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桃花源”的华丽蝶变——古丈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帮扶岩头寨镇磨子村10周年纪实

张棋铭 朱小东 孔辉 李月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26 17:17:06

新湖南客户端 特约记者 张棋铭 通讯员 朱小东 孔辉 李月琦

“磨子磨子,磨出粮食……”磨子村坐落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岩头寨镇的深山沟谷中,村子山多地少,因村口有座形似磨子的山包,先辈们便把美好生活的寄托藏在了村名里。

600亩茶叶从无到有、150户美丽农家提质改造……2014年,古丈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以下简称县人大)驻村帮扶岩头寨镇磨子村,十年的接续奋斗,满园的芬芳硕果。产业多了,村子美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厚实了,产业弱、环境差成了磨子村远去的历史,宜业宜居和美乡村照进现实。

用真心服务换取群众幸福

“生病了,有医疗救助;收入少了,有产业奖补帮扶;就是家里的路坏了,也有人居环境整治帮助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因大病被纳入监测的向升文,在政策支持下减免了大半的治病开销,对县人大驻村帮扶工作赞扬不已。

向升文的例子,只是县人大倾心帮扶磨子村的一个缩影。下田插秧、上门认证……县人大驻村工作队总结工作经验,依据村情实际开展了“一周一联系、一旬一回顾、一月一走访”的“三个一”行动。经过与电信公司合作,县人大驻村工作队通过将线上数字信息处理平台与“片长-组长-邻长”三长制有机结合,建立了多元信息监测收集网络,并联合多方力量开展了送医送药入户、政策服务到家等活动,确保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及时上门入户帮助解决问题,让数据和干部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

“现在村里老百姓有什么需要,大多都可以通过数字信息处理平台进行线上反馈,我们能够得到及时提醒并第一时间上门做好服务。”谈及该村数字信息处理平台,磨子村驻村第一书记许四海感慨道。

务工帮扶、教育资助、困难救助……在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监测下,磨子村老百姓的收益年年增加,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升。

“现在村子环境好了,产业分红也增加了收入,近期我还准备多养些土鸡改善生活咧!”磨子村村民向建华,对未来充满期待。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每到茶叶采摘的时节,磨子村便笼罩在了浓郁茶香中。

县人大驻村工作队拓宽产业发展思路,主动协调村“两委”、县级相关部门,从无到有接续打造了600多亩优质茶叶,丘丘块块的荒山弃地成了葱葱郁郁的优质茶园。

“种茶的成本高,生长周期又长,村里也没有制茶的技术和场地,茶叶发展初期不少人持观望态度。”在村民张宗翠的讲述中,可以知道采茶制茶这一劳作方式到磨子村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

县人大驻村工作队在了解情况后,做好了充分应对举措。为了减少种茶成本,驻村工作队为村民争取到了免费的茶苗;为了提升生产效益,村里又向上争取了70多万元资金,引进具有摊晾、搓揉、炒制、烘香等功能的茶叶加工流水线,建成了占地200多平方米机械化茶叶加工厂;为了提高制茶技艺,更是邀请到了古丈毛尖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老茶王”张远忠做技术指导,各项硬举措下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迈开种茶的步子,磨子村的茶产业风生水起,并且带动了周边农村茶叶快速发展。

600亩茶叶欣欣向荣,直接推动村里150多户村民年收入增加5000多元,加上300多亩油茶、50多亩黄桃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从建筑美延伸到环境美

去往磨子村村部,要经过一处叫两岔溪的团寨,一座10来米长的桥连通着两岸人家。桥头立着一块满是古韵的石碑,隽秀地写着磨子村。

20多个鱼鳞式花坛、150户美丽农家、2000多米仿古风护栏……县人大驻村帮扶磨子村以来,高度重视人居环境工作,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招。

古意盎然的木窗、设计精巧的斗拱、嵌入蓝天的屋檐……经过旧房改造升级和建筑风格维护,磨子村的旧房子焕发新生,新建筑融情应景,一栋栋传统民居成了村里的靓丽名片。

栏中养鸡鸭、院内栽花菜、房前屋后种瓜果,在打造美丽农家的同时,庭院经济也成了磨子村的亮点。从最初的10来户的试点打造,到现在几乎整村推进,磨子村实现了从建筑美到环境美的延伸。

村里的环境基础好了,长期维持下去更是关键。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带头,推进“六净”“八不”行动保持房屋周边卫生;又联动保洁员、河道管理员等力量长期开展志愿服务,做好公共区域卫生清洁工作。干净、整洁、美丽成为磨子村的常态,来到这里,恰如走进藏在大山深处的桃花源。

产业兴盛、环境秀美、农民富裕……如今的磨子村,不仅“磨”出了粮食,还“碾”出了绿水青山,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过得顺心,宛若诗画里的家园成了和美乡村建设的先行示范。

责编:张棋铭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