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丨湖南人的田园情怀里都有一盘苦瓜

林铁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4-07-22 17:55:00

林铁

七月的烈日把一半 长沙人民 都逼到了 河里。长沙 周边 的溪河山谷、森林田野, 比如浏阳大围山、望城黑麋峰、宁乡莲花山等等,挤满了来避暑的城里人 只有到了最热的这个时节,乡村的夕阳、井水里的西瓜,院子里的土菜,对于长沙人的意义才会格外鲜明。

宿鹭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躺在山野间,守着玩水的 闺女 ,我想不到这居然是 在长沙做过安抚使的 辛弃疾笔下的句子。

一人一个田园梦。这 “一人” 感觉 自古都是失意人。陶渊明写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做不好官,种不好地,感觉好像每天只能摆烂,然后一天到晚 去喝酒了。年轻人自然不是太容易懂,要熄灭多少世间的 炙热 向往,才能理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如果只停在生活 的平静 表面,那么这东篱采菊,和文艺青年在 开着空调的 咖啡馆打卡发圈,就没什么两样了 ......

传统的叙述中 ,做得好官,种得好菜,一朝失意,归居田园的人数不胜数。王维种藜黍,杜甫在成都草堂种芹菜,陆游至少写了四首《种菜》。 菜把青青间药苗,豉香盐白自烹调。须臾彻案呼茶碗,盘箸何曾觉寂寥? 不仅会种菜,还会做饭。

长沙人祛暑饭桌上,最多的还是苦瓜。苦瓜健胃又降血糖,中老年夏季良品。可没有少年是爱吃苦瓜的。为了炒得不那么苦,我用的招儿是,切薄一点,用清水加盐浸泡十分钟,还不够,把水烧开,烫个五秒钟。好吧,豆豉炒苦瓜,很长沙的 ......

余光中有一首很有名的《白玉苦瓜》 千睇万睐将你引渡,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 ”,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老先生用苦瓜暗喻苦难的民族和历史传统,千锤百炼,苦尽甘来。那份苦,是忍着的嘶喊,丰沛的胸怀和辽阔的未来

陈奕迅来长沙开演唱会,那就不一样了,他直接唱啰 :“今天先记得听过人说这叫半生瓜,那 意味着 它的美年轻不会洞察吗?到大悟大彻将一切都升华,这一秒坐拥晚霞,我共你觉得苦也不太差。 “这首歌真的就叫《苦瓜》,不够好听。可港台取名就是洋气,把苦瓜叫半生瓜,人过半生才能体会的瓜。穿过千回百转的路,穿过渴望升腾却无比空洞的岁月,穿过左冲右突死去活来的恩仇快意,就会知道,所有的苦,最终都有回甘

长沙市 西二环边上在万科森林公园的对面,有一家土菜店子叫做 “小欢喜”。梧桐树的院落,几间民房改造成小包间,摆了些黑白彩电之类的旧物件。他们家的泡椒是出了名的。 来客 必点的菜就是泡椒炒鸡。然后,苦瓜炒冬瓜也是绝好的,甘润,又消暑。坐在泥巴墙下,听蝉鸣聒噪,仿佛也是一种田园幻境。

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锄烟菜。这是 陶渊明的铁粉 辛弃疾的田园梦。落实到现实里,就是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我觉得 辛弃疾 比陶渊明要有趣多了。为什么呢,辛弃疾笔下有生活 并不是田园,不是符号化的乡土故园,而是生活,才是中国人漫长一生的终极疗愈。你看 辛弃疾笔下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这梦有多沉浸 ;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这是心里的热望不息才能看到美 ;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这都是 滚烫的人 间烟火。 辛弃疾是极懂长沙人的。

今天的长沙为什么能成为网红城市,因为长沙人管你兜里有钱没钱,凡邀朋请客,去的都是土菜馆子 正是那些错落在大街小巷、居民区安置区以及靠近郊边的小院子 小馆子,共同搭建了长沙人的生活 “田园”和情感容器。

能出城到乡村避暑自然好,如果抽不出时间,那就在城区找一家土菜院子。一碗绿豆稀饭、三两卤猪耳、一碟紫苏桃子和一盘苦瓜,就够了。


(作者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博士)

责编:饶谧

一审:何婷

二审:范焱

三审:丁伟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