、木雕、砖雕随处可见;老宅门联依旧,“剑阁钟灵,瑞气冲凌霄汉外;讲经吐秀,文光直射斗牛边”“普天率土,莫不尊亲,任万事纷纭,何如务本;照幽激明,日维礼乐,愿合群敬爱,张我宗风”……
品读这些雕刻、楹联,惊诧于乡野村落竟有如此高洁情致、人文底蕴、家国情怀。
村里老人自豪地告诉我们,他们先祖雷氏肇基公是宋祥符年间内阁主事,江西泰和县人,因不满内侍专权,辞官回乡,后迁桂阳。忠厚传家,诗书继世。
雷氏后人富贵者少,但崇义行善却成风气。很早以前村里就捐建“积谷会”,帮助穷人度过春荒夏荒。雷氏族人热衷修路筑亭。清朝时期,仅村里一户人家就先后修建了7座凉亭。甚至还把凉亭修到了广东连州。那时当地食盐全靠脚夫从广东挑运,往返一次需八到十天,连州长冲是必经之路,此地十余里荒无人烟,常有土匪出没。为让挑盐脚夫、湘粤商贾免受日晒、抢劫之苦,庙下村人出资在长冲筑凉亭、建茶房、置田产,请当地农民居住耕作,免费为路人供水施茶,此举曾在湘粤边境传为佳话。
庙下村历代都有办蒙馆传统,村民自发筹资成立“义学会”“公学会”。清朝末年,庙下村集资建设新式学校“集成学校”。辛亥革命筹划者之一、“护国军”陆军中将雷洪就是受新式教育启蒙走上革命道路的。雷洪在辛亥起义时任黄兴副元帅府指挥官,民国时曾任南京义勇军司令,曾回乡招兵讨伐袁世凯,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团长,北伐战争中牺牲。
千年来,庙下村文脉不断,但从来不像近现代以来人才辈出,特别是近年来考上大学的学子达四五十人。多少雷氏子孙从庙下这片乡野之地,怀揣心中的家国,走向更远的远方。
离开庙下村,回望高耸的马头墙,乡野的风与我们亲昵地作别。也许这缕乡野的风,千年前也曾亲昵地欢迎雷氏先祖的到来。刹那间,我似乎理解了庙下古村的变与不变。
责编:龙文泱
一审:曾衡林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