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四”追梦再来考一年!高考复读热如何理性看待?

肖霄 钟辰雨 蔡嗣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23 09:57:2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霄 实习生 钟辰雨 蔡嗣健

没发挥出正常水平,不甘心。

考个专科,担心第一学历歧视

志愿调剂的专业不喜欢,想再考一次。

……

近几年,因各种原因,选择再次挑战高考的人数接连攀升,其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2024我国高考报名人数1300,其中复读生数量413万,再创新高。

推动高考复读现象的原因何在?在高考革新的背景下,如何理性看待复读现象?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读“高四”为了追求更好未来

今年6月,湘潭县一所优质中学的应届生徐同学参加高考,取得670分的高分成绩。在咨询报考院校时,得到学校招生人员“录得上”的肯定答复。但在后续志愿填报上,最终以一分之差落榜,只能退而求其次,就读低层次院校。

“降档录取不能读心仪的临床专业,学校其他专业排名一般,我这么高的分数不愿意将就。”徐同学和父母长时间沟通后,决定复读,来年重考一次。

虽然复读压力大,但徐同学表示愿意挑战。“复读班同学大多和我的想法一样,都想上一个更好的学校和专业,今后就业前途也会更好。”

随着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普通高校的文凭含金量相对降低。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一些学生或家长选择复读,用一两年时间再争取一次竞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

面对未知的复读之路,往届生也感到焦虑。记者采访中,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选择复读的回答:是一时冲动,而是反复掂量后的决定他们认为复读是学生的个人权益,是一种正当的教育诉求,况且高考也并非“一考定终身”

我家孩子之前上的大学是普通本科,专业也一般,他想复读考个好大学,我们也支持他。宁乡市一名家长认为,通过第二次高考进入心仪专业或更好的高校,将来就业前景也会更好今年,孩子成绩提高150多分,顺利被一所985工程大学录取。

复读生现象引发教育不公讨论

今年715日,长沙市平高松雅湖高级中学高考复读班开课。500多名复读生在这里重新追寻梦想。即使到了8月底,还有学生陆续加入。相比去年,复读报名人数增加了两倍多,新增了4个班。

根据教育部规定,公办高中禁止设立复读班。大批复读生涌向民办中学,其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平高教育集团董事长周曼向记者介绍,今年学校设立2个冲击清北的复读班,他们中有一部分曾是长沙名校高中学子,或发挥失常,或想挑战更好的名牌大学。学校也为之配备了优秀的师资队伍。

记者不禁疑问,复读班数量大增,优质教师集中,是否会影响到其他高中年级学生的正常学习,造成教育不公呢?

对此,平高松雅湖高复年级主任夏宇表示,优质教师资源全校共享,复读班老师也会兼任其他非复读班级的课程。

这些年,每年高考报名考生中,复读生比例一直在上升,引发社会对教育不公的讨论。

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高考报名向社会敞开(复读生、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士等),属于教育公平的体现,有能力的人机会均等,都可以来参考。如果关闭复读生通道,相当于不允许试错,从人才选拔角度来说可能也存在问题。

但也有一些专家觉得,部分高分复读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公平。他们凭借高四”,多出一年的复习时间和应试经验,与应届生同台竞技,占据了本就不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部门推出一些改革措施

对于复读生而言,选择再次踏上征程,是为了弥补遗憾,追求更高的梦想。教育部近期公布了一组数据,2024年高三复读生预计将达540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读为考生提供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但需要考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承受更大的压力。”一位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认为,高考复读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有的考生可能适合直接步入社会,有的则适合出国留学,选择是否复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

面对复读生现象,教育部门也在推出一些改革措施。比如,一些公办院校明确规定将不再录取复读生,军事类院校和警校也可能不再招收复读生。

部分地区出台政策,对学生的复读资格和次数进行限制。有些省明确规定,对于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却仍要复读的,这类复读生填报志愿时同批次只能填报两个。

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引导学生正确的升学观念等措施,各地教育部门正在努力营造一个更为公平的教育机制,推动教育公平和多元化发展,引导学生更加珍惜眼前的高考机会。

责编:肖霄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