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人选|李国润:在瑶山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杨永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07 10:08:02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永玲 周林熙 刘诗琪 通讯员 唐世日 刘湘宇

【名片】

李国润,男,瑶族,1975年2月生,中共党员,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教师。他充分利用当地瑶族、红色文化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曾获“永州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24年,获“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人选。

【故事】

9月2日,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李国润成为2024年度“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人选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南华大学大二学生张营兴奋地向高中好友分享。虽然已经毕业,张营对李国润老师的大思政课记忆仍然很深刻。

对于瑶山学生来说,李国润既是学习上的好老师,也是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实践探索,瑶山深处的思政课堂

9月2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堂思政课,记者跟随李国润走进教室,今天的课堂与以往不同。

他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分别扮演领导、校长、家长、记者、学生等角色,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们讨论如何在现实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学们,江华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我们班由多民族的同学组成,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角色,谈一谈如何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好地落到实处,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李国润说完开场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提出见解,有的甚至从当地最新制定的相关举措和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课堂十分热烈。

“这种上课方式真的很棒。我们在模拟的新闻发布会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了解了政策,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后,学生李同意犹未尽地说。

除了课堂创新,李国润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瑶山深处的村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江华两岔河乡,是一个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的乡镇,许多村寨山高路险。但李国润和他的学生们在这里走访了20多名老人,收集了大量高山瑶民族服饰资料,还前往瑶族服装厂和瑶服商店进行调研,并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感受到了瑶族文化的魅力,认识到了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参与调研的学生李美玲说。目前,瑶族服饰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李国润带着学生们撰写的调研报告《江华瑶族服饰现状之研究》在湖南省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中,被湖南省教科院评选为一等奖。

工作室引领 ,推动县域思政教学发展

作为江华瑶族自治县高中政治教学微团队的主持人和县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名师,李国润不仅关注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致力于推动县域思政教学的整体发展。他牵头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发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江华红色文化教学资源、江华社会经济建设成就资源,举办专题讲座和示范教学,通过开发课堂融合教学资源,有效服务于思政老师的课堂教学。

“学校有汉、瑶、壮等多个民族的孩子,我们以瑶文化古建筑、服饰、瑶歌为主的‘民族文化课堂’,增强学生对瑶族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李国润谈起开发的“民族文化课堂”说,“这样的课堂最能让孩子们心灵得到启迪,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工作室辐射作用下,江华形成了“名师——核心成员——骨干成员——成员”的逐层带动,复制推广,积极推进大思政育人新模式应用。该县的思政教学取得显著成效。胡明清、周复前等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县学科带头人,他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当地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国润坚守教师岗位已27年。他说:“我是从大瑶山走出来的,高考失意后短暂做过一段时间农民,干农活、下矿洞,吃过很多苦,现在我想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托举更多瑶山孩子走出大山,探索外面的世界。”

夜深人静时,李国润常常独自在江华一中校园散步,望着头顶的星空和瑶山的轮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学生的期许。他说:“我愿做那盏灯,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责编:余蓉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