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过中秋,数百项活动为北京市民奉上科普盛宴

  首都之窗   2024-09-16 08:29:08

在展厅饱览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元素,体验科技与文化的碰撞;赵州桥为何能历经千年不倒,拱形设计的不同如何影响其承重能力,探究活动将带领学生揭开“拱桥之谜”;科学与传统剪纸影偶、手影、现代数字影像、灯光等氛围相结合,为孩子们打造原创光影科普剧……9月15日,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开幕,为中秋假期增添了科学色彩。本月内,将有数百项科普活动在京陆续举行。

在北京科学中心,“科技中轴——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展与观众见面,从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起点——钟鼓楼开始,一路向南,每一处遗产点都体现着文化与科技交融的魅力。“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钟鼓楼出色的传声效果,是通过特殊的建筑结构实现的,钟声除了从上层直接传出,还会通过中部的天井传到一层的十字拱券,实现了加强传播。正阳门箭楼的千斤闸开合秘诀,就在贯柱与麻绳组成的一套省力杠杆上,展览复原了这套系统,原本单手无法提起的重物,通过贯柱的转动就能轻松实现。

“北京中轴线不仅承载着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蕴含着科技元素,以今观古,我们能够看到,古人的智慧在中轴线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北京科学中心策展开发部副部长宋男迪表示,这次展览对中轴线的科技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并与青少年的科技教育相结合,未来将长期对公众开放。

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主场设在北京科学中心,同时联动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天坛公园、钟鼓楼文化广场、石景山首钢园同步开展科普主题专场活动。目前,北京市科协在全市范围内,已征集各类科普活动、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600余项。

在科学嘉年华期间,北京科学中心的户外场地也变身科普区域。小观众摁动琴键,控制磁场的变化,形似“毒液”的磁性液体便跳动起来,这是由北京交通大学团队研发的奇妙新材料;一张纸巾放入水槽,数秒后拿出却丝毫未湿,菲沃泰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疏水镀膜技术为这张纸巾穿上一层纳米级厚度的“防水服”,能有效抑制毛细现象,实现优异的防水效果;通过虚拟现实眼镜,我国首个距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100米的海域作业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可近距离端详,“大国重器”近在眼前。

北京市科协表示,本次科学嘉年华将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并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契机,讲好中轴线上的科学文化故事。同时,发掘社会丰富优质的科普资源,提升场馆资源使用效益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群众性科普文化盛宴。

预约信息

9月15日至29日,在全国科普日暨北京科学嘉年华期间,北京科学中心正常开放,国庆节假期10月1日至7日正常开放。入馆将核验身份证或订票二维码,如未携带身份证,请到票务服务窗口换票。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李茁

三审:赵雨杉

来源:首都之窗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