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 2024-07-29 14:30:39
夏日时分,水光潋滟的河涌上鸢飞鱼跃,四季常绿的树林里虫鸣蛙叫,色彩缤纷的花海里蝶舞翩翩……一幅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
在广东省广州市中轴线上,海珠湿地宛如一颗“绿心”镶嵌城中央。它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占海珠全区面积12%,是世界超大城市中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也是广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位于湿地原址的海珠万亩果园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侵蚀。果园面积从鼎盛时期的4万亩迅速萎缩至1.6万亩,岌岌可危。在权衡超过万亿土地商业开发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之后,广州市海珠区委、区政府选择了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在城市快速扩张中保留了这块弥足珍贵的生态空间。
破局第一步:保护为先,只征不转,都市果林涅槃重生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广州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原为城市“南肺”的万亩果园土地商业开发价值迅速飙升,其周围逐渐被城市居住区和工厂包围和蚕食。2010年之后,随着城区土地日益紧缺,很多人的目光开始盯向广州新中轴上的万亩果园。
一边是万亿级的土地商业开发价值,一边是城市重要的绿色屏障,如何抉择?海珠湿地的蝶变将回答一切。
海珠区经过提前谋划、积极争取,在国土资源部的支持下,将湿地内的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作为永久性生态用地由政府统一保护、统一管理,不占用城建用地规模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这是全国首例“只征不转”生态实施项目,使得湿地保护和城市发展得以共荣共生。
广泛存在于海珠湿地的畦面与深沟,曾孕育出“高畦深沟传统农业”,和基塘农业并称珠三角传统农耕文化的“两颗明珠”。为疏导城市“保肺”和农民“保胃”的难题,去年来,海珠区启动了1号地开始高畦深沟农业系统的整体活化探索。通过政府监督管理—企业投资经营—专家业务指导—社会力量参与四位一体模式,统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
特色都市农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海珠区还在征地后,根据区位条件及对湿地生态的影响程度,投入5.5亿元,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对12条城中村进行改造,并为被征地村民提供就业指导培训,优先聘请被征地村民到海珠湿地从事果树保育、维护管理等工作。
“环境好了,我们的出租屋和民宿很受青睐。”在海珠湿地养护果树的莫叔说,海珠湿地不仅改善了环境,也增加了村社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破局第二步:法治为基,部门协同,织密湿地保护体系
海珠湿地地处城央,这是地理优势,也是保护的压力。
“湿地范围内存在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人口密度大,周边城中村还存在部分正在转型升级的业态。”湿地公园的一名工作人员提到,海珠湿地区域内有海珠湖和湿地内外共39条河涌相连通,面临大量风险源,为生态保护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只有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约束,为海珠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可靠保障。
早在2013年初,海珠区法院成立了全省首家生态建设保护法庭——海珠区生态城人民法庭,有力打击涉及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生态资源的刑事犯罪。2024年,经省委编办批复同意,海珠区法院生态城法庭更名为海珠湿地人民法庭(环境资源法庭),创新性推出生态环境法律风险提示、动植物纠纷诉调对接、湿地保护前置司法服务等多项机制。
2018年,广州市出台《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首创全国专章保护形式,列出10条条款对海珠湿地实施永久保护,同时还划定生态控制线,避免再被城市建设“蚕食”。这也意味着广州放弃了超万亿的开发效益,转而成就了全球最大的城央湿地,并专门立法保护。
2023年,海珠区检察院在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成立全省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与海珠湿地建立“双员互聘”机制,聘请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业务骨干兼任检察官特别助理的同时,安排检察官兼任海珠湿地生态监督员。兼任海珠湿地生态监督员的海珠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董小俐介绍说,“我们定期在海珠湿地周边巡查,发现污染行为会通过向行政机关磋商以及发出检察建议等方式,尽快制止生态破坏,维护公共利益。”
广州还首创执法联盟,协同保护海珠湿地。海珠区湿地办、法院、公安、水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规资、城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湿地保护联盟联合执法。
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海珠湿地湿地率从54.8%提升至79.4%,获得联合国人居署、国际湿地公约等国际组织高度评价,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的国家湿地公园。
