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制度优势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王焱   新湘评论   2024-07-23 21:00:3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创新的根本是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以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供需对接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新质生产力具有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素配置优等关键特征,需要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学术性人才,包括顶尖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还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现阶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方法,既要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即时作用,又要发挥中小学校人才培养的后备作用,更要发挥用人主体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优化教育体系,在更高水平上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进阶融合,坚持不懈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

以全球为视野,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一要系统研究、有效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海外引才政策,制定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体系,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以良好人才生态引进并留住国内外优秀人才,尤其注重引导海外留学就业的高素质人才回流。二要重点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和搭建平台体系,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创新人才需求发布形式,打造有影响力的人才需求发布平台,分行业、分领域、分批次面向海内外专题推介。促进供需双方对接交流,畅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商协会、中介等联系渠道,举办承办双边多边高水平国际会议、活动,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以信任为基础,建立人才使用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的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也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组织化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破除“官本位”的杠杆型举措,把人才从科研管理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针对关键节点实行“里程碑”式管理,避免对科研活动的多头检查和评估。二要构建“科学家本位”的组织体系,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建立健全责任制,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持续开展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分类为思路,改进人才评价机制。 建设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必须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建立目标导向的分层分类人才评价机制和动态更新调整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明确“破四唯”后怎么“立”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一要分类创新多元评价方式,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加强国际同行评价,着重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等;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着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同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二要分类设置人才评价周期,遵循不同类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等评价考核周期,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以有序为目标,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人才流动是实现人才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对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基础在城市,潜力在农村,要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推进基础上,促进城城人才合理配置、城乡人才双向流动。一要警惕非理性的城市“人才争夺战”。近年来,人才争夺的负面溢出效应逐渐凸显,出现了人才紧缺与浪费并存、人才供给与需求失衡等问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地方引才引智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并对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配置进行有度的宏观调控。二要加大高科技人才向乡村流动的奖励激励力度,探索城乡人才合作、互助、共享机制,建设城乡人才交流平台,为加快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赋能。(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