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书中的裕湘纱厂

陈先枢 梁小进     2024-07-29 17:29:56

民国初年湖南第一纱厂大门

湖南第一纱厂

撰稿/陈先枢 梁小进

湖南第一纱厂,曾名裕湘纱厂,民间亦称裕湘纱厂,是湖南最具有代表性的近代企业。辛亥革命以后,长沙有志之士掀起了振兴实业的热潮。1912年,老同盟会员、湖南都督府参议,经都督谭延闿批准,向省财政司借款60万银元,在长沙河西银盆岭购地257亩,设置纺纱机4万錠,创建了一座的纺纱厂,名为经华纱厂。这是湖南第一纱厂最早的前身。1913年,汤芗铭督湘,将纱厂收归省办,更名为湖南第一纱厂。此后,政局动荡,纱厂屡建屡停,1919年 张敬尧盘踞湖南时曾企图出卖给日商,因遭到省会各界人士强烈反对,未能得逞。1920年6月,张敬尧被驱逐出湘,谭延闿三度主政,遂命原财政厅长袁家普主持厂务,恢复筹办,次年初具规模,开工生产。照片所展现的湖南第一纱厂大门,就是民国初年所建。可见,该大门为方形立体,四面均有罗马式立柱,显得十分厚重。门前有石级阶梯,直达河下。而这时的纱厂全景照片,则表明民国初年的纱厂已经颇具规模,烟囱高耸,厂房林立,河边停泊着趸船,河岸修筑了马路。

民初第一纱厂全景

纱厂开工以后,最初几年,生产平稳发展。但由于日、美等国大肆倾销纺织品,又因战祸连年,使纱厂生计艰难,并于1927年一度停产。次年9月,湖南省建设厅拨款20万元,并委派彭斟雉任厂长。彭经营有方,又逢棉贱纱贵,久蹶不振的纱厂扭亏为盈,仅一年又八个月的时间,就获纯利80万元。这时的纱厂,还增加了织布的生产项目,全厂开工充足,机声隆隆,形势蒸蒸日上。这里所收入的六张照片,就是20世纪20年代纱厂的摇纱车间、织布车间、织布整经间和纱厂的机修部。从这些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车间里机器排列整齐,有条不紊,穿着工作服的工人们都在忙碌着,表现出一个近代化大工厂的气象。

20世纪20年代湖南第一纱厂摇纱车间

20世纪20年代湖南第一纱厂织布车间

20世纪的30年代,是湖南第一纱厂的扩展和繁盛时期。1930年初,湖南省政府为保证棉花供给,并改良本省棉植业,成立了湖南棉业试验场;又投资153万多元,开办湖南第一家机器织布厂,由何元文任厂长,于1932年投产。于是,湖南第一纱厂又更名为湖南第一纺织厂。其时,全厂员工增至3000多人,年产纱2.5万件,织布2000余匹,次年即盈利20万元。此处的4帧照片,就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面貌:整齐的厂房、屹立的水塔和水池;纺织厂的前门,修建了凉亭,花木环绕,颇有花园的感觉;男工的宿舍,一连六栋,一字排开,因此可知其时工人之众多;工厂还建起了湖南第一纱厂工余补习学校和工人阅览室。

湖南第一纱厂机修部大门

20世纪30年代湖南第一纱厂前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次年9月,日军侵犯华中,湖南形势顿为紧张。湖南第一纺织厂奉命将1万纱錠、248台织布机及550千瓦发电机组迁往黔阳县安江镇,成为今安江纺织厂的前身。湖南第一纺织厂又与其他部门联合,在衡阳建立湖南第三纺织厂。1944年衡阳沦陷后,湖南第三纺织厂曾迁往重庆。

安江纱厂防日碉堡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湖南第三纺织厂在长沙银盆岭湖南第一纺织厂原址重建,更名裕湘纱厂,恢复生产与规模,仍然成为省城长沙的一家大型企业,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改名为长沙纺织厂。80年代恢复裕湘之名。90年代以后,工厂破产重组,改名银太纺织有限公司,迁往宁乡县金洲工业园。原厂址成为商业开发区,但民国以来保存的工厂大门和两旁的办公楼,以及一列整齐的旧式车间,以其历史的价值得到保存,作为长沙近代工业的标本展示给今天与未来的人们。但照片中的这一列车间却于2012年被拆除,只能在本书作一展示了。

