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20 10:57:28

陈琳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和重大突破的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需求、问题和效果为导向,通过实现“四个转变”,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实现政策引导从“资源驱动”向“综合驱动”转变。协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界力量,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和合作机制,引导聚焦在基础理论、原始创新和“卡脖子”技术难题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实现科研全链条贯通,促进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明确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定位,实施差异化管理与评价体系,形成多列纵队,避免无序竞争,激发办学活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主导先导产业,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等资源,深化职普、产教、科教融合,把高校真正打造成为育人主阵地、人才聚集地和创新策源地。

实现平台建设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高校应紧密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攻关任务,集中优势力量组建科研平台,确保科研目标与国家需求精准对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重点布局和突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公共卫生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科研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视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着力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推进“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瞄准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发展。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强化高校与科技、产业需求的对接,构建长效机制,实现教育链与科技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实现项目组织从“被动接单”向“主动服务”转变。高校科研项目组织需摒弃被动等待委托的旧有模式,增强市场洞察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动识别和创造服务机会,深度参与国家需求解决。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机制,快速响应国家战略调整和市场变化,提出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科研任务,实现主动谋划、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及行业产业发展。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统筹指导,加快“放管服”改革,转变科研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组织召开政—校—企需求对接会,聚焦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构建“体制机制—能力提升—队伍建设—服务保障”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激发二级单位科研创新,鼓励科研平台(团队)、科研骨干率先践行科教融汇、专创融合,推动应用型科研。

实现团队建设由“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科研团队建设应重视实战能力,打破以头衔为导向的资源分配机制,规避评价体系的标签化倾向,促进团队整体的均衡发展与新兴科研力量的系统培育。调整资源配置机制,确保资源向有实际需求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倾斜,实现科研资源的公平与高效利用。创新科研团队组建机制,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引育高端人才,推动组建跨院校、跨学科的建制化科研创新团队,通过参与重大科研平台和科技任务,在实战中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具有“战斗力”的攻坚团队。如探索“科学家+工程师”模式,鼓励企业带课题进高校,以“科学家+工程师”、双导师、多导师模式培养研究生,协同攻克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难题。健全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确立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破除“五唯”评价范式,突出品德、能力、质量、贡献和绩效的综合评价导向,以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ND226702)阶段性成果】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易博文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