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新时代——读赵焱森先生《诗词四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19 19:24:58

  文丨皮元珍

  青山着意成诗卷,雅志凝情结慧珠。赵焱森先生数年笔耕不辍,风雨兼程。今以《四颂》,即《昆仑颂》《华夏颂》《清风颂》《乡情颂》,给新中国75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该合集是赵老多年心血和才情及智慧的结晶。由衷祝贺!

  赵老是我非常敬重的长辈,他兢兢业业在纪检部门从政多年,两袖清风。退休之后,始终钟情翰墨,孤灯伏案,一支笔,一颗赤子之心。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便是研习诗词和书画。古稀之年仍忙碌在各种诗词,书法交流会上。他曾是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湖南省岳麓诗社社长,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他的诗词气韵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有浓郁的抒情性。且文辞简朴,直抒襟怀,华美辞藻并不常见,但形象鲜明,意境沉雄,颇有曹孟德之遗凤。他以诗言志:

  半伴诗书半作牛,为民耕作别无求。

  但凭苦励勤廉骨,岂悔平生风雨舟。

  韵会朋俦蒙谊助,楚天云梦促兴游。

  何能挤坐百家位,愧向吟坛谢一讴。

  《四颂》承一脉,是赵老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激情吟咏,讴歌祖国,赞颂伟人,彰显人间的真善美。文字充满了诗人的洞察力和生命的厚重。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诗情画意,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艺术审美的无限张力。我不禁感慨:

  巍巍华夏屹昆仑,

  岁已稀年自奋神。

  浩荡清风歌不尽,

  传承后世颂乡亲。

  我想起了当代诗人艾青的诗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赵老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深入肺腑、刻骨铭心的爱国爱民之情。这份情感始终不渝,流淌在诗词的字里行间,带给我们最深刻的记忆。

  首先,饮水思源,深情吟诵。昆仑山,乃龙脉之源,万山之祖,启我华夏。赵老遂将《昆仑颂》列为四书之首,以昆仑阅尽人间春秋,沧海桑田之慨。 见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谛创新中国开天辟地,烽火狼烟,可歌可泣的伟大史迹!而为之奋斗的英雄人物,他们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的卓越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华夏儿女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党的历史丰碑上,历久而弥坚,岁远而愈新。赵老以其为偶像,满怀对革命前辈开基创业的感戴之恩,由衷吟咏。意以象言,情以象抒。如《咏毛泽东》,他深情写道:

  又是新秋菊正黄,名山再造意深长。

  一峰挺秀云天倚,八景争奇松竹昂。

  虎啸风生威震远,龙吟雨沛国呈祥。

  休言滴水无波浪,四海惊涛系此方。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到此处,党和领袖的恩泽如化雨甘泉,遍布神州大地,历历在目,令人感佩。诗人以“一峰挺秀云天倚,八景争奇松竹昂”。感天动地的千古豪情,如金声玉振,见物见人。谓昆仑者,传于神话,问道帝王,今在何方?惟有革命先贤,无论生或死,都能长留青史,他们历经艰难险阻,初心不改,如国之有昆仑。

  “休言滴水无波浪,四海惊涛系此方”,深情慷慨,尽展革命志士舍身民族之宏伟抱负,云天襟怀,后人岂可忘怀!如《国庆七十二周年放歌》:

  百载党辰天日光,又逢国庆颂辉煌。

  太空逐梦开新宇,华夏腾骧达小康。

  疆土永坚长剑倚,人民共富大旗扬。

  英雄壮业多慷慨,十亿丹心向太阳。

  诗人以“太空逐梦开新宇,华夏腾骧达小康”,赞颂和欢庆的情感为作品基调,来表达国人真挚的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伟人的怀念,他尽力避免千篇一律的相似的面孔,而是以其深刻的思想、充沛的激情和独特的视角娓娓道来。如《丁酉十二月北京瞻毛主席遗容》:

  天安冬日暖如春,情荡胸怀瞻伟人。

  四十逝年思涌泪,千秋功德敬如神。

  清风拂动松云劲,赤帜飘扬道路新。

  承志必圆强国梦,坚贞昂首仰星辰。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用诗歌形式记录他对重要政治人物的怀念与歌赞,彰显政治家们的独特气质,乃《四颂》之鲜明特色。