1949年裕湘纺织厂鸟瞰图

摘自《老照片中的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珍贵的工业遗产

撰稿/陈先枢  摄影/罗斯旦

留住历史

1997年,“长沙裕湘纺织总厂”宣布破产。1998年通过资产重组,成立“长沙银太纺织有限公司”。21世纪初搬迁至宁乡金洲工业园。

在决定银太公司整体搬迁的同时,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工厂大门和两旁的办公楼是留还是拆,成了引人关注的问题。在裕湘老员工、长沙市民和专家的强烈要求下,在市文物局、市建委和市规划局的极力主张下,这一工业遗产以其厚重的历史的价值被保存了下来,作为长沙近代民族工业的标本展示给今天与未来的人们。

2002年,裕湘纱厂老大门被公布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2003年4月,潇湘路北段改扩工程动工,规划路幅正好从这一保护建筑穿过,裕湘纱厂老大门有不保之虞。长沙市建委总工程师汤伟力排众议,力促修改了规划,让潇湘路弯路从裕湘纱厂老大门西侧通过,保住了这一珍贵的工业遗产。2005年,裕湘纱厂老大门和两旁的办公楼以“湖南第一纱厂早期建筑群”的名义,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进而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规定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东至湘江西岸,南、西、北三向各至5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0米处”。

为保护裕湘纱厂老建筑,潇湘路弯路而过

2010年9月长沙市规划局修编的《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纲要)》又将这一地段规划为“湖南第一纱厂历史地段”。规划(纲要)文本写道:“裕湘纱厂历史地段核心区北至银盆岭路,东达湘江,南至桐梓坡路,西临长纺路,面积10.94公顷。规划范围内有文物保护单位1个。规划重点保护历史地段范围内集中反映长沙近代工业文明的遗址风貌,通过保护保留代表性的建筑,赋予新的功能,形成滨江活力社区。核心区范围内建筑高度以低、多层为主,严格控制建筑高度。”

“湖南第一纱厂历史地段”可见纱厂老厂房

裕湘纱厂老大门和两旁的办公楼,不仅因见证了长沙近代长沙民族工业起步和发展的艰难历程而备受世人关注,而且建筑群本身以其优秀的建筑造型、工艺水平和实用功能,展现了长沙工业遗产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大门始建于l919年,大门规模与结构,当时与武汉国棉六厂、石家庄纺织厂的大门相仿,号称全国“三大门”。大门为砖混合结构,高13.5米,建筑面积41平方米,系方平顶门楼(原穹顶于抗日战争时被毁),宽3米,进深4米,砖墙、混凝土平顶屋面,离门房4米处建有门卫室左右相连,组成弧形平面布局。门楼由4根钢筋混凝土圆柱支撑,柱下端2米作假石方座,内堆锯齿形花纹,中为半圆内膛,分饰古黄和蓝色油漆。楼檐外伸,构造庄重,别具一格。门框上部一颗硕大的五角星浮雕更显门楼庄重。市建委对其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不应改变、破坏建筑外观造型及细部作法,包括柱头、柱础、线脚、券门洞等。不得对建筑外部内外进行粉刷或贴面。大门西侧麻石轨道路应受到保护。”

大门两旁的办公楼亦建于1919年,为中西合璧式砖混建筑,建筑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四周均有外廊,一色的木地板。主楼两层,另设宽敞高大的架空层,兼具防潮和防汛双层功能。通透式走廊外开拱形大窗,正面和两端门厅突出于楼前。其中北栋坡屋顶前方一字排开9个东西对流的天窗,与主屋顶垂直交接,造型十分独特,堪称长沙20世纪初公共建筑的杰出代表作,它历经战火而留存至今,弥足珍贵。

引入新功能

如今,裕湘纱厂老大门和两旁的办公楼由长沙城建投资公司进行管理,均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加固和维修,重现裕湘纱厂昔日雄浑的风采。大门东侧河岸坚固的防洪大堤修建为大型休闲公园,进行了园林绿化,设置了石桌、石凳、游道,布置了风车、伞亭、门架、音响、灯光等建筑小品,与裕湘纱厂老大门和老建筑交相辉映,成为长沙河西湘江风光带上最美的景点。每天清晨来这里晨练的市民成群结队,黄昏来这里散步和摄影的游客络绎不绝,夜晚来这里谈情说爱的情侣成双成对,各得其所。

2013年为拍电视剧“长沙保卫战”而在裕湘纱厂大门前临时搭建的“湘江码头”

两栋办公楼已诚向海内外招商,将成为古城长沙最怀旧又最新潮,最传统又最现代的休闲场所;或将成为古城长沙最具湖湘文化特色的创意园地和艺术工厂。

摘自《裕湘纱厂的前世今生》,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