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时评丨让各方创新主体同题共答、同频聚力——“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发展优势”系列评之一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08 06:57:51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万丽君

日前,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共授奖304项。这些获奖项目中,无论是超大直径盾构机关键技术,还是重金属危废资源化治理等等,都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同题共答”,让人明显感受到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强劲脉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单靠一企或者一校之力,难以盘活创新“存量”,更难激发创新“增量”。具体来看,企业离市场最近、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对消费趋势把握最及时,但其研发大多集中在市场应用层面,持续性的基础研究缺失,在重大项目中容易遭遇“卡脖子”的尴尬。高等院校注重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则可以增强创新的源头供给。科研院所在集聚创新要素、整合跨界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这些创新引擎聚合在一起,能够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实现“1+1+1>3”的倍增效应。  

创新要快马加鞭,更需找准方向。省委科技委正式成立的第一天,就审议并通过了《湖南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湖南省科技创新规划统筹机制(试行)》《湖南省科技计划统筹机制(试行)》等文件,系列文件最核心的指向就是做好“统筹”文章,形成更大范围集聚要素、更深层次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再看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的“四大实验室”建设,正是为了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培育各类创新主体,让“产”成为有研究支撑的产、“学”成为有市场需求的学、“研”成为有产业前景的研,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一个以中小规模民营经济立身的县级市,成立起一家专门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通过“企业出题,研究院答题,市场判题”的模式,有效实现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和转化效益的最大化。站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起跑线上,想要迅速起跑、持续发力甚至弯道超车,必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各个创新主体同频聚力,这理应成为各地的共识和行动。

责编:姚懿轩

一审:詹娉俏

二审:李茁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