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时空隧道的那道光 ——第四十个教师节读《拐杖校长》

    2024-09-10 12:32:18

文|熊玉平

第一次读融媒体图书《拐杖校长》,我不自信我的笔力能顺畅地表达我澎湃的情绪;再读一次,因为临近第四十个教师节,我不能容忍自己错过这个节日可能减弱书写的心气。

《拐杖校长》是纪实文学,主人公覃东荣(1938—1996),是人民教师,不是文学塑造的形象,是真实的人。《拐杖校长》作者向晏漪,是笔名,不想以真名被赞颂。向晏漪,先是覃东荣的学生,后是覃东荣的同事。志在努力工作,淡于收获荣誉,两者之间有渊源。

读过《拐杖校长》,我敬仰覃东荣,他是父辈,是教育事业的前辈,他焕出一道光,多年以后,仍能照亮我的心灵;我感谢向晏漪,他用热情和汗水,聚拢覃东荣身边的人,再现覃东荣走过的路,造就一条时空的隧道,把覃东荣锻造出的那道光,传递给后来的我们。

覃东荣,可以不用伟大去形容,他似乎没有创造丰功伟绩。他工作三十余年,去世至今二十八年,时隔六十年后,社会发展可算飞速,今天的我们,平凡的我们,能有几人自信与之比肩!高大,用在覃东荣身上,恰如其分;高尚,也可以。

一生校长,三个雅号。

1962年,24岁,高中毕业,创办枫香岗公社青鱼潭小学,任校长,新中国第一批学校。

雷锋那年去世,以雷锋为榜样,在他心里,播下种子。

1964年,26岁,回本村七家坪小学当校长,学校没有办公室,用包袱背书和作业本往返家和学校,得“包袱校长”戏称。

1971年,33岁,录用为公办教师,调任兴隆公社宋柳小学校长。

1972年,34岁,主动申请去兴隆公社甘溪峪小学当校长。35岁,命运的转折点。从三丈多高的独木桥跳进巨大洪水中的土门潭,救下六年级学生杨贤金。洪水冲撞使覃东荣左腿骨折至瘸,从此成为“拐杖校长”。他用一条瘸腿,换来甘溪峪一座石拱桥。1976年,学校砍柴烧炭勤工俭学,覃东荣舍身救出木柴滑落威胁下的青年教师,腰部受伤。

1979年,41岁,调任兴隆公社罗家岗小学校长。

1980年,42岁,调任教字垭公社中坪小学校长。

这十八年,他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多年后,我想去这七所学校看看。

1981年,43岁,调任教字垭公社中心完小校长,唯一一次行政意义上的晋升。他在工作上,紧跟改革的时代节奏;在经济上,却没研究先富起来的本领。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牛就不能误阳春”,是当时主要行政纲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教好的老师。”是当时的格言。

作为领导,制度执行公平,模范带头工作,财经上能过硬,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作为教师,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态度好,是他对大家的引导。

首创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六三一”积分制,德育教学“立体式德育网络教育”模式。吸收政府领导、乡村能人,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升旗仪式”“学雷锋”“清明祭红军”,常态化。

1984年,语文“注·提”式教学,“电教听说训练”;数学“三算”、“尝试法”;思想品德“立体式德育网络教育”。全科目“自学辅导教学”“合作讨论式教学”“课题研究式教学”“分层学习式教学”、“开放式学习”。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校长,是他的追求。

扣迟到教师的奖金、给业务笔记本上盖章、过问学校财物和账目,凡事亲力亲为,现在看来值得商榷;但如今的商榷,如果没有前辈的实践和研究,根本无法谈起。如果是没有全力投入的实践,又怎能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改革将无处着眼。

没有现成范例的探索,无论成败,都是伟大的。

转钟两三点还在看望学生的路上,背生病的学生上厕所近两个月,这恐怕现在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也是值得我们现在的老师思考的。

1985年,大庸县变大庸市,覃东荣47岁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成为新的使命。

1986年,在收留伍良平兄妹之后,又收留吕飞跃、吕启银兄弟,再收留代新华、陈霞两名学生。自己三个孩子,共9娃。父亲70多岁,患前列腺炎。12口之家,5个人的田地,186元的工资。覃东荣因胃病、结肠炎、胆囊炎已晕倒过几回。早在22岁读高一时,就饿晕过。贫困和疾病,一直伴随着他。

1986年,语文“剥笋法”,数学“尝试法”。开发“第二课堂”。覃东荣带领的改革,一直在路上。

1988年,大庸成为地级市,翌年覃东荣成为小学高级教师,后来兼任教字垭联校纪检组长。孩子太多没地方住,所以要修房子。宁愿到处借钱,也不借用、挪用,更不占用学校钱物。上级领导来检查,装烟只装单支,不给整包。吃饭不上饭馆,只吃食堂。自己不陪领导吃饭。遵守制度“一根筋”,不转弯,“搬起碓码不转肩”,获“碓码校长”雅号。

1989年,建国40年,首次给教字垭镇联校分配一个省劳模名额,获得者可加一级工资,可把一名子女转为“非农户口(优先招工招干)”,但需要推选。大家公认覃东荣是最合适人选。覃东荣坚辞不受。他的说法是:农民也要人当,这样的好机会,应该给别人。我是这样理解他的:既然不是直接颁发给我的荣誉,而需要推选,那就是党在考验我,我是经得起考验的。从这个角度,覃东荣一定当得起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这一年,他开始编纂《教字垭镇中心完小教育史》。不用公家一分钱,完全义务劳动。用现在的话说,他是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是深厚的情怀。1992年,校史完工:1925年创办,十易校名,26位校长,历时68年。

