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八大书院,千年文脉精魂犹盛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   2024-09-24 19:19:55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岳麓书院上的这副名联,彰示了湖湘文化的“霸气”。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湖南人,在湖湘文化的浸润里,似乎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气质。于是乎,就唱出了“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浩然之气。

这股独特的气质由来,定然与读书有关。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读书,幼时在私塾,长大后移于书院,吟诵之际,将士大夫的谦谦之礼,展现于举手投足之间。

岳麓书院自不必说,那恢弘的华盖,那1000多年历史的弦歌不辍,自是湖湘文化集大成者的具象载体。古往今来,多少诗词藏于这檐阁,多少儒生典故纳于这名山。

从岳麓书院往南,过湘水,在长沙城南,现在天心区地界,还藏着一座城南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

城南书院建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所在地,是斯文在兹的追溯。“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这样纵横古今的好句,出自《城南唱和诗卷》,乃朱熹为和张栻城南诗20首所作。城南书院原是南宋“中兴”宰相张浚的居所。

随父亲张浚而来的张栻,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父亲之命,前往南岳衡山拜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宏为师,写出大量学术著作,留下重要的理学思想与教育思想,后成为湖湘学派著名代表人物,与同时代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礼记·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湘水前横,麓山在望,彼时张栻和朱熹在此,热心于讲学论道。他们在城南唱和论学,也在不远处的岳麓书院留下了历时两个多月的“朱张会讲”这一历史佳话,成为中国学术史上著名的学术会讲。

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在其《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中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人杰地灵,大儒迭起,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

日破云涛,月临星汉,从唐代以来所确定的“湖湘”,已经成为湖南人文地理的重要概念。朱熹在其著述中大量使用了“湖湘之学”等词语。明清以来,海内外学者将这里特有的地域文化称之为“湖湘文化”,这是历史渐进中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

在湖湘文化的灿烂星河中,浏阳无疑是一颗璀璨闪亮的星。置县逾千年的浏阳,不管是元代欧阳玄的笔刀修史、清代谭嗣同的舍身求法,还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精神的沉淀与升华,这种历久弥珍的精神美感,正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一脉。

“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发轫于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于“浏阳”而言,易雄的忠贞义胆、杨时的理学之道、谭嗣同的毅然决然、胡耀邦的利归天下,是镌刻在道吾山茫茫的雪层之上、映照在青枫浦潋滟的清波之中的基因和血脉。

浏阳深厚文化积淀的形成,浏阳繁盛的书院文化密不可分。

浏阳自古即为崇文重教之地,这里曾书院罗布。

北宋时的浏阳县令、理学大儒杨时,是把中国的文化中心由北方转到南方的关键人物。浏阳第一座书院便是以杨时谥号“文靖”命名,至清末,形成东乡的洞溪书院、围山书院、狮山书院,南乡的文华书院,西乡的金江书院,北乡的文光书院、石山书院以及县城的南台书院等八大书院的格局。书院的兴起,也让浏阳人才出现井喷之势。

涌现了欧阳元、何元同、何真立、彭宗复、李焘、周锳、周镗、韩复生、王恕、汤荧、懃渊、黎圭、陈颐、彭宗益等十四位进士。千余年来,浏阳书院在历史洪流朝代更迭中生存,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育士子,出名人,星驰俊彩。

根据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湖南书院史稿》中《清代湖南书院一览表》统计,清代长沙府属于湖南省书院最为发达的地区,长沙有11所书院,善化县有1所,湘潭县3所,湘阴县1所,宁乡县2所,醴陵县5所,益阳县4所,湘乡县5所,攸县7所,安化县6所,茶陵州29所。浏阳县书院9所,在长沙府排行第3,仅次于省会和茶陵州。

比数量,还要比硬件。浏阳书院动辄拓建几千平方米,均是建造技术精湛,布局气势恢弘,四周竹苞松茂,环境优美。不仅其自身运行浩大,书院还向学生“免膏火”。

浏阳书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教育均衡。彼时的浏阳乡绅、地方长官,村民乃至妇女都怀着极大的热情来推动浏阳书院的发展,使得浏阳县城整体教育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一个小小山城,建这么多书院做什么?“以文会友,为国储才。”这副对联是文华书院的心声,亦是浏阳书院的整体目标。

浏阳人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浏阳这么偏僻的地方如能出一个官,不仅能光耀门楣,还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小则仕途光耀,大则救国救民,书院真能起到这种作用!

