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 2024-09-25 09:45:50
9月24日上午,“高质量发展看陕西·全国省级党报榆林调研活动”采访团第二站来到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这里是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也是榆林市百万亩樟子松基地的一部分。
采访团成员拾级而上,在瞭望塔上极目远眺,由樟子松、沙柳、沙地柏等灌木构成的万亩林场郁郁葱葱,宛如绿色的海洋,采访团纷纷自拍“打卡”。
很难想象,20年前,这里还遍布1000余座沙丘,饱受风沙侵蚀。
说起林场的“蜕变”,曾在小纪汗林场工作36年的榆阳区林业局党组成员罗向军有说不完的话。他说:“我们从种活一棵树奖励3斤小米开始,到固沙、飞播造林、承包造林、不断改良引进新品种,积极植绿造绿,如今240万株樟子松已经成为榆林主城区的一道绿色防沙屏障。”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小纪汗林场采取“先搭障蔽、再种草灌、后植樟子松”分步实施的固沙办法,组织动员沙区群众和社会各界开展治沙运动,真正实现了沙地变“绿洲”。
“尤其2012年以来,我们在流沙基本固定的基础上,实施‘六位一体’造林技术,林场得到了高速发展,集中连片栽植以樟子松为主的10.9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罗向军说。
近年来,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阳区紧盯“双碳”目标,率先在榆林市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组建成立全省首家碳汇金融服务中心,开展碳票交易、结算、管理等服务。
“你瞧,这些苗木不仅能防风固沙,更是我们开展碳汇交易的绿色产品。”罗向军介绍,小纪汗不仅成为了一片“绿洲”,更孕育出新的产业——林业碳汇。
2021年12月30日,榆阳区首批发放3单林业碳票,监测期碳减排量5747吨,价值14万余元,这3张林业碳票,就由小纪汗林场发出。
“榆阳区林木保存面积达484.5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45.8%,森林固碳能力处于成长期,发展林业碳汇具有优越的条件。”罗向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榆阳区林业碳汇累计交易量20.57万吨,交易额超1000万元,充分迸发出绿色经济的强劲活力。
经过几十年治理,榆阳区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8%显著提升至45.8%,林木保存面积达32.3万公顷,林地绿地面积居榆林市首位,全区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84.56万亩。
沙海变林海,林海又生金。2023年,小纪汗林场与陕西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开展野外观测课题,并在林区分布了十多个测试仪器。罗向军坦言:“不同的仪器可以测试固碳能力等,能够指导林区最大程度发挥固碳作用。”
如今,“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面貌成为历史,绿色成为榆林市榆阳区发展的新底色。(李旭佳 马腾 王靖 薛蓉蓉)
责编:张笛
一审:张笛
二审:王珊
三审:熊佳斌
来源:陕西日报
我要问