1993年,特大洪水,不救自家救镇中心幼儿园。体力透支,昏厥过去,抢救7天苏醒。《人民日报》记者希望采访他,遭到他拒绝。我的理解是:把为人民做贡献作为精神信仰的人,如果加以宣传和标榜,就显得自己不求利却为图名,是对自己精神的亵渎和损伤。

最后三年,躺在病床。工作31年,当了31年校长。只为两件事,让学生能读书,让学生读好书。

一名教师,一位校长,教书31年,其价值在哪里呢?在教育的本身,精神的传承。

教字垭长出覃东荣,不是偶然的。

书写“教”字,改垕垭为教字垭的伍铁岩先生,在这片土地播下文化教育的种子。在贺龙红四军任二路指挥的覃辅臣,是民智重开的印证;了解贺龙的,一定知道他早期拉部队的方向,都是文人众出的地方。覃东荣的祖父覃章锦是文秀才。民国时期考入茶峒师范、继续考入贵州师范大学的覃遵众,是覃东荣父辈中的榜样。覃东荣启蒙的大庸县立第十三完小校长唐国平,是本县名师,为覃东荣提供了思想成长的营养。这些,仅是覃东荣的祖辈中较为典范的楷模。可以想象,教字垭,受到教化的,不能只有覃氏一族;覃东荣受到的熏陶,就不仅来自覃氏一家。

覃东荣对新中国、对共产党的感恩,更多该是感恩给了他感恩父辈祖辈赋予他思想灵魂的机会。

覃东荣能做出超越常人的贡献,是文化教育传承高度责任感的凸显;向晏漪是覃东荣的学生、后辈,对《拐杖校长》的深情书写,是文化教育感染的继续;我,多次阅读后的感慨,亦如是。

覃东荣17岁远走贵阳20天,得到的教训是:省政府有亲戚,自己没文化,想找工作不得行。

18岁读初一,挑“死库粮”90斤,12小时,走120里。捡到70多元,相当于挑粮一个月,上交了。22岁大庸一中读高一,饿晕过去,拉板车的汉子送他去医院,不要报酬不留名。生活不是唯利是图,这个道理,要从文化教育中找答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字垭养育了覃东荣,覃东荣也滋养了教字垭。

滋养覃东荣的,其中必须有他妻子伍友妹。只读两年书,能用草药治妇科病,治痔疮,能接生,能当红娘,能一人承担12口之家的家务,5个人田地的农活,能容忍丈夫陆续收留6个孩子,这些孩子却不会给他俩叫爸妈。没有这样的伍友妹,恐怕很难出现后来的覃东荣。

伍友妹的优秀,不可否认也得到覃东荣的滋养。

覃东荣卧病在床,140斤重的身体,大小便失禁,伍友妹一人伺候近三年,不仅保证丈夫的干净,还保持整个病房的干净。收留学生伍良平的母亲送来一筐鸡蛋,伍友妹回了她20元钱。2007年,伍友妹被授予“张家界市十大道德模范”,她认为荣誉应该属于她丈夫,其实她足以担当这样的荣誉。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伍友妹还替去世12年的丈夫担心着学校,倒在去学校的路上。

覃东荣滋养的,包括妻子伍友妹,还有太多人。

原本成绩优秀的长子覃梅元,因为钢笔损坏不下墨水,高考失利。1986年,我在读初中,有些人家的孩子能高考复读八届。但覃东荣没有给自己孩子复读的机会,因为已经收留了6个孩子。覃梅元本想去城里居委会当秘书,但父亲知道自己孩子是优秀的,优秀人才应该当老师,结果覃梅元顺从了父亲的心愿,因为父子来到写“教”字的地方。

2006年,得到伍友妹关爱的,10岁的女孩陈成,照顾生病住院的母亲,照顾弟弟,承担家务;这样的吃苦耐劳,与覃东荣倡导的教育、力行的精神,一定是相关的。

覃东荣两年如一日地把自己的饭菜分给更穷困的赵如秋,2016年,赵如秋被评为湖南“见义勇为”好人,因为他舍身搭救悬崖上的路人。43年前,覃东荣救起学生杨贤金,赵如秋救起撞伤骨折的覃东荣,他们之间,有相互的感恩,相互的滋润。

2021年,七家坪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阅读《拐杖校长》,教书30余年的我,再一次思考教育的价值。

教师,是人类文明进程最重要的成员,物质性和精神性共存。其职业特点,决定了精神性高于物质性。作为职业,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存活的依据,自然是正当的;但精神性,应是这个职业的更高处,闪光处,价值权重的更多处。

覃东荣老师,弱化了职业的物质性,在他所处的时代,物质极其匮乏,以致不足以支撑其精神性的发挥。原本柔弱的物质能力,却更添重负,权重失衡地勉为其难,增加了覃东荣生活的悲剧色彩。但这种悲壮,却映衬出其精神性的强大;精神与物质的碰撞,迸发出人性之光,职业之光。

在学校时,我们因师道尊严的训导,向老师学习,常是虚心;离开学校后,想做一个高大的人,努力自证的同时,常会厌弃别人的好为人师,减少许多学习的机会。文学,给了我们再成长的可能。

谁愿意当老师,谁能教育老师,关于教师的文学,极少。《拐杖校长》,是穿越时空隧道的一道光。我在光里,逡巡走动,姑且显出思索的身影。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地方,是我留给自己的方向。

我的掩卷沉思里,再次浮现覃东荣校长的形象:“上山手脚并用爬”“下山手脚并用滑”。这不就是老黄牛吗?我想到“俯身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是“俯首”,覃东荣是“俯身”。为了学生,他把自己活成了牛。

我的耳旁,萦绕着两首歌:《小小渡船》《爱的奉献》。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