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 | 优化24小时运动行为 赋能儿童健康成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8-28 10:24:43

崔宏超 张利芳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数字化转型,给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长时间静坐学习、沉迷电子产品及不规律作息等不良习惯正侵蚀儿童身心健康。如何从运动和行为学角度促进儿童健康,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24小时运动行为是指个体在一天完整周期内的所有体育活动、体力劳动、休闲活动、睡眠以及静息状态的综合表现和分布情况。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的仅关注锻炼或体育课程的范畴,将视角扩展到个人全天的活动模式。目前,儿童24小时运动行为管理逐渐成为国际上促进儿童健康的重要理念,但在我国尚未普及。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规划我国儿童24小时运动行为框架。一是研制中国特色的《儿童24小时运动指南》。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颁布全年龄段的《24小时运动指南》,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相继发布了本国的《儿童24小时运动指南》。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及早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24小时运动指南》,明确不同年龄段儿童每日最低运动时间标准,提出具体运动类型建议,确保儿童24小时运动行为有章可循,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二是优化中小学运动行为安排。一方面,应严格执行我国中小学生体育运动的现有规定和标准,确保每日体育课不低于1小时;另一方面,鼓励不同学段学校在课间设置10—15分钟户外活动时间,开展如快走、跳绳等微运动,以缓解视疲劳、增加日光暴露、缩短学生久坐不动时间,增强儿童生命活力。三是加强家庭作业与屏幕接触时间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双减”政策,限定每日家庭作业总量,减轻课业负担;推广家庭“无屏幕时段”,如睡前两小时为不使用电子设备时间,家庭成员共同遵守,保证儿童拥有足够时间用以运动和休息。

以学校体育改革推动儿童24小时运动行为优化。一是推动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课程应注重与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终身体育一体化发展,融入多元文化体育项目,如武术、瑜伽、舞蹈等,培养“一人一专长”终身运动习惯;学校体育还应注重发展团队竞技和非竞争性运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我挑战意识,带动儿童形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促进其社会化发展。二是创设校园运动环境。中小学应从优化学生24小时运动行为习惯出发,改善校园环境,增加运动设施和绿地空间;政府应联合社会力量和经营主体,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和扩建,创造更多安全、有趣的户外活动场所,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玩耍、开展体育活动。三是强化中小学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等,培养儿童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并将儿童健康意识内化为儿童健康行为习惯。

多途径支持儿童24小时运动行为实践。一是加强家校联动。深化家校沟通,分享学生体育活动表现和健康状况,提供家庭运动指导手册,帮助家长科学引导孩子运动;鼓励家长和孩子同步成长,养成家庭运动习惯,促进儿童形成良好24小时运动行为。二是开发社区体育活动。支持社区建成儿童运动友好环境,创建适宜儿童的体育俱乐部,常态化举办儿童体育赛事、夏令营、冬令营等,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选择,增加儿童社交机会,助力儿童形成良好的24小时运动行为习惯;建立学校与社区共享体育资源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儿童开放。三是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儿童运动参与度。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可显著提升儿童的运动参与兴趣,应鼓励企业研发适合儿童的健康追踪设备等,使家庭可通过数据分析设置儿童个性化运动计划;开发寓教于乐的运动App和在线课程,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升儿童运动体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推动建立儿童运动健康大数据平台,收集儿童运动量、心率、睡眠质量等数据,定期为家庭和学校提供反馈报告,指导适时调整儿童运动计划。

【作者分别系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部教师;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儿童健康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秘书。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24h运动行为对3—6岁儿童骨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21YJC890045)阶段性成果】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