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青年养老院”,真可以让年轻人“养老”吗?

  潮新闻   2024-07-26 20:43:47

年轻人也能入住“养老院”了?今年以来,河南、云南、重庆、安徽等地出现了多家“青年养老院”。和传统的养老院不同,这些位于山野城郊的“青年养老院”里并没有护理员或是医疗器械,而更像一个短暂逃离社会时钟的“躺平”场所。

“青年养老院”的概念在网上火了起来,争议和疑问也接踵而至:年轻人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青年养老院”能让他们过上“养老”生活吗?作为新概念的“青年养老院”能走多远?

住客们在青年养老村附近爬山。受访者供图

一晚价格只需90元

玩手机反而成了无聊的事

今年端午节前夕,二十多岁的北漂姑娘林玖(化名)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一家叫观野的“青年养老村”,她的第一感受是“这个词还挺新奇有趣的”。从图片上看,“青年养老村”所在的村子四面环山,潺潺的小溪流进村庄,六个主理人戴着草帽在农村建造院子,而住一晚的价格只需要90元,和高度商业化的景区、民宿很不同。

这让从事财务工作,在月初和月底常常会陷入快节奏状态的林玖非常心动和向往。在城市的高楼里奔忙久了,她不想跟着旅行团进行标准化的打卡,更喜欢找一个空旷安静的地方吹吹风。

“观野养老村”在河北野三坡,距离5A级景区野三坡百里峡很近。在这里,林玖早上六七点起床洗漱、看日出,参加这个“养老村”组织的爬山溜达、河边冥想等活动。以往,她在下班后通常会玩手机到凌晨一点甚至三四点,“在这里,更容易在晚上十二点前入睡。”

画石头的活动让林玖感到了久违的“放松”。“养老村”会组织住客捡鹅卵石,然后在石头上画画,“你只需要想到什么画上去就可以,身边的人也在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中。在城市里,好像只有在那种手作店才可以。”

林玖在鹅卵石上绘画。受访者供图

社交氛围与各种放松活动是“青年养老院”吸引顾客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社交媒体上,不少“青年养老院”都设有分享交流会,主理人和客人们分享各自故事。此外,还有爬山、看电影、练八段锦、农村唱K、物品互换等集体活动。

林玖说,入住前,“养老村”管理者还发问卷了解她的性格。于是她被安排了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对接,工作人员会陪林玖说话,并在集体活动时观察和照顾她的情绪。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放空,无论是受客观条件限制还是受主观因素影响。

“住在农村,如果住一两个月,它是非常无聊的,能真正做到躺平、什么都不去想的人是很少的,总归会需要一些活动来打发时间,陶冶情操,娱乐一下。”曾在一家“青年养老院”住过将近一个月的刘妍(化名)说。

今年3月,在江苏工作的刘妍正处在一段心情低落时期,迫切地想要出门走走。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家位于云南的“青年养老院”,房租是每月1680元,“我觉得还蛮好的,相当于脱离现在的生活环境,去感受一个完全陌生的一个城市,认识完全不同的人,不需要束缚,可以不用想那么多,完全地放松身心。”

然而,入住后,她感到了巨大的落差。“第一就是卫生特别差,基本上没有怎么打扫,灰尘到处都是,当时它还在边装修,边开业,也没有保洁,基本上打扫都是他们四个人(主理人)在弄。”在硬件条件之外,刘妍期待的瑜伽、疗愈等活动也落了空。她住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青年养老院”只组织了一次爬山活动,这让她大失所望。

此外,安全也是刘妍担心的问题。3月底入住时,前台并未要求她登记身份证,出示微信预约记录即可入住。“有一次,我骑小电动车在村里闲逛时,还被三个陌生人尾随。”刘妍说,有跟她差不多同时期入住的住客,在住了一两个星期后就提前退宿了。

45岁以上才能入住

有人裸辞后开起“青年养老院”

“青年养老院”的概念走红之前,观野“青年养老村”创始人张陆(化名)已经运营着十套民宿,原本是不愁客源的。但2023年夏天的山洪,使得民宿所在的景区受损严重,游客数量断崖式下降。为了维系营生,张陆和团队开始思考民宿的转型升级,继而策划了丰富的“养老”活动,并在今年6月推出了“青年养老村”。

而东山“青年养老院”主理人大钊(化名)则是逐渐萌生“可不可以住在乡下,让更多的人来休息一下”的想法。研究生毕业后,他在上海从事户外旅游相关的工作,领着六七千块钱的工资,住着月租三千多元、六七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小半年,整个人感觉特别压抑。”