破局第三步:修复为要,推陈出新,广州绿心焕发新生
海珠湿地水网交织,绿树婆娑,百果飘香,鸢飞鱼跃,积淀了千年果基农业文化精髓,融汇了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美景,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
在边界及内部道路区域搭建雨水花园、生物沟等水敏性小微湿地;利用果树枯枝、朽木等搭建生态塔、“昆虫旅馆”,在深水区设置“浮排”、草滩鸟岛等不同动物居住空间……在建设过程中,海珠湿地秉承“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以及“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的理念,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湿地修复与保护措施,使得繁华的特大一线城市中央,生物多样性取得显著提升。
海珠湿地位于珠江潮汐河网地区,是典型的感潮河网。为修复湿地环境,海珠区启动建设了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海珠湖,与石榴岗河、大围涌、大塘涌、上冲涌、杨湾涌、西碌涌相交汇,贯通海珠东南部39条河涌,利用珠江自然潮汐动力恢复潮间带水文过程——涨潮引水,为果林提供新鲜水源,改善湿地水环境;落潮排水,丰沛的活水经湿地净化后回流珠江。
海珠区还在全流域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投资4.88亿元开展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并对海珠湿地实施水生态治理,通过硬件+生态修复提升方式,湿地内的水质净化至Ⅲ类,部分指标达到II类和Ⅰ类标准。
这些举措推动物种多样性指数逐年上升,植物从294种增加到835种,鸟类从72种增加到198种,昆虫从42种提升至832种,2021、2022年先后发现全球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海珠湿地科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范存祥说:“这说明新物种的足迹已经扩大了。就像我们看到一只萤火虫,它背后一定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类。”
破局第四步:转化为径,绿里淘金,释放生态价值红利
海珠湿地坚守了“绿水青山”,也引来了“金山银山”。
在党的百年华诞,海珠湿地作为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载入“7月1日,镜头里的中国”这部百年的国家画册。2019年获全国首批“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全国仅3个)。湿地形象片于2017年、2020年两次在纽约时报广场播放,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海珠湿地充分挖掘岭南传统地域文化,在景观塑造上,将岭南式牌坊和历史悠久的镬耳屋作为标志性建筑。保留大片荔枝、龙眼、杨桃、黄皮等果林作为基底,赋予了湿地强烈的地域特征,积极开展龙船景、花墟节、粤剧和广绣等岭南民俗文化活动。以有形的景观展现无形的历史文化内涵,海珠湿地已成为岭南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
依托这些资源,海珠湿地探索创新“湿地+文旅”品牌,以“一季一特色,全年皆精彩”为目标,串联迎春花市、元宵晚会等四季主题活动,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湿地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每年接待游客过千万人次,拉动园区内消费达数百万元。达成“良好生态环境—吸引人流—带动消费—扩宽资金渠道—反哺生态保护建设”的良性循环。“乘着地铁去观鸟,这是广州特有的福利。”游客朱小姐说。
“咔嚓!”年轻的女孩站在亮黄色的楼梯上露出甜美的笑容,背后是一整面涂鸦墙,“这里场景现代,适合拍照,旁边就是海珠湖,一会儿再去那里转转。”这个新晋“打卡点”是唯品同创汇园区。“来这儿的多是时尚型创业公司,园区与海珠湖无缝衔接,美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决定落户的重要原因。”园区运营负责人笑着说。“来看过海珠湿地之后,企业落户广州的信心更强了。”广州仲量联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高级董事马炜图表示,海珠湿地是他带领投资者游览广州的首选地。
海珠湿地优质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形成环海珠湿地高质量发展带,形成吸引高端企业和人才落户的“虹吸效应”。吸引了30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载体,4个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30家省级大数据骨干企业,13家省级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在周边汇聚。以腾讯、阿里巴巴等领军企业为核心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吸引总投资额达867亿元。2024年海珠湿地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依托28.9平方公里外围圈层,打造环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圈,力争最大限度落实生态价值外溢和转化。
俯瞰海珠湿地,犹如一幅生命图景镌刻在繁华都市间,呈现了通江达海、水清鱼跃、鸟语花香的美好湿地景象。广州新中轴在湿地穿越而过,琶洲国际会展与湿地内千年商埠黄埔古港交相辉映,新地标小蛮腰在湖面倒影摇曳,CBD霓虹在林间闪烁光华。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责编:肖静
一审:肖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中国环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