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缕之间知秋意

    2024-08-20 14:43:14

文/熊其雨

给你两条肉丝瓜,如何炒出翠绿甜软和“天凉好个秋”之感?这个问题大道至简,不管你是问村宴大厨,亦或是湘菜大师,每个人的回答,一定不尽不同。

将它带柄摘下,削皮切片后泡水或撒盐,将铁锅洗得锃亮或其他方法,都可短暂地阻止它氧化变黑。然而,生活的变数如钓鱼“开盲盒”般,是倾尽所有还是曾经拥有,这种如过山车般的人生,类似水果批发商要关门大吉了,突然送给你一堆苹果、香蕉。还有,它们的“果生”有催熟剂加持,你想吃时,大可催熟一下,真好。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巧妙地面对衰老色变,除开物理方法和化学方式,我想,更多的时候都是顺其自然吧。

父亲性子急,果蔬种得早,搭棚浇水、施肥扯草,常引来旁人钦羡。前几天,他把几条短筒青皮肉丝瓜带回,矮胖矮胖的,一端的黄花仍带泪珠或露珠,似在控诉吃货们:我还冇长大呢,怎么把我和娘分开了。周末的安逸时光里,将丝瓜刨皮洗净逢中切开,谁曾想到,其外表完好无损的表象之下,竟有肉虫和囫囵发黑状物体,白嫩的瓜肉,竟然全吃不得了。

它羡君生早,我恨“君已败”。如若在不对的时节或节气,做不合时宜的事,结果必然是大相庭径。我不服气,将丝瓜端地拿起端详几番后才发现,丝瓜外表无恙,甚至自带香气,手摸时表皮却有硬斑,看来我错怪丝瓜了,原来,这是丝瓜与虫蚁搏斗,从软弱变为坚强的明证。一念之下,又猛然觉得瓜生不易。而对农人而言,种菜也是不易,除了要按时种下它,还要精心呵护它,比如把粘蚊贴悬挂在枝叶间。丝瓜一旦被蚊虫主动“宠幸”,虫卵会通过瓜皮进入瓜体,借着营养和水分野蛮生长,如此一来,就得不偿失了。反思当下,大人对子女的陪伴和教育,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挖土种植、打药施肥、开花结果,生长过程任其发展,长此以往,哪里会有“好果子”吃呢?

丝瓜,顾名思义即瓜果成熟后,内里有如丝网状纤维物物体,一般呈圆柱状,笔直或稍弯,长约1040厘米,瓜体表面平滑,有纵条纹;未熟时肉质肥厚,熟透后变干枯,瓜体内有网状纤维,剪开纤维物,种子为扁状黑色,晒干后保存,筛选后可来年再种。寓居在外的日子里,父亲菜园里细长易短的丝瓜藤,就像许多年前老家的座机电话线,将我和故乡之间联络和熟络起来。

微风从菜园拂过,青青如盖的藤架上宛如撑了一把绿色的伞,搬一把木椅坐在其中,且听风吟,且听蝉鸣,且看云卷云舒,好似时间都静止了一般。举目处,一朵朵金灿发亮的花已绽开,蜜蜂和蝴蝶忙着旋转跳跃,丝瓜叶柄早已如盖,像萌娃的双手摆动,仿佛在向我们这些游子致意:常回家看看。

值得一提的是,丝瓜的品种有很多,湘北农村常吃的是一种绿色短肉丝瓜,还有一种最长可达半米的青皮长丝瓜,藤蔓攀援在电线或树枝上,需用铁钩勾掉瓜柄,才能获得这一味至鲜。将碧绿的它们切成一段段,切随后拌入土鸡蛋液和姜末、食盐,一道软香十足的丝瓜煎蛋就出锅了。至于在超市随手买到的,多是套了膜的白皮丝瓜,香味要大打折扣。早些年,在深圳的菜场闲逛时,总能看见一根根短小且有棱角的本地丝瓜,颜色呈翠绿或墨绿,表面棱角鲜明,且外皮厚硬,它们一般被用来煲老火靓汤。

作家肖复兴在《丝瓜的外遇》一文中写到,其在菜市场买丝瓜忘了拿。那位替他保存丝瓜的菜贩说,人情味,也不是说现在就没了,你们买菜的看得起我们,我们卖菜的自然就会高看你们一眼。一根丝瓜,足以洞穿邻里间的人情味。

老后的丝瓜,晒干后皮薄脆如纸,呲啦啦三下五除二剥开后,里面露出一层淡黄的干成丝网状的瓜瓤,摸起来如海绵般,用剪刀剪成一小块,就是一块天然的环保洗碗布了。也有生意人将其加工后制成鞋垫,有通风透气和按摩穴位之效,如此说来,这样一味其貌不扬的盘中菜,还真是有局外之功了。

编辑|何婷 实习编辑|席自芊

责编:饶谧

一审:何婷

二审:范焱

三审:丁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