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融媒体中心 2024-09-12 14:10:02
编者按:每一位教师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与感人瞬间;每一个教育故事,都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好诠释。为了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个十百千”人才选树工程,加强四支队伍建设,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雨花教育的先进事迹与感人故事,提升“学在雨花”教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飞梦雨花”微信公众号特开设《学在雨花·好教师》专栏,记录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爱与责任的动人瞬间,展现教育工作的平凡与卓越,传递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刘灵松,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湖南师大附中雨花学校党总支书记,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长沙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长沙市雨花区刘灵松名书记(校长)工作室首席名师,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先后获评湖南省魅力校长、长沙市快乐岛阳光校长奖、长沙市雨花区优秀校长等荣誉。
做一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学校发展的破局者
湖南师大附中雨花学校坐落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高桥板块,是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2019年,刘灵松刚到湖南师大附中雨花学校任职时,看到的是一所校舍陈旧,设施设备落后的学校。如何建设好、改造好学校,成了刘灵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刘灵松四处奔走、多方筹措,终于争取到各方资金,为学校新建了高标准室内篮球馆、教学楼,改造了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楼,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有了好的校舍,更要有好的质量。”刘灵松说,“抓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抓阅读。”刘灵松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打造书香走廊和智慧共享书屋,充实图书资源,建设开放式阅读空间,让师生随时、随地、随手可以阅读。为了落实阅读效果,他还以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等形式,组织开展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等活动,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学校的新风尚。
“课堂是提升质量的关键。”对于教学改革,刘灵松认为:“当前我们的课堂只重视老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学习很难真正地发生。”为此,他坚持在一线上课,研究改革之法。经过两年的探索,他提出了“四有六环”学习型课堂,构建起“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习中心”的课堂教学范式,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办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就是我们要对孩子的终生负责,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终生受益,让他们将来能发展得更好。”短短四年时间,湖南师大附中雨花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真正成为了老百姓心中“家门口的好学校”。
做一名教育问题的研究者、有教育情怀的思想者
“今天的饭菜还好吗?吃得饱吗?”“挺好的!”“份量很足!”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答道。“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吗?”刘灵松追问道。“书记,食堂太热了,空调没效果。”一个同学大声说。在食堂巡视一番后,刘灵松立马找到食堂负责人沟通,叮嘱要在开餐之前把食堂空调打开,尽可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
刘灵松任学校负责人以来,始终保持着“星期一‘与校长(书记)面对面’”这一传统。每周一和孩子们面对面共进午餐时,孩子们会兴奋地分享自己一周的学习收获、生活中的小趣事、学习上的困惑,也会向学校提建议。孩子们毫无保留地诉说,刘灵松总是耐心倾听,尽力解决每一个问题。
“有问题就立行立改,没问题就应该解释说明到位。”刘灵松说,“其实教育就这么简单,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办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高高兴兴地上学,满怀希望地成长。”
刘灵松提出“生活自立、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的“三自”培养目标,从孩子们的入学教育开始,把“三自”目标贯穿在学生成长的点滴之中。在刘灵松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学会了面对挑战时的坚持与勇气,更学会了在失败中寻找成长的力量。他们的笑声在校园里回荡,他们的创意在项目中绽放,他们的心灵在探索中变得更加坚韧和宽广……
做一名理想信念的坚守者、美好教育的追寻者
在刘灵松心中,每一名学生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都值得被细心呵护,让其绽放独特的光芒。
2023年上学期,湖南师大附中雨花学校七年级班主任陈玲在上午第一节课清点到校人数时,发现张凡(化名)同学未按时到校。得知消息的刘灵松立刻带领几位老师赶到张凡家中了解情况。原来,张凡因家庭原因,竟孤身一人照顾着三岁的弟弟,长期的家庭负担,也让他变得内向,沉默寡言。为了解决这个孩子的困境,刘灵松四处奔走,联系当地社区、派出所、民政局等各方力量,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与生活问题。
经多次探讨和协商,刘灵松提出“送教上门”的方案。这一方案得到了所有任课教师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在刘灵松和教师们的关怀下,张凡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他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询问学习相关的问题,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他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老师们的温暖和关爱,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快乐。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刘灵松对教育最朴素而坚定的认知,“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过得更好,是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未来变得更美好。所以,善待每一个孩子,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应尽的职责。”他始终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人。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校园时,刘灵松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巡查校园、查看教室、与学生交流谈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夜晚时分,当其他人都已经休息时,他仍然埋首于办公桌前,批改作业、备课、修改学校工作计划、审定工作方案……他的身影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要学习做‘教育家型’的教师,担负起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根基的使命,未来,我将继续朝着‘教育家型’教师这个方向努力实践。”刘灵松坚定地说。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周韬
来源:雨花区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