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科普站 | 龙行龘龘 福满潇湘——特展里的“龙”化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19 14:57:07

【编者按】

探索地质科学奥秘,传播自然资源文化,让“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2024年7月19日起,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联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设“博学科普站”专题,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与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彰显地博担当、贡献地博力量。

本期带来的是龙行龘龘 福满潇湘——特展里的“龙”化石 。让我们跟随童老师的讲解跨越时空,一起探讨了解特展中鹦鹉嘴龙化石背后的故事。

童光辉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副研究员

鹦鹉嘴龙是角龙亚目鹦鹉嘴龙科的一属,其生存的年代在大约距今1亿2千万年前到1亿1千万年前的早白垩纪时期。那么根据目前发现的化石记录,从西伯利亚到中南半岛,从新疆到山东沿海,整个东北亚大陆地区都是鹦鹉嘴龙曾经生活的区域。

鹦鹉嘴龙虽然没有霸王龙和三角龙那么高的知名度,但它却是古生物学家研究程度最高的恐龙之一。为什么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鹦鹉嘴龙化石数量多,而且保存非常的完整。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发现的保存完整的鹦鹉嘴龙化石,已经超过了400件,而我们熟悉的霸王龙目前发现的化石还不到40件,而且大多数都是保存不完整的(标本)。

说到这里,给大家插播一个冷门的小知识,鹦鹉嘴龙和霸王龙其实是由同一个人命名的,这个人就是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HENRY OSBORN。他在1922年带领一支考察队在蒙古国荒凉的戈壁滩中发现了两具较为完整的恐龙化石,随后化石被运回美国进行研究。那么,根据化石的头骨上类似鹦鹉的喙状嘴,HENRY OSBORN把这种恐龙命名为鹦鹉嘴龙。

我们可以看到这块化石上面弯曲的、坚硬的嘴,然后在它的口腔的前部其实是没有牙齿的,在口腔的后部有一些简单的一些切齿(颊齿),这些切齿(颊齿)可以用来简单地切割食物。

那鹦鹉嘴龙是怎么消化这些囫囵吞枣吞进去的各种食物呢?在这件鹦鹉嘴龙化石的胃部,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个秘密。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小小的砾石,古生物学家据此推测,鹦鹉嘴龙和现代的鸟类一样,是依靠胃石来研磨食物帮助消化的,这也表明鹦鹉嘴龙是一种典型的食草恐龙。

从这件标本上我们可以看到,鹦鹉嘴龙的前肢较短,而后肢较长,事实上,鹦鹉嘴龙既可以四肢着地行走,也可以仅依靠后肢进行快速奔跑。比如说如果它被捕食者追赶,那它就会后肢着地,像鸵鸟一样快速的奔跑,而且它奔跑的速度也可以媲美鸵鸟,可以达到大约50码的速度。

在化石的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鹦鹉嘴龙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这条尾巴可以帮助它在快速奔跑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另外,在德国申根堡博物馆收藏的另外一块保存精美的鹦鹉嘴龙化石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尾巴后半部分上面长着长长的刚毛,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到的鹦鹉嘴龙复原图都是这个样子的。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