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中国环境报记者 王琳琳   中国环境报   2024-07-25 17:38:07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一年来,全国各地牢记嘱托,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神州大地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美丽山川呈现勃勃生机。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今年5月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现身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保护区首次记录到彩鹮,也是海口首次。同样到来的,还有80多只被IUCN列为极危物种的黄胸鹀,刷新了该种群在海口的数量纪录。

新物种频频现身,“老朋友”繁衍壮大……近年来,海口物种多样性成绩单不断刷新,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的最好见证。

万物竞自由,神州大地像这样的保护成效还有很多很多,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加快完善政策法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梁八柱”不断完善。

2024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重点任务。同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更新发布,明确了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并围绕四大优先领域部署了27个优先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年来,持续推进保护地体系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成为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发布第一批789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1140处候鸟迁徙通道重要栖息地,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得到有效保护。

一年来,持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举措,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能力。

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编制相关实施方案;推动濒危物种野外种群复壮,全链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构建完备监测体系;全方位推进生态状况评估和保护修复成效评估。

评估显示,中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并不断优化,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优良等级面积占比达到43%以上,首次超过低差等级比例。全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30%以上。

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曾经,祁连山、秦岭曝出的生态破坏问题,给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一度留下了“疮疤”。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年来,破坏生态行为禁而未绝,凸显了生态保护修复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监管。

过去一年,生态环境部门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切实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职责,取得积极成效。

——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为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五年一次全国、每年一批重点区域”。2023年,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完成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并发布结果,全面系统掌握近5年全国以及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生态状况及变化情况。针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动态监测和评估。

——强化监督执法,加大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查处力度。

2024年,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动真碰硬,查实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通报28个典型案例,相关整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连续第七年开展“绿盾”行动,5000多个生态破坏重点问题被发现及查处。

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双月度遥感监测,主动发现人为破坏活动的遥感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加强部门和区域协作,推动区域生态整体性保护。

共抓大保护,关键在“共”字。2023年12月,生态环境部推动建立了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机制,指导陕西等7省市签署合作备忘录,为确保秦岭的生态涵养功能,实现“一库净水永续北送”提供了保障。

守护生态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系列制度举措扎实推进、有力护航,美丽中国的生态根基进一步被夯实。

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又是一年盛夏。千亩檇李正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桃源村,酝酿一场甜蜜的事业。当地借助这颗“穿越千年”的果子,改造提升村庄环境,打造新型业态,发展农文旅融合,探索出了一条“两山”转化的实践路径。

像檇李这样“一个果子美了一方水土,富了一方百姓”的生动故事,印证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一年来,全国各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方面,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使之能持续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示范引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2023年,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出炉,至此,累计推出的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借鉴。

强化示范建设动态管理,确保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质量与成效,修订《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

——创新赋能,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甘肃张掖发展生态旅游、种植养殖多样化经营,实现净收益7450万元;山东日照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产业建设反哺周边群众,带动增收;江西永修深入挖掘湿地候鸟资源禀赋,探索出了一条以“候鸟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各地走绿色路,吃生态饭,在“好风景”里奔向“好前景”。

——完善机制,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

今年6月1日,《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生态保护补偿的法律,自此,青山有“价”,绿水含“金”,生态保护主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强支撑。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责编:肖静

一审:肖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中国环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