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在线面试AI助手可“作弊”?

  北京青年报   2024-07-19 08:45:25

在线求职面试能用AI作弊?近日,有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称,其销售的面试AI助手可以帮助在线面试的求职者,实时生成面试官提出问题的答案。商家称这种软件属于面试“作弊”小技巧,宣称使用它进行在线面试“有一种考试对着答案念的感觉”。

北京青年报记者实际使用该软件进行模拟面试后发现,软件会在提问后一两秒内,实时显示问题答案。但有该软件买家表示,使用后感觉AI给出的回答很模板化,还可能听错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导致给出错误答案。一名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此类行为已属于面试作弊,即使求职者以此通过在线面试,也很容易在后续的线下面试等流程中败下阵来。

调查

商家售卖在线面试AI助手称可实时提供问题答案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很多公司会采取网络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招聘面试。然而北青报记者发现,有一些商家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出面试AI助手。商家称这种软件可以于在线面试时,根据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利用人工智能在求职者的电脑屏幕上实时给出详细答案,求职者“照着念就行”。

这样的面试AI助手真的靠谱吗?是否属于作弊?

在社交媒体上,有一家出售面试AI助手的商家发布使用该软件的视频。视频显示,电脑屏幕左半部分是常见的在线面试软件,求职者和招聘者正在用英语聊天。在屏幕右下角,可以看到一个文本框用白色字体不断记录着招聘者提出的问题,屏幕右上角的文本框内用蓝色字体刷新着问题答案。商家在视频中表示,右上角文本框内的内容就是为求职者准备的“AI提词器”。

商家在宣传界面称,软件可以随时转录面试官提出的问题。AI可以根据求职者的个人简历和职位信息,对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提示。AI还可给求职者指出回答要点,方便其理清回答逻辑。

在另一则宣传视频中,商家表示可以将该软件作为面试“作弊”小技巧分享给求职者,并宣称用了该软件去面试,“有一种考试对着答案念的感觉”。

在商家发布的一条宣传视频评论区里,有数百名网友回复称希望购买这款软件。

一家销售另一款在线面试AI助手的商家在宣传页面上表示,其工作原理同样是将面试官的提问语音转换成文字,再由AI实时转换成有逻辑的答案,求职者只需要按照AI提示作答即可。

该商家称,此类软件可以用于多种常见的在线会议App,并且可以切换中文、英语等不同语言。商家还声称已用此类软件帮助超500人通过面试。

体验

使用5小时售价达660元面试官提问后一两秒出答案

在和商家沟通后,北青报记者以求职者身份获得了前述其中一款面试AI助手的试用资格。试用时间仅5分钟,商家称试用版功能和付费版功能完全一致。如果想要在试用时间后继续使用该软件,最少需要支付98元,以获得40分钟的使用时间,如果花费660元则可获得5小时的使用时间,并得到一对一专属客服指导。

北青报记者打开这款面试AI助手后,软件会先要求上传求职者的个人简历,随后又要求求职者提交对于面试岗位和需求的描述。

提交这些信息后,软件会进入正式的界面,软件分为上下两个文本框,另有一个操作界面。北青报记者尝试通过在线视频会议软件进行一次模拟面试,发现面试官问题说完一两秒后,上方的文本框会开始出现软件提供的答案。

模拟面试中,面试官尝试提问“新闻三要素是什么”和“预期薪酬”两个问题。记录面试官问题的文本框内显示,软件将“新闻三要素”听成“新闻三十户”,但上方的面试AI文本框提示答案为:“好的,您说的是‘新闻三要素’吧?”随后给出“新闻三要素”的正确概念。

针对薪酬问题,AI提示文本框显示,其申请的是实习生项目,“最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机会,因此对薪资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我更看重的是在这里可以学到的知识、锻炼的技能和尚未积累的实战经验。希望可以通过实习,全面提高专业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实际

不能完全适配面试环境有时不能准确识别问题

该款面试AI助手的客服人员宣称,该软件接入的是Chatgpt,并搭载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模型,支持中文、英语、法语等7种语言。

一名购买过此类面试AI助手的买家坦言,他发现这类软件并不能完全适配在线面试的环境。在面试时,有时面试官会打断他的回答,或者临时插入新的问题,此时软件会删除旧的内容,刷新新答案,导致其回答问题的逻辑被打乱。“我觉得AI生成的答案比较模板化,而面试官想听到一个有深度的回答,目前感觉软件还做不到。”这位买家表示。

另有买家表示,感觉有时候软件不能准确识别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因此生成的答案也是错误的。

观点

参考AI提示属作弊行为用于真实在线面试或构成侵权

一名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向北青报记者表示,现在其所在的公司确实会在初筛阶段,尝试采用在线面试的方式来考察求职者,“面试的目的之一是考察求职者对工作相关的专业水平,如果求职者在面试中参考了AI的提示,我认为这已经属于一种作弊行为,对于其他诚信的面试者也非常不公平。”

长期从事网络法研究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北青报记者表示,面试时求职者未经告知,擅自将面试者的录音等上传给AI,以此获取AI分析的答案,实际上也侵犯了面试官的隐私权,也有可能构成商业秘密的侵权或泄露。他坦言,这样的软件如果只是用于面试模拟训练,没有问题。但如果用于真实的在线面试,构成侵权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冒蕞

三审:唐婷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