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 2024-07-31 11:45:14
引言
当前,以颠覆性技术为驱动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正加速演进,推动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质战斗力蓬勃发展。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要抢抓历史机遇,将新质战斗力作为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关键发力点,明确建设方向、找准发展路径、理顺逻辑关系,抢占未来战争的战略主动和优势地位。
确立新质战斗力发展重点方向
积极抢占新质战斗力发展先手,应该聚焦智能化战争新形态,牵引思想理念、力量建设、组织形态、战法手段等体系升级。
确立智能作战新指向。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走向人机协同、万物智联的智能化时代,无人智能将成为深刻改变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重大发展方向。应将智能化作为牵引战斗力建设的根本指向,推进现有武器平台、指控体系、作战终端等向智能化升级换代,加快建设无人智能作战力量体系,设计打好以小博大的低成本消耗战、以散打聚的分布式杀伤战、以高打低的降维打击战、以快打慢的秒杀速决战、以暗打明的隐蔽攻防战。
锻造战略制衡新手段。最新的局部战争实践表明,战略威慑仍是控制战争规模、慑止他国介入的重要手段。世界各主要国家正将持续打造新型战略制衡手段,作为确保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的重要选项。应大力推进新兴颠覆性技术发展应用,特别是发展一些基于新机理的武器装备,颠覆以化学能释放为主的杀伤模式,主动寻找以高制低、以深制浅、以虚制实的新质战斗力增长点,塑造多域多能的战略威慑力量体系。
夺取升维胜战新制权。高维制权瞰制低维制权,新型制权颠覆传统制权,是制权演进的重要规律。应加速发展新质战斗力,积极夺取新型制权,通过主动升维,形成“N+1”维对N维的战争维度优势,以更高维度的绝对掌控力实现以高打低。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展现出强于伊拉克军队的优势,实质上是“陆海空+信息”的四维空间作战能力对传统三维空间作战能力的优势。
探索广域聚能新编组。武装力量的规模结构和组织形态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无人、水下、网电、太空等新质力量不断涌现,专业门类更趋细分,体系建设“统”的要求和业务领域“专”的标准越来越高。为有效应对和打赢未来战争,必须设计构建适合新质战斗力释能制胜的广域布势、小群多路、智网云联的新型作战编组,以及新质战斗力与传统战斗力紧密耦合的混合异构编组,着力形成立体多维、力散能聚、辐射全域的新型力量布势。
建强体系融合新支撑。联合作战、体系赋能是现代化战争的基本特征。要推动新质战斗力全面融入指挥链、数据链、杀伤链、保障链,着力解决高效融合互通、一体化联合作战面临的关键问题,实现天基、地面、空中、海上、水下态势感知信息一张图,物理打击、网络毁瘫、电磁失能等多维作战能力一张网,构建各领域作战力量深度交融、无缝衔接、互为支撑的自适应闭合链路,形成多域聚优、融合增效的体系优势。
找准新质战斗力发展路径选择
围绕新质战斗力的战略竞争是潜力之争、未来之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充分发挥国家体制、产业体系、物产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推动新质战斗力发展,才能稳步有序地夺取未来军事斗争优势。
走新型举国体制之路。新质战斗力发展竞速是以新兴领域前沿技术和新型产业能力为基础的博弈,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比拼。20世纪,美国正是通过“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计划”,以举国之力强力推动“核与太空”两大新质战斗力发展,才逐步稳固了军事领先地位。面对新兴领域的全球激烈竞争,要同时发挥举国体制的攻坚克难作用和市场机制的竞争活力优势,调集社会资源、打破体制壁垒,对投资风险高、发展周期长、市场缺乏短期动力的重大工程予以强力支持,同时利用工业产能和市场优势,通过充分竞争提高成果转化和资源优化效率。
走战斗力与生产力高效融合之路。新兴领域竞争对抗日益呈现出平战难辨、战场难划的特点,新质战斗力和新质生产力的相互耦合、互相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军转民”“民参军”的需求不断强烈。要培育与新质战斗力配套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军民共用关键技术发展,以及专业数据库、大型算力中心、网络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质战斗力同新质生产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的体制机制和法规保障,加快民用先进技术国防应用,简化“军转民”“民参军”流程。
走战建备一体化发展之路。新兴技术发展速度快、迭代周期短,新兴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新质战斗力发展需要打破战斗力生成建设的常规模式,坚持以战领建,加强战建统筹,走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的战建备一体化发展道路,缩短新质战斗力生成周期,以转化效率优势确立军事斗争优势。要在常态化对抗中检验新质战斗力建的水平、明确备的方向,在实战中找差距、在实战中得经验、在实战中强能力。
走独立自主非对称制衡之路。新质战斗力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支撑,各国普遍处于摸索阶段,可供参考的成熟经验模式少,且面临被战略误导的风险,因此不可人云亦云、盲从跟随。要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新质战斗力发展战略,坚定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科学有序地推进新质战斗力发展布局。要聚力关键技术攻关,着力培养相关方向军事高科技领军人才,确保新质战斗力发展不受制于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着力培养制胜长板,实现非对称制衡。
把握新质战斗力发展关键问题
新质战斗力发展是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事关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战略全局,应遵循科技发展与战争形态演进规律,强化全局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实现“理”与“技”的同步创新。技术为新质战斗力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理论为新质战斗力运用指引方向,二者相互统一才能充分释放力量。面对新一轮军事变革,在抓好新兴领域颠覆性技术突破和军事应用的同时,应不断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弘扬传统兵学智慧中的深邃思想,探索博弈论、系统论、模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战争理论的赋能作用,建立与新质战斗力发展运用相适应的理技融合军事体系。
推动“新”与“旧”的有序更替。新装备逐渐取代旧武器是人类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新旧更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迭代的长期过程。一方面,应抓紧推动新型装备发展和实战运用,尽快形成体系化作战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现役老旧装备潜力,开展现代化升级改造,最大限度发挥其造价低、性能稳、数量多的优势。要针对不同场景探索新旧装备科学合理、高低搭配的协同作战模式,突出新装备破体、点穴的尖刀作用,发挥老装备饱和攻击、持续消耗、供给充足的优势,形成互相支撑、协同配合的混合作战能力。
谋求“破”与“立”的合理取舍。任何一次重大军事变革都是破旧立新的体系发展转型,都需要经历从旧思想、旧理论、旧体系向新观念、新原理、新模式转变的阵痛,需要有大开大合、壮士断腕的决心。思想理念上,应将战争准备聚焦于未来智能化战争;作战体系上,应不断完善促进新质战斗力发挥的全域联合作战体系;作战理论上,应持续创新发展与新质战斗力相适应的军事理论体系;发展模式上,应把握新质战斗力生成规律,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质战斗力发展模式。
加强“硬”与“软”的相互支撑。智能化战争中,平台对抗、火力打击、精确秒杀等“硬杀伤”手段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算法对抗、电磁压制、网络攻防等“软杀伤”的地位大幅提升。应推动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的协同发展,搭建以智能泛在、场景自适为指向的智能化网信体系架构,推进主战平台模块化、通用化设计,构建即插即用、快速组合的装备力量体系,推进支撑作战的智能算法开发,将算法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实现作战决策高敌一筹、领先一步,推动“OODA”循环速度跃升,体系化增强打赢智能化战争的能力水平。(张文斗 仇昊)
责编:姜河
一审:姜河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解放军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