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区微信公众号 2024-07-30 14:01:24
如果一座城,上有战略加持,中有城市资源富集,下有行业龙头抢滩,那这座城的未来想象,将没有“天花板”。
湘江科学城,就是一座这样的“城”
2021年10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启动湘江科学城规划建设;
2022年11月,省自然资源厅举行湘江科学城规划工作新闻通气会,揭开了它的面纱;
2023年12月22日,湘江科学城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227.9亿元;
2024年2月19日,中南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等“一中心两基地”揭牌,落户湘江科学城;
2024年4月21日,湘江科学城推介暨“校友回湘”专场活动在深圳召开……
那么,占据区位之利、坐拥山水之优、集聚人才之势的湘江科学城,如今“长”成什么样了?
热辣滚烫,26个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这座以湘江为名之城,沿湘江南北展开,跨越长沙、湘潭两市,环绕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北靠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南融湘潭九华经开区,规划范围153.65平方公里。
诞生之初,它就被赋予重大使命——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爆区”,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核心示范区,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下的一盘以科技创新为主动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棋。
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把湘江科学城(长沙片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日前,记者驾车经过潇湘南路附近的湘江科学中心“三大建”现场,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现场挖掘机“长臂”挥舞,工程车来回穿梭,场面蔚为壮观。
▲项目建设现场图
“这里已完成清表清淤、详勘,正在进行驻地建设及土方施工。”湘江科学城开发建设指挥部规建部成员郭桉扬介绍,每天有百余台施工设备在作业,高峰时期施工人员逾3000人。作为湘江科学城的核心区,湘江科学中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25亩,总投资约为59亿元,共有五大分区,自建设起就汇聚了万千目光。
其中“三大建”为科技服务中心(提供人才、企业、政务服务及商业配套服务的场所)、交易展示中心(中部乃至全国闻名的科技成果交易、科技成果展示科学新地标)、科学交流中心(面向国际的科技论坛、交流和会务的活动场所)。
五大分区中另外“二大建”为湘江创新港和湘江院士港,目前处于土方场平阶段,预计2026年竣工,将吸引大量高端科技人才,为片区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湘江院士港项目现场施工图。
不远处的长沙一中(湘江校区),也是一片火热施工场景。
穿过项目大门往里走,左右淋喷正旋转洒水,为工地降温降尘。抬头就可以看到员工在进行主体外架、支模架搭建,还有工人忙于地下室桩基和承台施工。
“最近长沙很热,我们错峰施工,上午6时到10时、下午4时到晚上8时施工,中间时段休息。”湘新投公司工程建设三部副部长、长沙市一中(湘江校区)项目负责人周文杰介绍。
作为湘江科学城的重要教育配套工程,该校在今年4月底完成了项目报建,5月中旬启动建设,当前所有楼栋基础施工已完成,计划年底完成主体建设,2025年6月完成全部建设并交付。
▲长沙一中(湘江校区)项目现场施工图。
催人奋进、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在湘江科学城随处可见。
自2023年12月22日7个项目集中开工以来,湘江科学城建设跨入快速推进的新阶段,迈进高质高效的新征程。
此后,不断有项目开建,目前湘江科学城正在建设的项目有26个,不断释放出澎湃动能。
拔节生长,全年铺排58个项目
走进湘江科学城项目建设指挥部一楼大厅,右边墙上挂着湘江科学城起步区(大王山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2024年重点项目分布图等,让人忍不住驻足观望。
左手边的湘江科学城政府投资项目节点计划一览表和社会投资项目节点计划一览表也非常醒目。每一个节点上的一面面小红旗,既代表完成度,也彰显目标达成的喜悦。
▲湘江创新港效果图。
交通是城市空间的骨架。湘江科学城“骨架”正全面拉开,一批高标准的道路、桥梁和隧道,实现与长沙市区的快速连接。目前,蔡伦路(潭州大道-惟楚路,原融城一路)、惟楚路(原观音湖路)等4条道路已建成。
白庭路全长约15.15千米,预估总投资38.01亿元,共分五段实施,目前白泉路-X082段已完成建设,巴溪大道-红桥大道段完成总工程量的93%,其余段正在加紧土方施工。科创大道全长约7.34千米,目前土方工程已完成约25%。
此外,首开区“三纵四横”路网,正在加速推进土方施工,进一步提高湘江科学城交通承载力。
作为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五大标志性工程之一、长沙重大建设项目,湘江科学城既牵涉城市未来发展,也关系无数市民生活质量。比如长沙市一中(湘江校区)等项目,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提升,更是片区软实力的增强,将助推新区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工作。在保障房方面,双湖家园也正在进行土方施工,计划8月启动主体建设,2026年9月完成建设。
与此同时,湘江科学城的首个住宅项目——“湘江未来社区”,也有了新消息。一期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计划2025年12月完工,将满足从青年科创人才到高端科创人才、从单身到家庭等各类人才的居住需求。
湘江科学城还建立了覆盖全区的5G网络,为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此外,湘江科学城还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等绿色能源的应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湘江科学城铺排项目58个(政府投资53个,社会投资5个),预估年度投资达64.02亿元。目前整体建设进度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
筑巢引凤凰,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技高地”
今年2月19日,中南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长沙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产业化基地、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揭牌,正式落户湘江科学城智能传感与网联产业基地。
4月21日,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集聚区·湘江科学城推介暨“校友回湘”深圳专场活动举行。会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研究院项目、湘江集团-清华深国院-清源华建联合研究中心、数字化工厂和低碳智慧园区项目等9大项目完成集中签约,纷纷加入了湘江科学城的“朋友圈”。
▲4月21日,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集聚区·湘江科学城推介暨“校友回湘”深圳专场活动举行。
6月12日,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拉美地区专场推介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湘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岳麓区委副书记周凡向拉美地区10余个国家30余家大学和科研机构的8名院士和100余名代表热情推介湘江科学城。
2天后的6月14日,湘江科学城-筑波科学城交流座谈会在日本筑波科学城研究支援中心举行。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筑波科学城拥有各类研究机构150多个,国家实验室49家,吸引科研人员2万多人。双方就两座科学城的目标定位、科创体系、产业配套、投资前景、未来规划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
“将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把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员,把最好的服务留给科创企业。”湘江科学城规划之初,就秉承这一理念,瞄准了计算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和空天科学“五大硬核”科技领域,全面梳理目标公司228家,招商对接项目105个,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开展招商推介10余次。
▲湘江科学中心效果图。
不少大校、大院、大企嗅到了机会,也选择“押宝”湘江科学城。
淡水河谷·中南大学低碳和氢冶金实验室、巴斯夫杉杉研发中心、索恩格全球新能源研发中心等67个重大项目陆续加入了“群聊”。
目前,湘江科学城内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项目即将交付使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的权威机构;湖南大学科创港,预计2026年6月竣工;湖南钢铁技术研究院,计划2026年6月竣工;湖南初源新材料研究院,有望在2026年4月竣工……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项目即将交付使用。
一如时速600公里的超高铁,如今湘江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正快马加鞭,未来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绘就。
展望未来,湘江科学城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发展新高地。
责编:王宇蓝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湘江新区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