  如《参观板梁古村黄克诚大将起义旧址》、《参观华容何长工故居感怀》等等,无不如此。也蕴含了诗人老骥伏枥、斗志昂扬之自我情怀,所谓我手写吾心也。

  耄耋之年的赵老对李聚奎将军十分敬仰,曾亲自到登记处写上随行膽仰人员的名单,并挥笔题词:“膽仰将军故里,缅怀高风亮节”。临别时还吟诗一首表示深情悼念。

  《瞻仰涟源李聚奎上将故居》:

  石桥流水土墙房,开国英才诞此乡。

  血战井冈追理想,长征草地斗豺狼。

  军功史载红旗谱,政德薪传劲节香。

  革命人生双典范,如同日月闪光芒。

  联想自然,环环相扣,构思精巧。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乃《四颂》的主旋律。

  其次,形象鲜明,呼之欲出。赵老《四颂》,为读者展开了一幅革命英雄人物的宏伟画卷。这些个性化的人物,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支撑作品的亮点。从题材来说,皆为政治性很强的述事言情诗。既要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政治色彩,又要有抒情诗的特点。赵老把对政治观点的理解转化为艺术形式,以真实而强烈的感情,具体而鲜明的形象,生动而深刻的语言,直接地触及时事,表现重大社会问题。是诗与政论的巧妙结合,是诗意与哲理的水乳交融。如《丁酉毛主席生日韶山瞻仰》:

  四面青山拱一峰,伟人铜像并为雄。

  胸中韬略谁能比,足下乾坤自有踪。

  滴水长流源古韵,初心未改著新风。

  韶光照耀三冬暖,满目鹃花映日红。

  韶山纪念馆作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诗人谋篇布局,匠心独运。通过“四面青山”“满目鹃花”等具象,让读者领略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产生一种心灵的涟漪,景阔情浓,形象鲜明。

  在《四颂》中,诗人常常借助于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因此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情景交融的特性。而情景交融是意象内含的核心,“情”与“景”的和谐关系,即在“景”中融情寓志,在“情”的基调中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赵老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往往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使得“景”“情”二者妙合无垠。在意象经营中,他以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抒情、高度的概性、凝练的语言,达到情与景相互交融契合,意境含蓄蕴藉,从而使诗歌呈现出情景交融之美。

  政治性很强的诗作,驾驭不好,就会流于政治口号。赵老将政治内容和思想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清风拂动松云劲,赤帜飘扬道路新”,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来构建意象,达到寓事于情,寓理于象,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这与赵老牢固的信念意识,艺术修养密切相关,才能达到不抽象,不空洞。如《张家界天门山》:

  层峰无可越,天赐一门开。

  灵石齐星斗,清风绕月台。

  奇光分日夜,胜景任徘徊。

  漫步云崖上,心神自壮哉。

  寥寥数笔,就将天门山拔地而起,层峦叠嶂、波浪般的山脉拥抱着大地,充满了壮丽而令人敬畏的磅礴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壬寅五一韶山广场献诗》、《读云梦颂歌感赋》等等,意象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清风颂》更着力彰显党人形象,公仆情怀。“党人报国诚无我,一片丹心映昊天”,用近乎“呐喊”的抒情方式,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再者,音韵和谐,一咏三叹。《荀子•礼论》云:“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汉语的音韵系统非常复杂,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调和韵律,这种音韵之美,在古代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综观《四颂》,几乎全是格律诗词。中华文化灿若星河,而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浩瀚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世界上很难找到一种文体能和中国古代诗词相媲美。诵之抑扬顿挫,咏之婉转悠扬,感知如临其境,品质回味无穷。讲究音韵高低搭配,避免平淡,使“一句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间轻重悉异”。在诗词的写作,特别是格律诗的写作史,平仄押韵和对偶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使诗词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这也是诗歌同其他题材的最大分别。

  赵老有极深的文学艺术修养,集诗词书画于一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先生多年如一如,在诗词园地里辛勤耕耘。2017年被评为“全国诗教模范”,2022年6月入选中国当代诗坛百家文库。赵老的诗句式整齐的外在美和平仄相依、音韵铿锵的内在美能高度完美的和谐统一。如《读云梦颂歌感赋》:

