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跃辉 新湘评论 2024-08-06 09:14:29
充分认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
周跃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我们可以看到,进入新时代以来,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2次重要会议,引领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改革航程。72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审议通过超过600份改革文件,指引各方面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和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高质量发展成效卓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金融、市场体系、收入分配、科技体制、城乡体制、开放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势如破竹般地进行。我国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发挥年度计划宏观引导作用,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和经济政策均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与此同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持续推进。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构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高水平开放型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
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十年多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大力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特别是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力度之大、改革推进之平稳顺利是少有的。我们可以看到,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成效非常显著。
2024年6月27日拍摄的深中通道全景。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持续推动主题教育,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实践证明,新时代党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突破符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激发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繁荣发展新局面。
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年多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养老托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并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长足进展。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2013—2023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1.4亿人。可以看到,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不断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美丽中国建设成果卓著。我们可以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四梁八柱性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快形成。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我国还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24年5月25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日照幸福护理院,工作人员在陪护老人。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以强军目标为引领,全面深化军事国防领域改革。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军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引领,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深入破解长期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我们可以看到,军队的领导指挥体制已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体格局,打破了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构建起“中央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中央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建立起人民军队新的“四梁八柱”。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尤其是反腐体制的形成,赢得了民心,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毋庸置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益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得益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改革大旗高高举起,时代大潮势不可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我们坚信,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必将响彻神州大地。(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员)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