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11 13:10:17
梁可嘉
枫坪傩狮舞源于涟源市枫坪镇及其周边村镇,将劳动生活情节、地方民俗、神话典故以及传统梅山武术,编排成为108个既前后衔接、又独立成章的狮舞剧目,于2012年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因资金保障、人才培养和表演风格等多方面的原因,枫坪傩狮舞的保护传承工作遇到诸多挑战。“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枫坪傩狮舞保护传承,让枫坪傩狮舞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建立枫坪傩狮舞数字档案库。枫坪傩狮舞最大的特点,是围绕古老山民的生存理念和诉求,以众多细小而有趣的故事再现生活,用哑剧式的肢体语言和少量赞词、小调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这些故事当中,有模仿动物习性的,如《猛虎跳涧》《狮子滚绣球》《喜鹊啣梁》等曲目;有表现生活故事的,如《蔡坤三耕田》《晚妹子纺棉花》《先生教书》等;有描写生殖繁衍的,如《美女梳头》《马婆生崽》《仙鹅抱蛋》等;有表现文学典故的,如《姜太公钓鱼》《文王跑马》等。构建枫坪傩狮舞数字档案库,是开展新时期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基础。可通过文献查询、实地调研、网上搜索等手段对枫坪傩狮舞的文本、图像资料进行收集、保存。傩狮面具是傩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高校非遗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人员曾尝试对傩狮面具进行三维模型视觉建构,让傩狮面具的基本造型特征以相对精准的数字文件形式保存;此外,还可用镜头、文字记录表演者的工作和生活,从侧面展示枫坪傩狮舞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保护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瓶颈。
推出枫坪傩狮舞的数字文创产品。近几年春节,各级新闻媒体、乡村自媒体等持续关注、报道傩狮舞,让网友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枫坪傩狮舞的魅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短视频、微电影、动画等形式,讲述傩狮舞故事和历史,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参与。在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可以适时推出数字文创产品。比如通过对傩狮面具的元素提取与再设计,将其融入到游戏、动漫、AR/VR技术、生活用品、玩具等领域,打造傩文化IP,举办线上展览、线上论坛等傩狮舞数字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可运用3D打印、数字雕刻、数字音频处理、数字晕染等技术,制作出傩面具挂件、手账本、帆布包、T恤、充电宝、互动故事书等文创产品。与乡村自媒体合作,让非遗传承人、文创企业可以通过抖音直播、电商等参与、扩大网络销售,提高经济收入,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更好地反哺傩狮舞保护与传承。
提升传承人团队数字素养。非遗传承人既是非遗的承载者,又是非遗活动的传递者,其数字素养决定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质量。应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专业团队对傩狮舞传承人进行点对点的数字素养及基本技能培训,提供包括数字化特点、数字化意义、数字化与非遗关系等数字素养的教育服务,以及关于数据平台运用、数字语言表达、非遗数字作品发布等专业技术方面的咨询与指导。傩狮舞传承人也要消除思想观念上的数字鸿沟,转变传统非遗传承的思维定式,紧随时代步伐、持续不断学习,接受数字技术对非遗传播带来的诸多变革,与时俱进地学习数字技术,提升自身数字技术使用能力。还应鼓励、吸纳身处“数字弱势”的非遗传承人所在地区的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单位及高校老师、大学生、志愿者们参与进来,在非遗数字化价值共创过程中,扩充数字技术知识储备、掌握数字技能、创新传播途径、帮助枫坪傩狮舞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从不感兴趣的“旁观者”变为好奇的“追潮人”再到身体力行的“守护者”直至成长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人”。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湘中傩狮舞数字化保护研究”(22YBQ085)阶段性成果】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