裸辞回到苏州乡下后,大钊花一千三百元左右租了一套房子,花了十万元左右对房子进行翻新改造,并且希望能够将自己曾经在青旅感受到的、陌生人之间一起吃饭聊天的情感维系下去。位于西双版纳的问巢“青年养老院”主理人路雷雷也在社交媒体上写下“养老院是情怀”,“想有一个院子,想跟一群人一起交流。”

晚饭后,大钊和住客们一起在养老院的餐厅聊天。受访者供图

在社交媒体上,大多数“青年养老院”主打的是回归自然、放松休息。在张陆眼里,“青年养老村”是一个供年轻人短暂休息、感受乡村生活的地方,他注重自然、田园的装修风格,每天为住客安排活动表。而大钊更强调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他的青年养老院位于几乎没有公共交通可以直达的东山景区,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

路雷雷想将“青年养老院”建设成一个“共创社区”:“在这边要有事干,不能在这边天天躺。”

住客需要自己动手,骑养老院提供的小电动车出门买菜取快递,或是搭伙做饭。“你要是旅游,我就不建议你来我这住了,你要是想安静地待一段时间思考人生,参加活动,我说可以。”路雷雷说。


年轻人们在问巢青年养老院里聚餐、聊天。受访者供图

张陆发现,“青年养老院”的住客大多是来自北京和河北的80后、90后上班族,还有数字游民,因为“青年养老院”环境好且生活成本较低,他们在这里更方便办公。“有的住客是离职之后想休息一下的,会住一两个月。其他住客基本是周五晚上来、周日离开。”大钊说。

不少“青年养老院”在筛选顾客时会将年龄门槛设置在45岁以下。“因为我们感觉45岁以上的话,并不适合这些人,他也接受不了我们的活动。”张陆说。

而据刘妍观察,她入住的“青年养老院”住客大多为90后,有时候,她还会和陌生的住客结伴出行。

有的“青年养老院”要求顾客有工作经历。“我觉得如果是从来没有工作过,到这里肯定会觉得很无聊的,突然到一个这么静的环境,他们可能会觉得不适应,体验会不好。”大钊表示。

是昙花一现的新概念

还是年轻人普遍的情绪需求

人类学家项飙认为,年轻人出于种种原因逃离身边的小环境是可以理解的,但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虚无感。他提出“最初500米”的设想,即自下而上,从每个人的邻里和周围出发,增加城市生活的生态性。现在在城里,大家习惯了那种方便的、高度包装的、不断“消毒”的生活。“‘生态性’意味着,大家要去理解那些不一样的东西,从丰富和复杂中,看到让你踏实的质地感。”

住客们在“青年养老村”制作面条。受访者供图

这或许也是来到“青年养老院”的年轻人们所寻找的。林玖成了“青年养老村”的回头客,在这里,她看到自己“不会那么紧缩,你的心会变得简单一点,不会想起自己有什么事情没做,不会总是被打断”。

“青年养老村”的住客陈晨则(化名)认为,养老生活需要安静,也需要社交:“人跟人之间是有链接的,不论是现在还是老的时候,我们肯定都要跟别人交流。”

“青年养老院”到底是年轻人普遍社会情绪下的需要,还是新概念的昙花一现?

“‘青年养老院’就是民宿。”刘妍说。她认为“青年养老院”想要做好,第一重要的是服务,“最低标准就是冷热水要有,卫生是要干净的。希望宣传所说的瑜伽疗养、田园种地等等活动,也能真真切切地做起来。”

“青年养老院”成了部分民宿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流量密码”。“观野青年养老村”的主理人之一陈凯(化名)认为,民宿越来越难做了,尤其是单纯的卖床位。“好多人就为了蹭这个‘青年养老院’的流量嘛,他们就把之前的民宿换了一个名称,改了改,也因为这个概念是最近半年才有的,反正每个人玩法也不太一样,我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玩。”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青年养老院”的主理人,路雷雷认为青年养老院是大家暂时的跟风。“不要盲目去加盟,不要盲目去投资,不要盲目去合伙。”他觉得,“青年养老院”要办好,第一是要看客流量,第二是投入与收入是否成正比,“那些遍布全国各地的‘青年养老院’,如果没有旅游的支撑,百分之百会倒闭的。”路雷雷坦言,虽然自己的“青年养老院”在网上火了,但不怎么挣钱,一百个咨询的网友里,真正来住的只有六七个。

大钊暂时没有想扩大“青年养老院”的规模,他从经营“青年养老院”的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和价值感,目前的盈利也基本达到他的预期,“我觉得‘青年养老院’最重要的一定是体验,如果能把体验做好,这个东西就像旅游一样,同样的线路,你能保证好体验,一定是可以长久的。”

责编:周秋红

一审:姚帅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潮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