  谁说乡村无好诗,颂歌读罢意神驰。

  鱼龙奋起追宏愿,泥土芳香启妙思。

  怀古高瞻云梦塔,开今小赋竹枝词。

  农家别样风光好,浅唱低吟皆入时。

  起、承、转、合,水到渠成,用最简练的笔墨,朴素简洁的语言,朗朗上口,创造出含蓄而深远的艺术效果。《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古诗词韵律,是基本要素之一,必不可少。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如《参观齐白石故居》:

  四合平房古色装,新楼岂可比堂皇。

  竹摇院落迎风爽,树出墙头带墨香。

  画苑当年神笔舞,街坊此日大旗扬。

  今来圣地酬心愿,熠熠文光照路长。

  作为潇湘齐白石艺术院院长,齐派传人,对先生高山仰止,情有独钟。赵老是性情中人,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成为他诗歌的切入点。

  如《华容三中红色学府学习感怀》:

  风云迭荡路何艰,八十三年一梦牵。

  黄鹤腾飞知向往,红楼屹立自昂然。

  校园代有英才谱,海宇时闻功业弦。

  岭上古松长倚待,且凭清气育人贤。

  这首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而“风云迭荡路何艰,八十三年一梦牵”,那份遥远的思念,魂牵梦绕的感觉,引发读者情感上的深深共鸣。

  而《重访濂溪》,以小见大,声情并茂:

  一座高峰四面依,白云深处隐濂溪。

  莲出污泥争拔节,雨来荒野好扶犁。

  新楼喜度春风苑,古道奔腾骏马蹄。

  时今尤尚清平志,许国休为浊酒迷。

  细细品味,如涓涓细流,自然流淌。 在和谐的旋律之中,一咏三叹,让人回味无穷。

  《乡情颂》,或豪放,或婉约,赤诚之心,令人动容。其开篇即云:

  家乡春望杜鹃红,岁岁深情醉此中。

  不觉浓霜头上染,常怀故友梦间逢。

  蛙儿唤起儿时泪,雁翅寻来旧事踪。

  路转峰回千万里,依然足下有乡风 。

  岁月流转,“依然足下有乡风”,依然“蛙儿唤起儿时泪,雁翅寻来旧事踪”。

  组诗《忆江南·家乡好》:

  家乡好,渠水碧流长。一路龙蛇舒展展,旱魔俯首意惶惶,再不害田庄。

  家乡好,田野菜花黄。桃李芬芳相竞美,村头村尾绕霞光,扑鼻是清香。

  家乡好,风物眼中量。熟识田垅今胜昔,秋收何只稻登场,瓜果满车装。

  一幅幅水墨画,让人沉浸其中,驻足欣赏,凝神思考。语言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故浅语亦自不凡,诗人深怀情感,字里行间, 家乡巨变。在改革发展中种田打土块的新式农民,过着创业追梦的新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新风跃然纸上。

  他在《游子吟》中他感慨道:

  归来游子振精神,放眼湖山处处新。

  桥路畅通千载德,农商发展四时春。

  举旗广阔瞻前景,创业欣荣忆故人。

  不负沱江甘乳哺,老牛热土助耕耘。

  作者大有老骥伏枥、休将白发唱黄鸡之慨! 《乡情颂》就像一扇窗口,牵动着游子的心,留住了乡村文化的根与魂。故乡的记忆,如梦般萦绕在赵老的心头。故土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他深深地思念。其眷恋之情,是游子心中永远的乡愁。

  概言之,赵老《诗歌四颂》,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多样的题材。无论是反映时代风云、家乡巨变,还是缅怀先烈、歌咏时贤,抑或自然山水、怀乡念亲等等,无不成为赵老《四颂》的主要内容。他充分运用诗歌的表现形式,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吟咏,营造出一种优美的诗歌意境,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真挚深沉的情感世界。作品风格古朴而雄浑,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情画意。更难能可贵的是,立艺先立人。赵老无论是诗词,还是书法、绘画创作,都倾入了拳拳之心。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对党、对人民,有着朴实的热爱。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