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4 21:22:16
湖南日报8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通讯员 李星怡 陈丽玲 胡雯倩)为保护与传承湖湘农耕文化,近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推普润乡,汇言助衡”实践团前往衡阳市衡山县,围绕“重走红色考察路,推普助农促振兴”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实践团在岳北农工会旧址前合影)
从晓岚港码头的阻谷壮举、岳北农工会旧址的革命记忆,到燕形咀樟树下见证的革命光辉、康王庙内展现的先烈风采……实践团深入各个红色文化旧址参观学习,追溯了农民运动的波澜历史,为实践团后续的调研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实践团成员进行农业用语问卷调查)
接下来,实践团深入白果镇、福田铺乡、开云镇等地,开展农耕文化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整理当地的农业用语和农耕文化资料,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并对农业用语中的方言用字进行细致考证;另一方面,建立了“珍言宝语”新媒体平台,发布了系列科普视频,生动直观地展示了衡山县的传统农具和独特的农业用语,助力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实践团成员进行普通话问卷调查)
在推广普通话方面,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号召,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地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及使用状况,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推普方案。
团队成员们不仅创新性地推出“普通话+农耕文化”宣传活动,倡导“小手拉大手”家庭学习模式,还组建语言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基层辅导。同时,结合农业发展新需求,激发村民普通话学习动力,为乡村振兴搭建坚实的语言沟通桥梁,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实践团指导老师陈晖教授介绍,此次实地调研旨在让青年学子体验并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精神,同时希望他们关注社会、发挥所学所长服务国家需求,以数智化手段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全体成员也表示,将以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持续关注国家发展需求与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责编:刘家璇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