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曹露浩:跨学科的辩证想象——《去未来化:一种新的设计哲学》读后与再思

  湖南文联   2024-07-16 17:14:17

跨学科的辩证想象——《去未来化:一种新的设计哲学》读后与再思

文丨曹露浩

《去未来化:一种新的设计哲学》于1999年首次出版,时隔25年再次进行出版。“去未来化”描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轨迹,也表明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批判性思维应该是什么样的。它的第一层含义即字面意思——“不存在的未来”,不光指人类的未来,也包括那些对人类来说尚且未知的、非人类他者的未来。因此,去未来化是我们的时代处境。去未来化的第二层含义乍看非常矛盾,矛盾在于不存在的未来。去未来化描绘着这样一种情境:“对技术的依赖”成为无处不在的驱力,人工制造物强行让任何“不可能成为可能”。

在多变的未来中,设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未来的诸多可能性正在被不断剥夺,而设计亦是导致未来不可持续的帮凶,而另一方面,当我们透过去未来化的视角重新思考,将其当作一种促成行动的模式,设计又能帮助我们对抗世界之未来的否定,那么去未来化将如何改变我们对于设计,对于如何构建未来的理解,在本书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

设计哲学的跨代传播

《去未来化:一种新的设计哲学》专注于日常生活与人造世界以及其他相关的“拓展领域”,然而要实现对上述领域的深刻理解与本质洞察,关键在于全景式呈现设计同社会学研究、文化研究、技术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人类学研究、语言学研究等相关学科之间的互动网络。本书的核心立场是将设计阐述为一种跨越并联结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的思维方式,旨在改变设计以往与思想、理解力、智识等次要的、无关的及弥散的关系或状态。

去未来化必然能够生成一种新的设计哲学。“一种新的设计哲学”旨在理清去未来化对于思考和行动的影响:揭示现实事件对于意识的作用,并阐明什么是需要做的、什么是能够做的。这是一种思考的精进,关乎设计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境,从而真正让现实、矛盾以及去未来化的批判性视角能够走入人们的视野。

本书并非抽象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利用大量设计史料揭示去未来化的前世今生。去未来化动摇了未来单一的必然性,而将重塑未来的挑战赋予设计,并为设计行动提供了全新的实践逻辑。

该书对于设计的探讨,不是纯粹的理论构建,而是跨越时代,跨越国界的来构建设计,阐释哲学。从历史到现代性的重塑,从美国制造到澳大利亚制造史的解构,从欧洲的总体设计到美学、到符号学的窥探,作者试图用一系列跨越时代的案例,用一件件跨越时代的代表性事件,用一个个鲜活的时代性人物,来对看似毫无关联的设计、哲学、未来进行注解。

设计是人类表情达意共通的语言,哲学是对世间万物最好的诠释,而去未来化,便是对当下及未来的期许。《去未来化:一种新的设计哲学》,便是具有很强时代性的产物。

设计哲学的学科融合

该书是横跨哲学和设计学两大学科门类的作品,其中还涉及政治学、符号学、美学等。哲学属于纯粹的文科,通常被认为是向时代的提问,会用虚玄无用的学问来解读时代,而设计学虽属交叉学科,但工科气息极其浓厚,实用性极强,用设计串联时代。因此,二者似乎毫无交集,但恰恰表面上毫无交集的两个学科门类,作者却能将它们进行较好的融合,并让读者能够从简单的词句中,进行复杂的学科理解。

《去未来化:一种新的设计哲学》不仅较好的阐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时隔25年之后的再次出版,也结合了当下的较多热点,一系列新的学科概念,都在该书中进行呈现。设计与哲学的融合,在该书中不仅是理论的融合,而更多的是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思想与时代发展的契合。作者是在用学科,向时代发问,将复杂的学科概念,用无数个平实的话语来进行概念的重新构建,给读者通俗易懂又回味无穷之感,这不仅仅是设计哲学的学科融合,更是书籍和读者的融合。

融合,不是简单的概念交叉,走进读者,靠近读者,读懂读者,才是真正的融合。

设计哲学的未来测绘

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设计学科,一门晦涩高深的哲学哲思,作者却用一种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来向读者进行传播。

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学科和时代接受的挑战及冲击前所未有。时代,可大可小,可远可近,未来已来。作者试图从未来的角度阐述设计哲学,用思考未来化的力量回应时代追问,与社会互动。从选用各种各样的案例来改变传统的理论认知的表达,这便是该书对于当下最好的回应。

技术变革的当下,文字能够治愈焦虑,文字能够与自己和解。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矛盾性,而从哲学的视角,我们便能更好的自洽。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应对未来,面对时代,都应该向后回顾和向前展望。

回顾,意味着对去未来化批判反思、学习教训、掌握主动。向前展望就是从当下出发,因为去未来化激发了人们对现状的一种认知,认知到产生去未来条件。

正如书中作者所言:我们永远无法完整地知晓去未来化的所有故事,因为它真正要做的是重写一切,那么让读者理解重写的方式就显得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它先于任何设计和行动。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