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乡下人”的陈能宽是文艺爱好者

  《文萃报》   2024-07-17 10:16:04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这样一位自称“乡下人”的科学家,他就是陈能宽。

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的乡巴佬的性情。保守,对一切事照例十分认真,这认真处有时就不免成为“傻头傻脑”。然而,就是这位“乡下人”,多年奋战在科研试验第一线,在交叉学科的工程物理研究方面,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长期从事爆轰物理、炸药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1999年,陈能宽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23年,陈能宽出生在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普通的士绅家庭。幼时的他即抱负远大,勤奋好学,彼时城乡来往没有交通工具,陈能宽每个学期进城上学要步行三天,每日走近百里,背着书包和行李,怀里揣着干粮,负重数十斤去上中学。1939年,陈能宽在重庆读书,目睹山河破碎的他,每天在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边走边躲,跑警报到山洞里还借助烛光读书。

1947年春天,陈能宽与妻子裴明丽一同考取了耶鲁大学。他仅用3年时间,便先后拿到了耶鲁大学物理冶金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52年,陈能宽与合作者发表了论文《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这项研究被誉为是金属物理学研究中的创举,得到了国际冶金界同行的广泛认可。

1955年,陈能宽终于冲破了重重阻碍,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携家人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

1962年11月,原子弹起爆元件正式定型。陈能宽带领设计的原子弹起爆元件被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身为科学家的陈能宽学识广博,能诗善赋,是个资深文艺爱好者。与生活中少言、沉稳的一面不同,陈能宽的诗词文气浩荡,豪情万丈,又文辞壮美,激越千里。老一辈的科学家如王淦昌等多雅好诗词,以此抒发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意志和胸襟,也是艰苦环境下提气共勉的精神鼓舞,正可谓是“神剑化成玉帛酒”,他们的吟咏也成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发展的记录。

摘自《文萃报》3364期(据《科技日报》),责编:杨海英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