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直播”破圈融合,传统文化云端焕新活力

  科教新报   2024-07-20 20:36:18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周文惠 刘洁) 乡村大课堂中,青年大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践,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让乡村文旅建设更有看头?湘潭大学学子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7月18日,他们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的古街小巷,以“探寻+采访”相结合的直播形式,带领观众一同体验沈从文先生笔下湘西四大古镇之首的浦市古镇,开启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旅。

近年来,非遗瑰宝逐渐成为很多乡镇的记忆点和旅游形象新名片。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非遗具有重要的美学、历史与文化价值。随着新媒体技术逐步深度融入文旅、文创等领域,非遗与直播二者的破圈融合为传统文化的转化与推广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艺术的云端“第二舞台”,让遗落在民间的文化宝藏被更多人看到,同时也让乡村文旅发展更有看头。

发掘文化资源,让非遗“看得到”

浦市古镇地处湘西边陲,沅水之畔,在这“世外桃源”里,历史的沉淀使得小镇非遗荟萃。有人说,浦市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博物馆,但由于这些民间民俗文化起源于此,多为当地独有,若想在古镇之外一睹瑰宝风采,却并不容易。湘潭大学学子通过前期实地走访,并与浦市古镇景区的“金牌导游”刘书腾深入交谈,发掘了古镇内包括踏虎凿花、苗族挑花、傩面具、鳌山灯、菊花石雕等一系列涵盖了大湘西少数民族和汉族文明特征的文化资源。

在直播活动中,湘大学子向观众重点介绍了位于古镇太平街内,隔墙而设的傩面具与鳌山灯展示坊。据悉,傩面具作为泸溪县古老传统的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已于2009年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鳌山灯作为泸溪民间的一种纸扎彩灯艺术品,也在2018年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刘书腾为湘大学子讲解浦市古镇。周文惠供图

深入理解内涵,让非遗“读得懂”

璞石因雕琢方能成玉,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也需深入了解、口传心授,才能让更多的人“读得懂”。读懂非遗,关键在人。传承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在非遗文化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于当代起跑点上的“持棒人物”。泸溪傩面具文化传承人刘明星通过湘大学子的直播镜头,向观众们清晰地讲述巫傩之风下,傩面具于祭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历史及其所蕴含的祛神逐疫、消灾化难,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特殊意义。同时,面对工艺繁琐的鳌山灯,湘大学子也直接将直播镜头对准了鳌山灯第四代传人杨必熙,通过传承人亲述的方式,更多人在线上同步了解到了鳌山灯独特的制作原理,并在心中勾画出一幅民间百姓共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和谐画面,实时感受非遗文化独特之美。

刘明星向湘大学子介绍傩面具。刘洁供图

创新传播形式,让非遗“走得远”

非遗文化是蕴藏在古宅巷弄间的文化遗珠,要想让非遗文化为更多人所知,还需要不断创新传播形式。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与直播成为了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推手”。除了通过公益直播等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外,非遗文化要想“走得远”,还可以借助更多现代智能技术,实现非遗的活化传承。例如,使用AI技术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录入,从中挖掘非遗的多元价值;通过VR技术重构非遗体验场景,让大家一戴上显示眼镜就能身临其境般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中来;而利用AR技术则能看到非遗文化元素与现实世界的完美融合,这样不仅能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还能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活化的魅力。

“直播+非遗”破圈融合的成功,让大家看到了新媒体助力非遗文化重焕生机的潜力。非遗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未来,期待更多“年轻化”的技术形式运用到非遗文化传承之路上来,让非遗从隐秘走向大众,实现古老文化与年轻群体的双向奔赴。同时,技术赋能下的非遗文化也为乡村文旅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有利于推动乡村文旅同题共答,同力共促。

湘大学子线上线下同步听取杨必熙介绍鳌山灯。周文惠供图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