浏阳在书院的上佳表现,让文化闪耀,思想芳华,使得千年古县积累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与豪迈,从旧时书院到如今学校,浏阳弦歌相续,薪火相传。

浏阳人,将文脉一代代打磨,一代代传承。虽光阴易燃,萤火易逝,但先贤接力棒在手,精魂犹盛,如浏阳河一般,哺育着这座千年古县,传递着千秋文脉和担当情怀。

【浏阳八大书院】

狮山书院

浏阳狮山书院石柱。

狮山书院创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由李芸、王应选、汤诰、王应苹等人募资,并请浏阳知县胡泰阶出面拓建。书院最初建立在狮山上,后因战乱等原因多次变迁。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狮山公立高等小学堂,后逐渐演变为现代学校,现为浏阳三中。

文华书院

文华书院全景。

文华书院创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与狮山书院同年修建,由刘大馥、甘崇勋、陈蕃庶等人呈请知县胡泰阶募建。书院在咸丰元年(1851年)因斋舍偏窄而增修,后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文华公立高等小学堂,宣统二年(1909年)更名为里仁学堂。1927年秋收起义时,里仁学校成为起义军会师的重要地点,后在1961年被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辟为秋收起义纪念馆。

围山书院

围山书院正门。

围山书院创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维新派名儒涂启先带头捐资、捐地并主持修建。书院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更名为“上东围山高等小学堂”,后逐渐演变为现代学校,今为大围山镇东门完全小学。围山书院内的罗汉松和桂花树等植物至今仍在,见证了书院的历史沧桑。书院大门两侧的石柱上刻有涂启先撰的对联,体现了书院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念。

洞溪书院

清同治《浏阳县志》载洞溪书院图。

洞溪书院地处湖南浏阳张坊镇,由当地张氏族人兴建,于1852年正式开馆,远近子弟纷纷聚集书院就读,竟使斋舍一时容纳不下。清道光三十一年(1903年)洞溪书院改成了学堂。1930年9月,学堂又改名为“列宁学校”,此后不久,洞溪书院被毁。毁后不久,当地民众又捐资重建了学校。此后数易其名,到1987年成为洞溪中心完小。

文光书院

文光书院始建于清光绪16年(1890年),由浏阳淳口举人彭子铨联合当地士绅、各姓祠堂和名人,共同捐资修建。书院竣工时,当时的湖南巡抚吴大澂为书院题写“正谊明道”匾额、湖北巡抚谭继洵题写“镕范文林”匾额,辛亥革命湖南军政府都督焦达峰就是这里的学生。1982年,书院更名为文光中学。

金江书院

金江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浏阳西乡汤、陈、邱、娄四姓(乡绅)为首捐资兴建”,为当时浏阳八大书院之一。1898年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取士制度时,改为“金江两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学校,至1938年更名为浏阳私立金江高等小学堂,1941年建为金江中学。

南台书院

南台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以元末南台岭义学为基础迁建于西城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改称书院,先名近圣,后改清浏,再改南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谭嗣同、唐才常等欲改为算学馆,并“拟将县中书院改习格致诸学”,未果。二十四年受时务学堂影响,始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课程,时称“讲舍”。书院建筑今已不存。

石山书院

根据《浏阳县志》记载,石山书院在北乡全吉(今淳口镇山田村),建于光绪二十五年(一说为光绪十年,即1884年)。书院建筑今已不存。

责编:王文

一审:范远志

二审:王文

三审:周韬

来源:浏阳市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