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华 新湘评论 2024-08-04 19:39:35
“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申国华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麓书院考察,望着高悬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语重心长:“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历史上,我们党对待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曾经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从书本出发,靠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解决问题的教条主义;另一种是从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二者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都是以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为基本特征的主观主义。
理论是否联系实际、能否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哲学认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学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奉行本本和教条的“书呆子”现象,不但害人害己、影响工作,而且危害长远、影响恶劣。具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人,不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习惯于死记硬背“本本”中的语句,死读书本,照搬照抄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个别原则、个别观点或文件中的只言片语,把它们奉作神圣不可变动的僵化的教条,以至于到处碰壁,甚至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其实,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具体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作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往会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同具体情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现实和指导实践,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来切割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这种“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确立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面对各种挑战,唯有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才能书写更加辉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